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学以及经济学之中有这样的一个学术名词叫做“内卷化”,他源于拉丁语“involutum”。本意叫做是转或者是卷起来,这个词在社会领域最早出现的时候,是在20世纪的60年代初。
那时候美国文化的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戈尔茨正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地区研究当地的农业状况,发现当地人在成千上百年的时间里,一直都是长期重复着千百年前的刀耕火种的农业状态,没有任何进步或者是轮回。
于是在回到美国之后,戈尔茨就将它的考察结果写成报告,然后将这这种现象命名为“内卷化效应”。这种效应的根源就是因为爪哇岛的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即使是一直延续刀耕火种的耕种状态,他们产出依旧惊人。
所以他们根本就没必要,也没有动力去改变自己的耕种方式。1963年的时候,他将自己的研究报告——《农业的内卷化:印度尼西亚生态变迁的过程》发布了出来。后来中国的经济史学家黄宗智教授在见到这个概念之后,就将其引用到了对中国农村的观察之中。
黄宗智教授当时正在考察明清以后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的变迁,他发现在那个时期。中国存在的普遍现象就是在有限的土地上面开始投入大量的劳动力,但这样的方式却实际上会导致边际效益递减的,这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也叫作“内卷化”。于是他说到:
“内卷的要旨在于单位土地上劳动投入的高度密集和单位劳动的边际报酬减少”。
也许这样子说大家依旧还是没有什么概念,那么我们以北极旅鼠为例子。这个例子是有登上过小学生语文课本的, 西师版教材,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北极旅鼠繁衍的十分快速,他们一年可以生产7-8次,而每一次母鼠大约可以生产12个孩子左右。
而最可怕的是,如果正常繁衍没有任何意外的话,新生的小老鼠在20天左右,就可以继续繁衍了。那我们算一下,一对北极旅鼠繁衍到第四代就可以有15120只,第五代就可以有90720只,再往下算就可以上十万之数了。
这样可怕的一种繁衍力,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他们族群自身在到达一定的密度之后,这些北极旅鼠就会开始停止进食,变得暴躁易怒,相互攻击。就连他们的皮肤也会变成显眼的橘红色,去吸引天敌,比如说北极狐,贼鸥等等。
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消耗族群的数量,给后代留下更多的生存资源。但事实上即使是如此,也完全不够。于是等密度再高一点,这成千上百万的北极旅鼠就会集合到一起。然后找一个悬崖,直冲到海里去,最后溺死。而这,也是一种内卷化。
那么放到现在普遍的,不是学术方面的意义。以北极旅鼠为例子,我们就可以看出内卷化是一种靠着极端剥削,压榨自己,从而在社会中获得一种少量的竞争优势的名词,这种解释十分的有趣,但有时候放到自然身上,就不是那么的有趣了。
比如说在1994年的2月,新疆有30万的欧黄鼠集体跳崖自杀。自北极旅鼠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这很有可能是为了给后代留下生存资源而进行“内卷化”的行为。但我们要知道,欧黄鼠的习性是每年仅繁衍一次,春季才会发情交配。
这样的繁衍力,与北极旅鼠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是什么原因会导致他跳崖自杀呢?新疆的社会学家对此忧心忡忡,很明显。这是因为新疆现在的环境已经不适合欧黄鼠生存,他们跳崖的目的与环境的变化有关。
因为人类近年来对欧黄鼠赖以生存的栖息地——森林和草地的破坏。欧黄鼠赖以生存的空间一步步的压缩,即使是繁衍力并没有北极旅鼠高。但他们的族群数量已经超过了环境的承载量,于是他们只能通过跳崖自杀的方式,来保证族群的生存资源。
这并不是一个好的信号,这代表人类影响自然已经到了灭绝一个种群的地步了。若继续这样下去,说不定地球上最后一个灭绝的动物就是人类自己。所以说为了保护自己,我们一定要学会保护地球,避免地球的“内卷化”。(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