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长篇战争小说《另一种历史》第36期

(2020-10-30 06:14:11) 下一个

 

165)     租借要还!

不过彭德怀并没有被冲昏头脑。让他糊涂,可轻易办不到。

【第二次百团大战】阶段总结会上,彭总铁板着那张指战员熟悉的黑脸,训话:“这一轮得手,主因是装备迅速改善、使部队战斗力陡然增加、而出乎敌之意料。

“但我们具体部署和战术运用中,还缺少可圈可点之处!短期胜利,不足以扭转整个战略态势!哪个也不许给我翘尾巴!

“美国佬为啥给你东西?为的让你打仗,杀鬼子!吃饱了你得卖力气!你以为白吃白拿吗?那是租借!要还的!再说,就算白给,咱也不好意思!咱说是百团大战,实际歼敌规模是中小队一级;整体出击次数不多!新武器训练掌握远远不够!现在是给了你枪炮,会不会用的问题!

“敌人醒过来定会反扑。情报表明关东军蠢蠢欲动,准备南下!各部队要尽快落实反击措施!

“战斗,只能说是开了个好头。今后,仍然要做好长期艰苦斗争的打算!大伙都听清楚!”

彭总明白:那边,一批重要角色还没亮相呢。

 

166)     双十文告

重庆。曾家岩。德安里101号,委员长官邸。

国府和委座本人,面对一系列突变,又惊,又怒,又喜。

惊的是,八路军居然在敌焰正旺之际,突然有了实力发起反攻,并取得相当战果。

怒的是,美苏这般家伙竟然背地里,向中共,提供了如此规模的援助。真正是岂有此理!

喜的是,日本到底被迫取消了那个咄咄逼人、攻占重庆的【5号作战】计划。终于把矛头指向了共区、北方!国府可以喘一口气,不必考虑再次迁都了。

10月2日,总统特使、美国共和党领袖温德尔·威尔基的到访,和他热情洋溢、无可置疑的善意,使蒋委员长不得不几次压下了心头愤懑。

10月9日,英美宣布:废止各项对华不平等条约。※

10月10日,美国费城,独立厅的自由之钟,专门为中华民国31周年庆典,而奏鸣31响钟声。向苦难深重、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遥致祝贺。这使全中国受到感动。※

是日,重庆举行国庆大典。蒋介石委员长郑重宣布:

“我国百年来所受各国不平等条约束缚,至此日,已可根本解除。国父废除不平等条约之遗嘱,亦完全实现!我国同胞,自今日起,应格外奋勉,自强自立!”※

美国舆论认为:承认中国是反法西斯四大强国之一,其最大价值,在于给世界弱势民族鼓舞士气、扩大了盟国的政治影响。※

※上述4点,均为史实

同期,白宫宣布了对中国政府7亿美元贷款的援助计划。

……10多天里,面子给的不可谓不足,实惠不可谓不多。仅废止不平等条约一项,国父就为之奋斗一生而未果……

蒋介石不免叹息而彷徨。这些示好的举动,加上那些战果~以往对日作战中前所未有的、实实在在的战果……使蒋无法马上发泄对美国“偷偷援助共党”的不满。

于是作出一系列看来矛盾、实则符合自身逻辑的举动:

《双十节文告》中,他表彰了“第18集团军(八路军)近来的神勇作战”;但回官邸,又把刊登《文告》的报纸撕得粉碎,摔给秘书陈布雷。公开场合谈到八路军,委座承认“还是抗日的。多少改变了一点‘游而不击’的作法”。但私下,戴笠被校长骂得狗血淋头~对延安的动作居然一无所知?

戴少将勉强提供一份调查报告:春季陕北某油矿,发现英荷壳牌石油公司两名职员的一般性到访。也收集到美国某退役军人打算以“陈纳德式志愿人员”方式参加八路军作战之传闻。

仅此而已,都缺乏具体掌握。对于校长的严厉责问~“是军统,还是饭桶?”戴笠无言以对。

愤慨的总司令,解聘了那位“欧文先生”拉铁摩尔的“顾问”职务,让他下月返回美国。※同期史实

 

167)     寄望飞虎

对威尔基担任下届美国总统的前景,委座有点开始想入非非:还有两年,这位健康爽朗、国内呼声颇高、对中华民国颇有诚意的在野党领袖,能否入主白宫呢?

