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瞬间

《科大瞬间》与您分享中国科大校友和教师校园内外真实、亲切的回忆以及多视觉、多维度的人生感悟。
个人资料
博文

第一部分建校北京下迁合肥1958-1976照片1中央书记处创办科大的批文,邓小平批1958-6-2照片2科大首任校长郭沫若的任命书,周恩来总理1958-9-24(796牟志坚摄于四川乐山郭沫若故居的郭沫若纪念馆)照片3郭沫若校长为科大题写的校名,1958照片4郭沫若校长在中国科技大学成立暨开学典礼上致辞,1958照片5北京玉泉路科大校园大礼堂,1958(817魏东平提供)照片6郭沫若开学典礼致辞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8-25 01:42:09)

我心中的科大──献给母校中国科技大学六十周年华诞王川87少我的母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58年成立于北京,明年是她的六十年华诞。一群热心的校友组织了“我们心中的科大”征文活动。本文是笔者响应这个号召,梳理的一些文字。科大往事之一(一)我是1987年被科大少年班录取的。童年的成长正好赶上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高速成长的大好年代。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25-08-23 19:18:55)

樱花大道阮耀钟(5802校友)科大东区有几条路很有名,除郭沫若路众所周知外,水上报告厅旁边的天使(天屎)路和教一楼南边的勤奋(禽粪)路也是挺有名的。你走在这两条路上,因为路两旁的梧桐树上麻雀实在太多,说不定禽粪和天屎真会从天而降,再加上麻雀叽叽喳喳叫个不停,确实为科大增添了壮观一景。但是,这两年,树上的麻雀少多了,遗憾!科大的樱花大道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8-18 20:16:51)

【科大瞬间】特刊《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我爱科大的春天阮耀钟(5802)春天来了,在科大校园内也能感受到春天的脚步!我在校园内拍了几张照片,记录了春天的脚步。我们这一代人还永远记得,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迎来了科学的春天,教育的春天,知识分子的春天,科大的春天!大会确认[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中国科大从北京外迁安徽的前前后后 作者:王锡鹏 (作者时任中国科学院革命委员会常务委员,写于1974年7月5日) 现经回忆,就我所了解的有关中国科技大学下放外迁的有关情况提供如下: 一:一九六九年,随着斗、批、改运动的深入发展,科技大学革命师生为冲
破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统治,坚定地贯彻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曾主动提
出了创办“五&midd[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科大瞬间】特刊 《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 从眼镜湖的荷花说起 蒋家平 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的党委书记林克杰先生,不久前来科大,住在专家楼。我陪他出来散步,问他对科大的印象。他说:“很舒服,恬静。特别是眼镜湖附近,环境非常好。”又问他有什么不足,他说:“湖里的荷花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8-11 19:03:11)

【科大瞬间】特刊
《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 安静的书桌
邵帅(10级少年班学院华罗庚班) 作者简介:邵帅,2010年起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学院,期间被选入华罗庚数学科技英才班,大四曾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所修读硕士课程,于2014年获理学学士学位。后在中国科学院电磁空间信息重点实验室担任研究助理,2015年起赴美国威斯康星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25-08-08 18:53:37)

西区拓荒——献给母校科大六十华诞卢延风(8711)母校明年即将迎来六十周年校庆。校友们纷纷撰文回忆母校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和成长历程。在如此气氛中,我的脑海中也不断浮现往事,情不自禁地拿起笔来。反省一下动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我本人与科大的特殊缘分。我与科大的情缘不只是五年窗前苦读。作为一个安徽人,我在初二时就已经把科大当作我的奋斗目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8-05 13:46:37)
【科大瞬间】特刊
《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 与湘皖有关的日子 易频(87少) (一)
记得第一次去湘皖是1987年的冬天,我拿着饭盆正准备去六食堂吃饭,在楼道里遇到了86少的几位师兄,詹晓东师兄招呼我:“走,跟我们一起去湘皖”。那时候我刚进校没多久,天天吃食堂,几乎没在外面下过馆子,当时还把店名听成了“香碗”,感觉很好吃[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7-29 20:41:31)

【科大瞬间】特刊 《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 湘皖旧事 窦剑文(854校友) 作者简介:窦剑文,中国国籍,男,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理学学士,哈佛大学商学院第37期企业家总裁管理班(OPM37,2006-2008)毕业,公司主要创始人、核心技术发明人。曾就职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从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5]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