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

未知有物,井底草翁
正文

「同在此山中」——讀顏崑陽先生《詮釋的多向視域》

(2023-05-05 14:45:13) 下一个

 

 

 

「同在此山中」——讀顏崑陽先生《詮釋的多向視域》

 

南山

 

顏崑陽先生這部書主要詮釋的是中國古典美學與文學的多向視域,看完之後,我不禁想起了蘇軾的一首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們日常生活中看一朵花,買一件物品,都知道前後左右,裡裡外外的看,但是讀一首詩,一篇文章,看書法國畫,經常就感覺「不識廬山真面目」,不知如何去詮釋評價,有的時候說出一點看法,卻有可能被大方之家貽笑「不識廬山真面目」,顏老師這本書對中國古典美學與文學進行了多方向的詮釋,受益匪淺。

 

說起古典美學,連齊宣王說的「美」都被孟子嘲笑一番,齊宣王說:「寡人好色」,他這個「色」所指的無非是他眼裡看到的「美色」,比如美人或者華美的衣服,華麗的車馬房屋等等,這樣的美是「庸俗」的美,難登大雅之堂。顏老師在書中詮釋了中國古典美學的最高境界,一個是儒家的「中和之美」,一個是道家的「物我合一」的美學境界,只有達到了這樣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說起書中的另一部分「中國古典文學批評系論」,收穫就更大了,「文學的價值是什麼,歷代文人對前人著作進行批評詮釋,每個人才氣性情不一樣,進行批評詮釋的結果也不太一樣,從這麼多古人中理出頭緒,寫出個人的文章,不容易」,但是很多人詮釋的不一定正確,「受很多學者誤導,必須轉回正確原文本義正確的道理上來」。跟顏老師學習這麼久,除了經典著作,很多書看完後開始處處打問號,確實學到了一種新的詮釋古典文學的方法。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顏崑陽老師這本書前邊呂正惠先生寫的序,這篇序寫的太好了,聲情並茂,誠摯感人,寓意深刻,這篇序的題目是「台灣鄉下人與中國古典」,很久以前顏老師主持呂先生淡江大學退休學術研討會時,就聽到過呂先生的聲音,呂先生談吐風趣幽默,序居然也寫的這麼風趣幽默,序剛開始,呂先生平鋪一下,和顏先生都是中文專業的,如何認識,如何交往,如何在同一所大學當教授,緊接著爆料兩個人同年同月生,居然還都是嘉義鄉下人,讀者的獵奇心理一下子就勾起來了,後邊就開始介紹顏先生的學術成果,得出結論:「崑陽絕對是我們這一輩,甚至我們這一輩以後所有比我們年輕的學者,關於中國古典文學及美學著作量最大的一位」,「成為三十年來台灣學界古典文學研究的『魯殿靈光』」,給我的感覺,這篇序的特點就是「思無邪」,所以讀起來真實感人,讓人自然而然就同意了序中觀點:「原來崑陽正走向一條很奇怪的道路,而其目標竟然和我的有點接近,至少同處於一座山頭上」,我突然感覺到,我和兩位先生也「同在此山中」,區別就是兩位先生已經在山頭,而我還在山腳準備去尋找他們所在的山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