这值得期待!国民政府安排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和阅兵式,举行一系列宴会、酒会和午餐会,参观学校、工厂和军事演习。领导人之间,还做了几次促膝长谈。

特使则热情邀请蒋夫人正式访美。根据蒋夫妇要求,威尔基在重庆期间,两次会见了陈纳德准将。

喜欢对当权者施加影响的陈纳德抓住机会,推出了他那份《空战计划》:美国,只要给他105架新式战斗机,30架中型轰炸机,到最后阶段,再给12架重轰炸机,他就能在“至多一年时间内,摧毁日本空军”。当然事后证明这是大话。但威尔基要他把这想法写下来,并表示可以把信直接转交总统。

陈纳德激动得热血沸腾。他的建议是:只有让他本人代替史迪威担任战区指挥官,“空中制胜”计划才能得到所必需的支持。委员长夫妇也是这个结论:史迪威掌权,会坚持把美援物资大部分给步兵,去进行艰苦的地面作战。

这很不合委座心意。强调地面行动的史迪威,在陈纳德以及他那帮狂热信徒看来,是阻挠“用空军取胜”的一个老朽无能、行动迟缓的顽固派。只要能把史迪威挤走,采取何种手段也在所不惜,包括施加政治影响、幕后操纵、广泛宣传。威尔基成了可以把他们意见传给美国总统的渠道。

陈纳德信中的高度浪漫主义,很合罗斯福胃口。报纸上有“飞虎队”辉煌战绩的夸张报道;因此总统愿意采纳陈纳德那要求不高、有点离奇的建议。侥幸地认为:或许付出小小代价,真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况且,罗斯福已抱有撤换史迪威的念头。只是尚未替他想好去处。因为这乔老醋能力可不弱,背景也绝不简单。处理不好,会伤及他身后的一批美国要人。

罗斯福于是把陈纳德的信批转给了陆军部。※史实

 

168)     有所作为!

威尔基离华前夕,一个戏剧性细节,使访问达到高潮。

日本对于关东军几个机场被炸,一直讳莫如深,严格控制报导。

与此相默契的,却是美国方面:为了保守下一步作战和纳兰基地匆忙运输的机密,竟也没有发布官方消息。而只是以“传闻尚未加以证实”之类的措辞来处理。

新闻界一头雾水。众多记者打探纷纷,更增悬念。

得到总统授权后,在告别重庆的记者招待会上,威尔基特使正式宣布了“美军空袭关东军机场”的胜利消息,以及那位英雄领队~詹姆斯· 杜利特准将的名字。

尤其是,他风趣而有针对性地说道:著名的杜利特将军,已经改名!现在他,可以叫做“杜·摩尔”(Do More~“有所作为、做得更多”之意而不再是do little!

这引起哄堂大笑和广泛报道。 

免不了又有人问到起飞地点。威尔基笑答:

这个他从不过问。但据他所知,总统一直认为那都是从某个“香格里拉”起飞的。

日本军部,对此持“默杀”态度,不予置评。

 

169)     刚烈将军

1942年10月6日,美、英、苏在华盛顿签署了新的、第二轮援助议定书。※史实同期。其中,重新核定了“余量分流”和“逆向租借物资”的秘密条款。反复磋商后,对华北援助数量又增加一成。由于那里的作战初见成效,苏联也对此认可。

几天前,尚不了解详情的蒋委员长,也提出增加“驼峰航线”运量的要求。10月12日罗斯福答复:

同意中缅印战区再增加265架战机和100架运输机,以使那条航线的运量每月达到5000吨。趁此机会,史迪威热忱敦促委员长:着手缅甸战役!以拓宽援助之路。

他给蒋送去了蓝姆迦训练、演习的电影记录片。看到那些梦寐以求的坦克、大炮和严整的队列,老蒋心情大为好转!于是授予史迪威指挥驻印军的全权。※史实同期

史迪威苦笑着,在日记中写道:“小傻蛋,他怎么会不满意呢?我在拼命帮他,而他只是批准一下,倒显得作出巨大让步似的!我受到阻挠和无休止的欺骗之后得到批准,大大松了一口气,使我对自己设法帮助的那个家伙,反倒十分感激了。”

关于反攻准备,《刚烈将军》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

史迪威的目标,是1943年初发起反攻缅甸战役之前,在印度建立两个齐装满员的陆军师和保障部队……到1942年底,中国驻印军已达到3.2万人。新38师和新22师,每师辖3个步兵团。炮兵团有36门105mm榴弹炮;迫击炮团48门重迫击炮;汽车团500辆载重汽车。还有工兵、辎重、通讯营等配属分队。是火力、机动性都远超日军的战役突击部队。

整编并不一帆风顺。史迪威了解旧军队虚报冒领、克扣军饷‘吃空额’等腐败。他建立了“补给到连,供应到人”的保障体制,坚持集体点名,直接把津贴发到士兵手中。这受到基层广泛欢迎,军官却耿耿于怀。副总指挥罗卓英要求:由他来“总领”官兵45万卢比的军饷,遭史严词拒绝。在史迪威坚持下,蒋调走了罗卓英。

虽然英国对反攻的消极,让人懊恼,但史迪威已燃起收复缅甸的热望。他十多次冒险飞越驼峰,奔波往返,以促成中美英三方合作。

在给温妮的信中他写道:

“如果我是个圆滑的人,也许早已取得若干进展……但由于所有人都说不可能,我就更要努力,把它办好!”

这就是乔。就是他那顽固、执着而不可征服的意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