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归档
正文

戴高乐访加

(2021-12-05 10:15:53) 下一个

1967年7月15日,法国巡洋舰Colbert号从法国港口起航,方向北美大陆,时任法国总统,二战时因领导法国抵抗运动而成名,已经76岁高龄的戴高乐在指挥舱遥望前方的海平线,踌躇满志,开始了他的短暂却又充满戏剧性的加拿大、确切地说魁北克访问之旅。二战后魁北克法裔民族自决意识日益高涨,而戴高乐决定在这个关键时刻给他远方的法裔同胞送去他们所期待的支持。这也是为什么他选择军舰而不是飞机前往加拿大,因为如果是从空中抵达,按照国际惯例和礼仪,他必须在渥太华降落,而他对加拿大的英语地区毫无兴趣,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魁北克,而从海上进入加拿大必然首先经过魁北克,于情于理他都无可指责。

一切似乎都在戴高乐的算计之中。但他的这些小九九怎么会瞒得过老奸巨猾的英国人。当戴高乐的军舰停靠进魁北克城的港口,在旋梯下等待他的是代表英国皇室统治的加拿大总督,迎接他的仪仗队也是英国女王卫队,演奏的是「上帝保佑女王」,一切的细节都在提醒戴高乐他踏上的是牢牢控制在英国(裔)人手中的土地,好让他死了心不要做非分之想。

戴高乐岂是轻易认输之人,在欢迎仪式发表致演说时,他把代表女王的总督当成空气而完全忽视,直接对时任魁北克省长发表致辞。同时他拒绝了渥太华的访问路线,决定沿着沿圣劳伦斯河的小路138公路前往蒙特利尔,因为这条公路最早建于法国统治魁北克的路易十五时期,被称为「国王大道(Le Chemin du Roy )」,戴高乐此举的用意不言而喻。

当戴高乐一行浩浩荡荡抵达蒙特利尔市政府大楼,广场上已经聚集了大批欢迎的民众,以及大批的魁北克独立运动的支持者,群众的情绪达到了高潮。「法国万岁」,「戴高乐万岁」的口号此起彼伏响彻云霄。渥太华完全清楚戴高乐对魁北克法裔分离运动的象征意义以及其本人的煽动能力,指令绝对不能让戴高乐有机会在公共场合对现场民众发表演讲。为做到这一点就要保证戴高乐所经和所在的场所都不能出现任何话筒。时任蒙特利尔市长Jean Drapeau(游乐场La Ronde的那个公园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以为已经做了严格的部署而万无一失,但就在戴高乐即将到达时,他突然惊恐地看到在市政府阳台上不知道从哪里冒出了一个话筒梗着脖子一脸不服地看着他,他马上大叫让现场的市府工人将该话筒移除,可是该工人不知道是偷懒还是故意只是拔掉话筒的电线却并未将其移走。而该话筒也不是偶然出现,是随行的法国电视台工作人员按照法国政府人员的指示特意安装在那个地方的。

戴高乐下车后便挤开前来迎接的加方政府官员直奔市府大楼阳台,他知道那里已经安装了一个话筒,这是他唯一的机会,蒙特利尔市长Jean Drapeau在后面紧紧跟随,戴高乐身材高大健步如飞,而市长Jean Drapeau身材矮肥跑的气喘吁吁,但最终在戴高乐抵达阳台时抢先一步拦住了他。他擦着头上汗满脸堆笑地对戴高乐说,我们已经在市府大礼堂准备了刚出锅的上海鲜肉粽,都是上好的五花肉,您大老远刚下车趁热先吃几个歇歇脚,戴高乐说我想和群众说几句话,Jean Drapeau回答说,应该应该,但不巧我们没有话筒啊。戴高乐指着他前面的话筒说这不是有一个吗?Jean Drapeau看着那个还没有被移除的话筒掐死那个工人的心都有。他马上说这个话筒没电用不了。但就在这个时候那个工人不知道从哪里又冒了出来,殷勤地说没事没事我马上把插座插上去,还没等Jean Drapeau反应过来他就已经接通了电源,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戴高乐一步跨到话筒前,对着下面欢呼的人群喊出了那句载入史册的「自由的魁北克万岁」。。。

一颗重磅炸弹终于落下,第二天加拿大各大法语媒体一片欢呼,通栏大标题都是戴高乐的那句「自由的魁北克万岁」。而英语媒体则一片痛骂,渥太华严辞痛批戴高乐试图分裂加拿大联邦,并决定终止其访问要求其立即离境。这正中戴高乐的下怀,他此行的目的就是来魁北克踢馆的,他根本没兴趣也没计划去渥太华去见那些英国佬。当晚戴高乐在欢送人群「来日再见」(Ce n'est qu'un au revoir,苏格兰民歌「友谊地久天长」的法语版)歌声中登上飞机英雄般地凯旋。

戴高乐在其短短的四十八小时的魁北克之行中完全实现了他的战略目的,在这场与外交战线上老奸巨猾鲜有失算的英国佬的交锋中他获得了完胜。200年之后,他终于在魁北克这片曾经法国的海外领土,因英法战争的战败而被迫割让给英国的这片伤心之地,报了当年的一箭之仇。。。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