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春日诗会
戚若龙死后,戚老爷一病不起,宋夫人终日以泪洗面,芳蔼娘子和修戈郎君也整天郁郁寡欢,戚家一片悲凄。
我记得那年就在这个时节,有一天晚上,四娘和我都已睡下,有人传话说要四娘去一趟正房。
我赶忙起身给四娘穿衣装扮,我们赶到老爷房中,发现一年轻男子正跪在戚老爷床头和老爷叙话,宋夫人坐在一旁。那男子身着蓝色裙袍,面如美玉,身材颀长,五官颇似戚老爷。
“芳蔼,快过来见过你大哥。”宋夫人看到我们,立刻对着四娘说。
原来是戚若鸿!我当时在戚家多次听到过他的名字和故事,知道他是朝中大官,但从未见过他真人。
戚若鸿转头看到四娘,起身向前握住四娘的手,看着四娘流着泪说:“芳蔼,我走时,你还只有两岁,现在都长成大姑娘了!”
“是啊,十年了!”戚老爷表情复杂地说,”若鸿,你还记得修戈吧?他长得和我差不多高了。”
“他怎么还没有来。“宋夫人话音刚落,黄四郎便进了门。修戈郎君有些瘦弱,没有三郎和若龙威武,不是大唐的标准美男子,但他眉目灵秀,体态匀称,身姿挺拔,一动一静都飘逸非凡。
戚若鸿抱住四郎,想起弟弟若龙和表弟修戟禁不住失声痛哭。
”若鸿,不要太伤心了。你在朝中做官,人事繁杂,应该小心行事,为父不怪你。你只要不把我们忘了就行。“
戚若鸿听到这话,又赶紧跪在戚老爷床前,声泪俱下:” 双亲之恩,如山如海,儿虽离家,未尝一日敢忘。每念及父母年高,不能侍奉左右,心中愧疚,如负千钧。然世事多舛,儿身陷世事,身不由己,望父母见谅。家若有难,请及时转告,儿当肝脑涂地,鼎力相助。“
戚若鸿给戚老爷叩了一个头,起身又跪在宋夫人跟前,宋夫人赶紧把他拉起来说:“官场复杂,不要给人留住把柄,你不用经常来看我们,多给我们来信就行。”
“你母亲说的对!为朝廷效力,建功立业就是对我们尽孝了。”
“时辰不早,二老该休息了,儿也该回齐府了。”戚若鸿说完,泪流不止。
“好吧,你走吧!不用挂念我们。”戚老爷眼圈发红,看着长子,满心的痛。
戚若鸿又和四郎四娘道别,含泪离去。
戚若鸿回家探望之后,戚老爷的病奇迹般地好了。戚家很快又热闹起来。
四娘不是大唐标志的美女,她身材单薄,脸颊瘦小,但是眉眼清秀,鼻口精巧,而且聪慧过人,能诗善画,来戚家提亲者不断。戚老爷和宋夫人视女儿如掌上明珠,对女儿的婚事十分慎重。宋夫人多次带女儿参加娘家各种聚会,希望女儿能被名门才俊看上。
我当时就知道四娘喜欢四郎,每次听说有人来家提亲,四娘都非常反感,更是厌恶去宋家和其他官宦之家的聚会。
可惜的是,年方十四的芳蔼娘子还没有通过宋家攀上官宦世家,宋家便家道败落。太子李贤的太子太傅宋正政是宋夫人的堂伯,武后因为怀疑李贤谋反,将他贬为庶人,并以教唆太子谋反之罪将宋正政处死,宋家沾亲带故的官员皆受到连累,不是被贬就是被治罪流放。戚家也没有幸免,曾经与戚老爷结交的一些官宦士人纷纷开始疏远他,将他排挤到他们的圈子之外。
没有了参加上流社会聚会的机会,不再看那些官宦家人傲视的目光和装腔作势的虚荣,四娘四郎都特别开心,他们潜心读书,经常在一起吟诗作画,感觉时光静好。
这一年在长安西市醉仙楼举办的迎春诗会可谓人山人海,全国各地的文人骚客蜂拥而至。我和四娘都装扮成男子模样和四郎一起前往。
诗赋展于风烟阁和若比邻两个大厅,有些名气或者以往诗文获过好评的可以在风烟阁提诗,新人或寂寂无名的只能在若比邻提诗。
四郎和四娘在若比邻各即兴提诗一首,然后去风烟阁观展。
四郎写的是《春夜思乡》
夜雨轻敲落花声
微风拂柳弄烟青
明月照我千里梦
故乡依旧在心萦
四娘写的是《春光》
风暖莺啼陌上新
桃花灼炜映芳津
柳垂碧水摇绿影
金阳轻唤万物春
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们即兴而作的这两首小诗颇受欢迎,在长安城里很快流传开来。
醉仙楼楼主万津都虽为京兆名商,但祖上做过朝中命官,在长安颇有名望,他酷爱舞文弄墨,得知戚芳蔼乃戚家独女后,立即前往为长子求婚。
万津都长子万虎资质平庸,且游手好闲,胸无大志,戚老爷当然不允。他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一拒亲却给他带来了致命灾祸。
万津都上门提亲被拒后不足一月,万津都的好友县蔚蔡鞠便在一个晚上带人来到戚家,以贩卖私盐为由将戚老爷抓捕,把戚老爷和万津都弄来的两石食盐送往大理寺。
宋夫人如坐针毡,连夜差人给齐若鸿送信。
齐若鸿心急火燎。他知道他夫人段蕊心的表哥在大理寺做大理寺寺丞,无奈之下,他只好把自己的身世给夫人如实相告,并求夫人帮忙救出自己的父亲。
段蕊心相貌平庸,傲慢善妒,对于下嫁寒门出身的齐若鸿一直耿耿于怀,听闻齐若鸿乃商贾之子,大怒:“我堂堂大唐名臣之女,岂能屈尊降贵给一商户求情!我不准你在任何场合再提起戚家,我不会容忍任何人知道我夫君乃商人之子,更不能让人知道我的儿子乃商贾之孙。”
齐若鸿无奈只好硬着头皮去求自己在国子监的同窗仝杰英,仝杰英乃大唐名门之后,现官居大理寺少卿。齐若鸿推说自己远方亲戚受人诬陷,希望同窗暗中帮忙。仝杰英一向妒忌齐若鸿的才华和好运,虽表面答应帮忙,却暗中使坏。结果在无充分调查下,给戚老爷定了罪:按大唐律令,贩卖私盐超过一旦者斩,并没收所有家产。
齐若鸿知道后,心肠寸断,跪求仝杰英保全戚南沚姓命。最后大理寺以戚家曾多次捐钱赈灾为由,改判戚南沚流放潮州。
戚家顷刻之间失去了万贯家产,成了无家可归的贫民。戚家的一众家奴或四散投亲或被金吾卫转卖他家。我自幼便被遗失,无父无母,只有四娘是我的亲人,我坚决要和他们在一起,心想就是要饭,也不能让我的主人们饿死。好在若鸿郎君暗中托人照顾我们,并在陈仓给我们买了宅院,很快把我们接了过去,我们也没有受到太多的苦。只是戚老爷年老体弱,在路途中染病,未到潮州便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