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蝉鸣起,夏意浓!(笨小孩的世界之257篇。)
今天小署,中国人的节气歌堪称是我们生活的炎黄宝典,所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足见其历史意义。我们在生活中只要根据其提示调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身体和情绪就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美丽效果。
在炎热来临前,先安顿好自己;不只是身体,还有心绪。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虽然名为“小暑”,但从这一天起,天地之间的热意,便如蝉鸣一般持续而密集,不动声色地渗入生活的每个角落。
此时,蝉开始鸣叫,稻花渐香,雷雨频频,空气里带着黏湿和燥热。而旧时代的中国人早早就学会了与自然和解——用风扇、凉茶、绿豆汤、蒲扇和摇椅,熬过那些潮湿而闷热的午后,用一碗粥、一片荷叶、一个黄瓜,给身体降温,也给心情降火。
小暑是一种“先声”,它不是最高温,却是生活热浪前的预演。它在提醒我们:再坚强的身体,也需要休整;再火热的节奏,也需要清凉调息。
在当代城市节奏中,我们或许没时间去“躲暑”,但可以在每日片刻里,重新找回那些“自我降温”的方式——喝一杯清茶、看一次晚霞、给情绪透个气。
小暑节气生活建议:清热防暑,养心安神
1. 起居节律:午休避暑,清晨纳凉
•小暑时节炎热潮湿,容易头昏乏力、食欲不振、口舌生疮。
•建议早晚通风,穿着透气,午间适度休息,少熬夜。
2. 情绪管理:多“凉”少“火”
•小暑期间“心火”最旺,易情绪起伏、暴躁或焦虑。
我建议参照中医的四季养生理论,小署主要注重利湿健脾,清热解暑。
材料:
•清热祛湿:苦瓜、冬瓜、黄瓜、绿豆、荷叶
•养心安神:莲子、百合、龙眼、薄荷、茉莉花
•润肺生津:梨、西瓜、葡萄、椰子水、银耳
让我们在热浪未至时,先学降温;躁动将临时,先养心神。为了健康!
作者简介:张允遐,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合作作家,【滚滚红尘美利坚】作者。该书被中国各地图书馆和美国公共图书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