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前,维也纳是神圣罗马帝国的都城。后来又是奥匈二元帝国的首都。二战时因为站错了队,战争结束后,被划成四个区,由美英法俄托管,直到1955年奥地利重获主权,维也纳重新成为首都。
维也纳也是古典音乐的世界之都,莫扎特,贝多芬,施特劳斯都在这里写下了传世乐章。
绕着维也纳老城的环城大道,也和老城一起在世界遗产名录上。
环城大道上的博物馆。
环老城的有轨电车,很方便。
老城不大,走路就可以了。坐电车去美景宫。美景宫曾是欧根亲王的府邸,现在是美术馆。欧根亲王当年在土耳其奥特曼军队兵临城下时,力挽狂澜,救帝国于战乱。也因为他的军事才能,保了奥地利几十年的平安,所以生前有豪宅,身后有哀荣。皇宫广场前有他在马上指挥的雕像。
美景宫里的镇馆之宝是一副叫“吻”的画。在展厅里大概还要排一个多小时的队才能走近了看到真迹。在考验面前,我这个伪艺术爱好者现了原型。所以女儿去排队看画,我在各处转转,于是看到了这幅画。
1955年,奥地利结束托管,重新获得主权的“奥地利条约”就是在美景宫签署的。首相钦点当时著名的人物肖像画家画下签约的历史时刻。结果画家交上的画稿里面,所有人物都是面目模糊,根本看不出谁是谁。据说首相大发雷霆…
莞尔一笑后,又想了想,若是换做我,会生气吗?也许会,能遇到这样的历史瞬间,是机缘巧合;也许不会,每个人都是时间长河中的一粒沙,这粒沙和那粒沙会有差别吗?
美景宫的正门。
饿了,在博物馆的餐厅点了三文鱼碗,原本对博物馆里的吃食没有期望值,想不到还很好吃
德国和维也纳街头有很多这种土耳其人开的餐车/餐馆,也不贵,觉得比炸猪排好吃多啦。
回到酒店,商量晚上干什么。儿子说去多瑙河边看落日吧。
从中心岛看斯蒂芬大教堂。前面停着的是River cruise的船。从中心岛地铁站出来,第一眼看到多瑙河水,还是有些失望的。河水是绿的!说好的蓝色多瑙河呢?
儿子说,当年施特劳斯写“蓝色多瑙河”时,奥地利刚刚在七星期战争中战败,雇施特劳斯作曲的人希望他能写个激动人心的曲子。施特劳斯想起他读过的一首诗,里面每个段落结尾的一句都是“美丽的蓝色多瑙河”。
“蓝色多瑙河”是为维也纳男生合唱团写的。合唱需要有歌词,而作词的人偏偏在歌词里嘲讽战败这个事,所以第一次公演的时候,反响不太热烈。后来在巴黎公演,才大获成功。这是不是又一次证明了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某种级别的队友呢。
第二天去国王花园的Palm house吃早饭。这个花园是弗朗西斯约瑟夫皇帝参与修建的。Palm house以前是国王的花房/温室,公务之余在这里放松。
我们决定坐在外面。吃的一般,主要是看看风景。
吃过饭,走到楼的另一边去看茜茜公主的展览和住所。楼下是王室的餐具展。那么多房间的餐具厨具真是超出了我的想象力。
只有国宴才能有这种餐巾的折法。餐巾的折法还是秘密。
茜茜公主的展览不让照相。这是在楼梯间照的窗外。也许百多年前,她也在这里看过同样的风景?
看完了展览还真挺为她难过的。记得小时候看过的电影,也因为这部电影,茜茜公主是维也纳旅游的一个热点。在咖啡馆吃个蛋糕,蛋糕上放的都是她的头像
如果不是茜茜公主,很多人恐怕都不知道弗兰西斯约瑟夫皇帝是谁。翻翻历史,觉得这位皇帝做的最青史留名的事,不是娶了茜茜公主,而是下令趴了维也纳的城墙,然后在城墙的位置上修环城大道。在环城大道两边,建造高大宏伟的建筑,以彰显帝国的荣耀与辉煌。
环城大道确实让人印象深刻,只是帝国不久就灰飞烟灭了。
倒是城里的一些咖啡馆,经历了哈布斯堡王朝,一战和二战,现在还是生机一片。
在cafe central 外排队的人们。据说列宁当年常在这里筹划未来。不知希特勒在维也纳的时候,是否也是这里的常客
维也纳让人流连的地方太多了。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