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长篇战争小说《另一种历史》第32期

(2020-10-16 04:36:29) 下一个

 

144)     悬念丛生

西安。北关机场。国军中尉胡参谋,嘴里念叨着:“瞅瞅,瞅瞅!一拨一拨,又一拨!过去3拨了。我说什么来着?侦察完了就炸!咣咣咣!什么就叫‘没球下文了’?”

蓝干事不屑地接茬:“把球你娃,能的不行哩。半年啦!还,还还嘚啵嘚啵~‘完了就炸’!”

“军机不可泄漏!你懂甚么?功夫隔的近,打草惊蛇么。”

“甚哩甚哩?谝得没边边儿了。你当自个儿美国人咧,是吧?人家嫌你鼻子小了点!”

“废话少说,你那媳妇,躲起来没呢?”

“住口!再惦记俄媳妇,留神,俄一锤把你……”

“哈哈!关心关心你不行啊?得啦!把个媳妇的照片都不敢拿出来……听见没?又一拨飞机过来了,今儿邪性呢。”

蓝干事遮眼望天疑惑:“这辰光,回来八成黑天哩嘛。”

……

北平。翠明庄。安达参谋长午饭也没吃,对着电信官樱井少佐吼叫:

“到底什么异常目标?继续侦察?侦察4小时,结果呢?”

“长官,他们可能遇到了麻烦,或者……”

“或者什么?”

“比如,发报机失灵。另外天气预报,有大面积雷阵雨。”

安达叹口气:“这不是制造悬念吗?岂有此理!”

“长官,是否派人接应?”

“几百里,去哪里接应?算了!去报告冈村司令官吧,池田骑兵搜索支队,已到达察哈尔镶黄旗,昨晚发现一条车辙痕迹。明日将继续前进,搜索半径100公里!”

 

145)     战时军衔

草原。纳兰基地。泰勒上校到来后一项重大提议,是进行部队正规化建设。他始料不及的是,自己受到爱戴和建立威信,竟是从这些细小的改革中赢得的。

为指挥更加顺畅、职责清楚、分工明确、管理强化,作为基地参谋长和美军顾问团长,泰勒提出一项建议:在基地范围内,实行“战时军衔制”。授衔范围在校级军官以下。该试验获得了八路军总部批准。实施后效率明显提高。

泰勒还针对性地设计了一套符合中国特点、兼顾八路军特色的徽章标识。推广了美军习惯的“盾形臂章”,颇受欢迎。

各部队隶属和职能清晰了。军装也作了改革:军帽保持原式样,由于国府已不再配发青天白日帽徽,泰勒自己动手,设计了一个红蓝双体的金属五角星,缀在帽前,以利识别。

换发的军装都是结实的美式橄榄色卡叽布料。夏装开领、短袖;军裤利落、合身~八路着装从此竟有了季节区别!而且挺括、耐磨,不再打补丁了!这可是破天荒的事情。

原来那种麻烦、费时的绑腿也取消,代之以省时省事、并且“时髦”的拉链式松紧护腿。尤其是伞兵教导队~清一色的野战夹克衫、伞兵靴,让人眼热不已。

这些受到了广泛好评。人们很认可泰勒的效率观念。

卡尔迅尤其赞赏正规军校“西点”出身的泰勒,和他的建设理念、治理能力。乃至几次提出让位~但未获通过。

 

146)     预有准备

塞阁机场。此时徐向前将军和洪学智中校,正亲自带领机场地勤营,给跑道两侧的木柴堆苫上防雨布。

天边不时划过闪电。不知这场雷阵雨要下多久?连着几个好天气都错过了,今晚就有重大行动,偏偏赶上了雨。

工程兵主任特里尔少校解释说:主跑道地表面采用的三合土,降雨量只要不过大,反而会更结实。

泰勒带领伞兵教导队也赶到机场。用卡车把洞库储存的3台探照灯和柴油发电机,都拉过来,两名伞兵队长~挂战时少校军衔的秦基伟和姚喆,指挥着灯光布设作业。

机场指挥塔台,木架子旁边堆满汽油桶。这数万加仑燃油将在几天内消耗掉。跑道边野战帐篷里,整齐码放着一箱箱航空炸弹和机炮子弹。这些由军需少校余秋里分管。

气象主任已有判断:雷阵雨,时间不会长,遂决定不再发出预警电报。但大家仍提心吊胆。

卡尔迅驾驶“蚱蜢”提前低空飞行、从空中定点,指导孔庆德吉普车队,在机场西南25、50、75、100和150公里延长线上,布设了一系列照明信号点。

孔庆德把指南针、信号枪交到每个组长手上,都叮嘱一句:

“记住,听清楚飞机马达声,再发信号。”

一个战士嘟囔:“下雨哟。柴禾淋湿,点不着咋办?”

