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对外汉语教学故事】我的学生——爱追问(23)

(2020-08-31 05:49:37) 下一个

如何精学汉语?

好久不见的发小在国内发达了,满世界跑生意来到美国,在我家住两天。我们除了絮叨小时候撒尿和泥的那些事之外,也聊起来我业余教汉语的话题。我把这些年来海外汉语教学中的许多趣事和经历讲给他,当他听了爱追问学汉语的故事之后调侃道:“这米青学汉语比我小时候用功多了。”“米青?”我不解地问。发小解释说:“‘米青’就是美国青年。”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发小这句“米青学汉语”使我心里一亮,“米青”是“精”,精学汉语。在海外汉语资源短缺,汉语就不得不“精学”才行,把国内语文教学的方法直接搬到海外非汉语环境中,结果在一些学而无用的东西上消耗了大量的汉语教学资源,尤其是课时资源,而效果普遍不佳,目前全球几千万学汉语的外国人中大多数是汉语文盲,这一事实足以说明传统的汉语教学方法、特别是汉字教学亟待革新。

爱追问提出汉语教学的基本内容,即:字词句和形音意,以及汉语拼音和打字一说,我与赵博士和王老师共同研究了一番。我们认为这包括了汉语最基本的内容,两位老师都认为字词句的教学素材和教学方法需要进一步具体化。王老师坚持汉字教学离不开传统的笔画和笔顺,这一点我和赵博士的看法比较一致,与王老师的有所不同,我们两人认为在汉语拼音的基础上学习打字,既实用又比较好地起到与笔画笔顺教学异曲同工的汉字认知作用,对于外国学生来说也更容易掌握。

我把这些点点滴滴总结起来,在教爱追问和其他学生的实践中反复试用,逐步形成了一套精学汉语的教学方法:

  1. 教汉语拼音和汉字输入。对于西方学生来说学习汉语拼音并不费劲,除了四声,只是个别几个拼音会有些发音上的问题,如:ü、r、x等。我把以前搞的拼音表放到网上(http://www.turbochinese.com/Library_files/Pinyin_Table_v3_2.htm),学生课外可以练习,我每次一上课就先带学生练习一遍拼音。这个方法不错,细水长流、反复练习,另外上汉语课时还可以在讲新内容之前用来等待可能迟到的学生。汉语拼音除了具有汉字发音注音符号的功能之外,还作为汉字输入的码源被广泛地应用于电脑等智能设备。因此,我在教材中列入电脑操作系统安装汉字输入法的步骤,帮助学生都安装使用汉字输入法。
  2. 教查汉语辞典和《汉字简易笔划索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汉语辞典和《简易索引》是学习汉语的有效工具。在讲授汉语辞典的使用方法时特别注意的是,先教学生使用部首加笔画的传统方法查几个汉字,体会到传统索引的难处之后再教《简易索引》,这样教学效果更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汉语的有效方法。爱追问发现使用《简易索引》(英文简称:CCESI)查汉语辞典比用部首索引不仅简单易行,而且少一级索引,从原来的三级索引(部首目录→检字表→解释)简化成两级索引(简易索引→解释)。
  3. 学生课前自学课文(注音和翻译)。有了汉字教学的有效工具,学生自学汉字形音意即成为可能的现实,为提高汉语教学效果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也为改进对外汉语教学方法提供了新的契机。于是,我改变了汉字“先教后学”的教法,尝试“先学后教”,让学生在上新课之前使用《简易索引》和汉语辞典把课文中的汉字注上拼音,并且选择辞典中的例词翻译课文,这就是字词句和形音意的学习过程。学生从开始自学几个字,逐步增加到十几个字、几十个字、乃至上百字。在自学阶段,对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习过程。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熟练掌握学习汉语的方法,加深对汉字、汉语的感觉和感悟,为课上学习这些新内容做好准备,也就是预习。
  4. 老师课上重点讲解自学中的问题。尽管汉字是以学生自学为主,老师在上课前陆续从早来的学生手里收到自学的作业,发现学生们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问题,在上课时有的放矢、重点讲解,诸如:重音字、词法等。学生对于作业中答对的自然会满意,而答错的也因错过而加深了印象,无论对错都是学习。

爱追问对精学汉语的教法颇有感触,他形象地说学汉字就像在河里钓鱼,与其老师钓一条、给学生一条,指望把河里的鱼都钓一遍,这是不现实的;还不如先教会学生钓鱼的方法,让学生在汉字的河里自己钓,遇到生字自学认知,在大量的中文阅读实践中逐渐掌握汉字。这其中,《汉字简易笔划索引》就像鱼钩,汉语拼音就好比钓鱼线,汉语辞典就如同钓鱼竿。他还根据心理学的原理发明了一个学习形音意的练习方法,叫“BrainISM”(“大脑主义”参见http://www.turbochinese.com/Brainism.html)。最令我惊讶的是,他在电子邮件中谈及精学汉语时竟然写到:精学以致明,精练以致用,精通以致行。我断定这么有哲理的汉语句子不是出自爱追问之口,而是他背后的高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