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瞬间】特刊
《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科技创新需要特别的勇气和毅力
王永民(6262)有一个吃核桃的故事。说是远古的时候,人们并不知道核桃好吃。人类学会吃核桃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步,有个人坐在核桃树下,听见“咣叽”一声掉下来一个圆圆的、绿绿的东西。他想树上长的果子嘛,一定好吃,便使劲咬了一口。哎呀!味道是又苦又涩,他就[
阅读全文]

【科大瞬间】特刊
《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陶荣甲:电流变液领域的佼佼者林辉、王昌燧1967年,《美国数学杂志》悬赏求解一数学难题:敌对邻居问题。20年后,一位华人物理学家以令人信服的解答摘取了全额奖金。这位引起轰动的华人物理学家就是我校69届毕业生,现在美国南伊利诺依大学担任物理系主[
阅读全文]

饶子和院士:大健康时代的生物科技创新
2015年9月23日上午,2015深圳国际BT领袖峰会和生物/生命健康产业展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5楼杜鹃厅正式拉开帷幕,国内外生物和生命健康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汇聚一堂,共话产业发展未来之路。
在这次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长饶子和做了主题为《大健康时代的生物科技创新》的演讲。
以下为[
阅读全文]

当代徐霞客”柴枫子:
用双脚丈量云南大地确立红河源源头骆忠华逝者柴枫子,原名吕松泉,1957年出生于昆明,198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后分配至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从事天文工作。他多次深入并系统地徒步考察了云南全境六大水系干流全程及其流域大部,发现了“四江并流”、“天地之曲”等自然地理现象,被誉为“当代徐霞客”。2014年7[
阅读全文]

李尚志:“我要再教500年”
孙也程
编者按
什么最美?对生长的万物来说,阳光雨露最美;对求知若渴的学生们而言,一堂内容充实的课最美;勤勉坚韧的科研工作者们,会觉得用智慧的钥匙开启未知的大门最美;而对一所大学来说,革新创造、传播知识、培养人才、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就是最美。昂扬拼搏、无畏探索、让生命之花怒放,彰显大自然[
阅读全文]

9.17陆朝阳:科研是美妙的6月27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陆朝阳教授获颁2017年度菲涅尔奖,以表彰其“在量子光源、量子隐形传态和光学量子计算方面的杰出贡献”。欧洲物理学会菲涅尔奖,是奖励量子电子学和量子光学领域杰出青年科学家的国际最高荣誉,每两年颁发一次。风尘仆仆刚从德国慕尼黑回来的陆朝阳,第一时间接受了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的独家专访[
阅读全文]

【科大瞬间】特刊
《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
科大讯飞刘庆峰谈探寻技术之旅:终于等到最好的时代
郭冀川江欢欢
熟悉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的人都知道,他是典型的知识型企业家,身上有浓浓的学术气质,简洁七分头,大的金属边方框眼镜,略显宽松休闲西装内搭白衬衣,言谈时总带着微笑。他拥有“通信与电子系统”博士学位。1990年,年仅17岁的[
阅读全文]

【科大瞬间】特刊
《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梦在脚下李尚志(651)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只要你愿意,让梦划向你心海。一、坚守四十年我是一名教师。
自从1970年7月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本科毕业参加工作,我就开始当教师,当时是到四川省万源县沙滩公社小学当教师,1978年考上中国[
阅读全文]

【科大瞬间】特刊
《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比梦更美好李尚志(科大651、数学系78级研究生)一、好梦成真1982年6月17日清晨,一阵急迫的敲门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有人在喊:“博士,快起来听广播!”我在前一天刚刚挤硬座火车来到北京,临时住在一间实验室里,手边没有收音机。匆匆[
阅读全文]

【科大瞬间】特刊
《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
英语改变了我的人生
华新民(625)
不久前,有一位网友写了篇学习英语的回忆。由此开头,好几位网友接二连三跟大家分享了自己学习英语的故事。看来,对身在海外的人,学习英语都是一段不能忘记的经历。这些故事不免勾起了我关于[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