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长篇战争小说《另一种历史》第83期

(2021-04-13 05:37:03) 下一个

 

卷三:《貔貅远渡》

 

400)     轮到德国

太平洋战争的进程,对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

人们已留意到:这是1944年6月。

亚洲战事偃旗息鼓。欧洲却仍是烽火连天。一度甚嚣尘上的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只剩一个环节在运转。

由于不再需要登陆日本,太平洋上盟军集结的、数以千计的登陆舰船,遂纷纷向大西洋集中。

由此产生的下一个议题不言而喻:轮到了德国。

此刻,黑豹的利爪,却正和白熊的巨掌扭作一团。于是西线变成了套在元首颈上、随时可能勒紧的绳索。

……

东普鲁士。拉斯腾堡,“狼穴”大本营。

元首的一贯信念是:“防御是没有出路的。只有进攻才能扭转战局。”他援引了上次大战的德军战例~决定集中兵力,在英美动手之前,对东线发动一次决定性打击。目的是让俄国丧失进攻能力~像1917年那样,退出战争。之所以有这种决心,是因为迄今为止,盟国尚未真正贯彻所谓【先欧后亚】战略,反而是~跑去解决亚洲问题。

日本,先被送上了祭坛!

而德国实力,尚未受到根本性的损害。因而3月份元首就开始构思【豹的扑击】。危机四伏的时刻,他这次表现了过去所缺少的某种政治智慧~他很应该像东条英机组织“大东亚共荣圈”那样笼络仆从国!现在他接受了李宾特洛甫的建议:要尽快给予乌克兰和波罗地海3国“独立和民族自决的权力”。

3个轴心国已丧失两个。

希特勒必须开动脑筋~扶持新的亲德政权。如此才有望得到紧缺的人力,建立东方缓冲地带,乃至给凶恶的对手埋下地雷。如此才能腾出兵力,保障大西洋壁垒,才能为帝国赢得时间。图纸上的先进武器才能成为现实。包括“笨熊”那种可以把5公里外的人从马上掀翻在地的、不可思议的神秘“炸弹”。

 

401)     历史相似

依靠豹防线赢得的喘息,和苏联没能按计划、成功发动所谓夏季攻势,德国遂恢复了一丝元气。

1944年德国军火生产达到历史性峰值。某种意义上这种恢复是以轴心另一个盟友~日本的垮台为代价。

1943年全面动员后的德国国民,为后备兵员尽到了努力。新组建的25个师,已有18个可以投入使用。装甲兵总监古德里安给这些师配备了装甲营、突击炮营。另外还可以挖出2个精锐装甲师。那是用全新的改进型“黑豹A/G”装备的,及时配备了从前线归来的、有经验的指挥人员。尽管古德里安不停嘟囔“这是最强、也是最后的预备力量,要放在关键时候”等等,可是那位确信直觉的元首,还是不顾一切阻挠,挖走了预备队。

从各渠道汇总的情报里,他选择了突破点:一个出击隐蔽、让俄国人难以顾及的突破点。

攻势方案,在大本营会议上遭到了意料之中的反对。顽固的作战部长约德尔不必说,几位过时的、但也是著名的将领~古德里安,曼施坦因,以及西线元老~龙德施泰特元帅,都抨击这种在他们看来只会把血流尽的计划。甚至有“马屁精”之称的凯特尔元帅,也不肯说好话。

但年轻的莫德尔将军、以及从西线调来负责指挥这次攻势的隆美尔元帅,坚定地站在元首一边。他们相信【豹的扑击】会把北极熊的喉咙咬破。作战会议在不愉快的气氛中结束。

元首单独留下古德里安上将,提醒这位装甲兵总监“你心脏不好”~以此为由,要求他去“休假两个月”。

进攻日期确定为6月22日,一个纪念性的日子。

战役代号【鲁登道夫】。使人想起那位曾与元首有过一段啤酒馆缘分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的德军总监。

这蕴含了鲁登道夫当年的愿望:以对沙俄军团的一次决定性打击,迫使其放弃战争努力。从而阻止英美军大举进入欧陆。

历史往往惊人相似。时隔26年,德国再次面临同样境地。

 

402)     自强自救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斯大林元帅刚刚沉稳地听取完【巴格拉季昂】战役准备的情况。1944年夏天的战场态势,已无需担心失败。让他分神的是东方。他有点后悔了:太平洋那边,战事结束得太早!使他不能从容处理许多远东遗留问题。

但此刻他无暇细想~已就绪的部署中,是否蕴涵着某种危机?