“不怕!咱如今有的是汽油。”

 

147)     老毛子吗

天空中不断响着炸雷。岩手次男艰难驾驶着前窗碎裂的飞机~扑面而来的强风,使他几乎窒息。

“实在无法坚持了,实在无法坚持了!”他反复叨念着,后座仍无回音。机尾和翼下的黑烟越来越浓,越来越长。几分钟后他决定跳伞。

“小野君!”脱离机体时他大喊一声。

穿出云层,立刻遭到骤雨鞭打。本来借以保暖的飞行服也灌进了雨水。迎接他的地面是沙质,使他放心、继而又惊心~除了在空中,他还没体验过浩瀚沙漠の感觉呢。

百思不得其解的~还是:那个基地,像是天外之物的基地,究竟是什么人的?土八路?不可能。露西亚?……应该是他们。可是日苏两国有协议,处于非交战状态呀。竟然不加警告就开火?只有土共才这么干!……可又不像。一贯衣衫褴褛的土八路,会有新军装?还是露西亚吧。可他们真敢击落日本飞机?

左思右想:敢。老毛子啊。

凄风苦雨,沙漠旷野。一名日本武士,在浑善达克百里沙地的饥寒交迫中,缩成一团,苦苦思索。

 

148)     德王寻思

夜色中的平绥铁路,包头至归绥段。

号称“德王”的德穆楚克栋鲁普~蒙疆自治军首脑,此时乘坐着大日本皇军的铁甲列车,赶赴包头,去参加皇军“第3战车师团”的预备建军典礼。那是由骑兵改建的战车师团。正在逐步淘汰战马,这个月开始换装坦克、装甲车。※史实同期

想到战马日益被淘汰他就心痛。蒙古人对马,如同岛国人对船一般的依赖,到他这一代变成历史了?

这所谓战车师团,该有多少坦克?少说也得一二百吧?他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反正皇军不会给他蒙疆军装备,他也不想要~没用啊。前两天池田大佐出兵,向察哈尔边境搜索,不是还向他借了两个骑兵大队么?说明即使强大如皇军,也还是离不开骑兵。本来么,草原上不用马,弄些个不吃草的铁家伙,干什么?这是蒙古啊,去哪儿弄那些汽油给它们喝?

夜幕已降临。铁甲列车节奏均匀地西行。

“王爷,王爷,您老人家可是听见了?”王府总管布仁巴雅尔有点慌张地跑进包厢报告。“天上一会儿一阵子的,嗡嗡响?”

“不就是火车回声么?大惊小怪。”

“不能吧?小的这耳朵……灵着呢,不是哐当哐当,是嗡嗡嗡!像是飞机呀,王爷。”

“飞机?咱这边哪来的飞机?大半夜的?”

“说的也是呢。一会儿一阵,八成在转圈。找不着家了?”

“你去,问押车的浅间少佐!”

“嗻。”总管去了。德王把头伸向窗外,侧耳静听。

下雨真好。车外雨后空气新鲜,干旱的草原,就指着这点雨水维持生计呢。倾听一会,呼吸一会,德王刚缩回头,果然一阵隆隆声从天际传来。感觉还不少。

“王爷,浅间少佐说了,”总管跑来回报:“那是皇军迷航的飞机队,正在盘旋搜索。不必担心,他们会安全降落。”

德王也觉得多此一举。

“这绥远地面上,不是皇军,又是谁的?至于回不回得了家,皇军都不操心,你操那份闲心干什么?”

 

149)     准备降落!

察哈尔,夜空。9月24日晚。

先遣机群领队柯蒂斯·李梅上校,4小时里保持着北偏东21度方向,在15000英尺的空中以巡航速度前进。两边望去,月光下,编队依然整齐。积雨云大部消散,飘浮在棉花海洋里的感觉没有了。判断航程,已进入最后1小时。地面还是漆黑一片。

万一偏航怎么办?他不想怀疑自己新安装的这套40年代最先进的美式导航设备,但一定要有紧急应对措施。这次飞行,可是极限转场距离呢……雨后月光很亮。下午从成都起飞时,就听说是到了什么“中秋节”。但除了殿后的杜利特长官,航空队多数飞行员,都没受过野外夜间自然光的迫降训练。

就连自己,也不敢说有把握。他再次让领航员核定航向。

回答是:没有偏航。

又是一刻钟过去。副驾驶瞥了他一眼。李梅保持着一贯的冷静~即使完全陌生的航线,即使漆黑的夜晚。

但此刻他想,如果是在地面,他会点燃一支雪茄。

……蓦然,机头略微偏左的地方,升起3个小亮点。

~信号弹!几秒钟后亮光更大了,那是火堆。

再往后,火堆和信号弹隔几分钟,依次显出!空中望去大体成一条直线,像条路灯相隔很远的街道。

“降低高度。”李梅发令。

副驾驶欢快叫道:“哈!他们是听到飞机声以后才点火,用耳朵!这帮家伙挺会节省!倒让我捏了把汗。”

“难道不该节省?后面还有3个梯队!”李梅给了他一句。

“街道”尽头闪烁起探照灯光柱。整齐而密集的火把,勾勒出跑道的分明轮廓。令人欣喜又感到主人细心的是,地面用众多人力举着火把组成巨大箭头~指示出正确方向,省去了盘旋分辨的时间。

“嚯嚯,像来到纽约第5大道啊。”副驾驶又笑起来。

李梅这回没再批评,20秒后沉着下令:

“哈里斯,打开夜航灯。乔伊,放襟翼板。谢尼无线电通知全队,准备降落。次序:03,04,02,01。”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