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师爷赵果彰,生于晚清,湖社画会会员。工诗书画医,今录几首老先生诗作。
(一)论“诗”
赵果彰
诗家李杜最知名,豪壮雄奇格律精。
论学更宜窥汉魏,次回红豆总浮轻。
南山心得:前两句赞扬李白,杜甫诗写的好,后人称为一诗仙一诗圣,不多解释了。
第三句诗锋一转,要学习更应该去汉魏时期学学,比如陶渊明,嵇康等人的诗,我们现在经常谈论的“魏晋风骨”就是那个年代,现代一般人学诗都先学李白杜甫的诗,咋一看觉得象“红豆”的外表多么鲜红艳丽,但更重要的是写诗要有“风骨”,第四句直奔主题,“次回”是第二遍的意思,看完汉魏时期的诗,第二遍再看看李白,杜甫的诗,和汉魏时期的诗比起来,觉得李杜的诗像红豆一样外表艳丽,内在“轻浮”了很多,似乎少了汉魏时期的风骨,宋代的苏东坡就非常崇拜那个年代的陶渊明。师爷的诗功力深厚,第一遍都没看懂,看了好几遍才看明白,真是余味悠长,真诗人也。
(二)论“书法”
赵果彰
书法从来属二王,
千载曦献有余香。
欧虞颜赵苏黄米,
各逞风华各擅长。
南山心得:二王在中国书法史上有不可逾越的地位,先师安满堂一直强调以颜体入门学习,最后涉猎二王。许多年过去,才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纵观整个书法史,赵孟頫,虞世南等等书法大家临习兰亭序,无一人达到王羲之的境界。反观当代书法界,不少人以兰亭,圣教为圭臬,临习不倦,很难想象会不会走很长的弯路。
书法不单单写形,更重要的是写神,没有魏晋的风骨,没有那个时代的余荫覆盖,功倍事半,没捡到西瓜又丢了芝麻。师爷传老师安满堂先生的时候肯定没说让老师以二王入门学习,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大部分人都是学来的,不是一出生就会的。
所以光看诗,没有一点毛病,说到用,就要因材施教,正如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三)论“文人画”
赵果彰
画分南北盛唐开,
秀润苍雄笔底来。
固守藩篱终自囿,
解衣磅礴见真才。
南山心得:文人画从唐代王维始,分为南北两宗派,南派用笔秀润,北派用笔苍雄。
老先生告诫我们勤学各派画法,不要固守本门本派画法,最后一句是学画的重点,衣服里边是心胸,“解衣”意思解开衣带,坦露出自己的磅礴大气的心胸,宽广的心胸需要后天不断的培养,孟子的“浩然之气”,王阳明的“我心光明”,都是这个意思,所以一个人的心胸决定着画的生命力,才是一位从事“文人画”的真才。
(四)论“文”
赵果彰
文推左史气南华,
汪洋浩瀚未有涯。
天马行空龙隐现,
与诗同重思无斜。
南山心得:左指的是是《左传》,史是《史记》,南华是《庄子》,“未有涯”出自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就是说人生短暂,文章知识多的没有边际。第三句虽然我们天马行空的读书,但人生短暂,要读重要的书,就好像龙偶尔出现,但我们一定要抓住机会看到“真龙”,“斜”通邪,思无邪出自孔子“诗三百,一言以敝之,思无邪”。告诫我们写文章和写诗一样,要保持有真诚的内心,不要过多的堆砌华丽的词藻,拐弯抹角的不知所云。
全诗文字不多,但告诉了读者如何学“文”,怎么学“文”,才会做到孔子所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赵果彰(1907—1968)保定清苑县人,号盟鸥外史,
湖社画会会员,河北医学院第二医院中医科主任。10岁后,从马生斋受业,从任金声学画。壮年,学宗洙泗,文法桐城,画习耕烟,沉溺临池。曾就学于莲池书院,深得吴北江、徐世昌赞许。1946年《保定日报》载文评价:“擅长国画,设色古雅,布局奇超,在平、津、保一带早负盛名。8年抗战,息影故都,终日以书画自娱,悉心研讨,每有出品,争相珍藏。”
赵果彰不仅医学深厚,且诗书画印堪称四绝,著有《志道庐诗稿文稿》12卷、《志道庐诗话》10卷、《赵氏医学》9卷,文革期间被批斗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