不久前,发生一个不算大、但足以痛心的损失。“红色乐队”~这个分布广泛、活动在敌人心脏里的出色情报网,在巴黎、布鲁塞尔、马赛和柏林,被接连破获。这支“红色乐队”曾奏响过情报领域里好几首惊人的世界名曲:拿到虎式坦克和FW-190战斗机的绝密图纸这些都是小意思;而战略情报~德军动向,才是要害中的要害。想想吧:红色乐队中竟有希特勒本人的速记员……这样的小组,相当于多少个师?用简单方法都换算不出来。

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波罗地海3国,在希特勒和希姆莱卵翼下新诞生的自治政权,在政治上对苏联体制的冲击,远远超过他们的军事手段。这是希特勒匪徒毒辣的一手。大元帅第1个反应是督促安全人民委员贝利亚:加快将车臣人、伏尔加流域的日耳曼人和犹太等民族,整体流放到中亚的速度。

第2个反应是命令敌后游击队:加大袭击力度。对任何通敌分子,都毫不留情地予以清除!

相比之下,军事上反而担心不大。克里米亚战役,进展虽慢,但那只是后勤跟不上,而不是两年前那种战斗力的差距。至于生产,卡冈诺维奇已安排了一批坦克工厂去转产更为紧缺的汽车~虽然这会影响一点T-34的产量。而制造飞机所奇缺的铝材,也可以找到相应的木质替代品。

英美把20万辆卡车囤积在埃及~借口克里米亚未能如期解放、苏伊士运河航道堵塞等,迟迟不向苏联启运。这是一种居心不良。从宣传角度,必须告诉同志们:打消对于西方援助的幻想。有物资来,我们照单接收;不来,就不必指望。《国际歌》唱得好:“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全靠我们自己!”

重要的是积蓄力量。至于“豹防线”,无论中段、南段和北段,德国人不会忘记库尔斯克给他们的教训。而1944年红军的任务,应该是恢复自己的国境线。

一旦英美在西线登陆,数百万红军就该像雷宾斯克水库中蓄满的洪水,汹涌席卷东欧大地,目标直指柏林。

 

403)     联合政府

亚洲。迎来和平、战后百废待兴的东方,仍然危机四伏。

中国,两党摩擦在加剧。但内战阴影还只是潜在的~因为4万万人民,反内战情绪高涨。

6月下旬召开的中共第7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提出“联合政府”的政治纲领。毛泽东在报告中讲到:

“在中国,已经没人敢说,训政或一党专政有什么好处。”

※见中共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

他明确要求:立即废止一党专政。成立国、共、民盟、无党派爱国人士组成的联合政府。

1944年7月4日,毛泽东的秘书胡乔木为《解放日报》写了社论。题为:《祝美国国庆~自由民主的伟大斗争日

1776年7月4日,美国人民在华盛顿、杰斐逊等民主主义伟大先驱的领导下,宣布了民族的独立……美国的独立不是唾手可得,是在八年的对外战争与更长期的对内斗争中完成的。列宁说,这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真正解放和真正革命的战争”之一。

民主的美国已经有了他的同伴。孙中山的事业已经有了它的继承者。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势力。我们现在所进行的工作乃是华盛顿、杰斐逊、林肯等早已在美国进行的工作,它定会得到而且已经得到民主美国的同情……

7月4日万岁!民主的美国万岁!

中国的独立战争和民主运动万岁!

……那些对力量平衡高度敏感、而又最现实的双方政治家们,这个时期不约而同,走向了谈判桌。他们都明白:在当前国内形势下,这已是少不了的必要程序。

7月初开始了【北平谈判】~因为重庆天气太热。而1944年夏天的北平,气候温度尚属宜人。

双方第一首脑都未到场。这轮谈判以张群、张治中,和周恩来、王若飞,为国共双方代表。

谈判中最重要的两点~“联合政府”和“军队国家化”都一度陷入了僵局。前者,需要充分酝酿;后者,双方都不肯轻易让步。与此同时,国共双方在占领地盘和接收战败国的武备、物资、技术和人才方面,也展开了新一轮明争暗斗。

鉴于抗日战争已经结束,为了体现实力、遏制内战,同时也为了呼吁民主、促进联合,1944年7月1日,“华北抗日联军”正式更名为“华北民主联军”。

在1945年的中国,这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姿态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