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大公子真言实语

文学无疆界,思想难困城。人格须独立,下笔方有神。
个人资料
正文

举报是制止暴力保护自由的必要手段

(2025-09-18 18:16:54) 下一个

 

保守派双标?不!宽容暴力,自由就会被枪口取代

【恐惧与纵容暴力,言论自由就会被枪口取代】

 

作者: 蒋大公子

 

在民主社会里,言论自由是最重要的价值之一。但人们常常忘记,自由不是无限制的放任。正如火焰既能温暖也能焚毁,言论也有两面性:它可以是沟通与辩论的工具,也可能成为纵容暴力、煽动仇恨的导火索。

【当对暴力言论从宽容滑向纵容,民主和自由便开始自我毁灭了。】

4月10日,美国转折点的创始人,保守派青年领袖查理·柯克在犹他大学演讲时遇刺的悲剧,不仅震惊了美国同时也震惊了全世界。 而且也考验了我们对于“言论自由”这一核心价值的理解。事件之后,有人公开在社交媒体上庆祝甚至赞美枪手的行为。比如一个叫二大爷的网红就在X平台上发推表示了对查理 柯克的死亡欢呼庆祝,并且污蔑查理为人渣。当然他的这种丧失人性的行为立马被很多人,其中也包括我举报给了FBI。我们的这种捍卫言论自由的行为却受到了极左派,觉醒派,取消派们的攻击。他们这些人反过来指责我们举报这些支持暴力的帖文是“保守派的双标”,是“限制言论自由”。

他们的这种狡辩说法在逻辑,道理和法律上都能够站得住脚吗?

首先,枪杀一个用非暴力手段进行理性和平辩论的演讲者就是顶级的践踏,扼杀和消灭言论自由的行为,他的行为是用子弹消灭发动者的肉体,让他永远闭

嘴,而那些为枪击者欢呼喝彩的支持者当然也是在践踏言论自由。尽管他们没有用子弹但是他们是在用言论来践踏扼杀言论自由。

因此举报那些为暴力枪杀行为欢呼喝彩的人,正是反对他们践踏言论自由行为。

言论自由的本质是保障理性讨论的空间,而不是为鼓励杀戮与暴力提供舞台。当有人公开支持枪手、为暴行欢呼时,他们已经不是在行使自由,而是在用言论来消灭自由。在这种情况下,举报他们是一种正义的行动并不是限制言论自由,而是守护言论自由的最后底线。

法律早已明确区分了“表达观点”与“煽动或赞美暴力”。美国最高法院在 Brandenburg v. Ohio 案中确立原则:抽象的意见与批评受保护,但直接鼓动或纵容“即时违法行为”的言论并不受保护。说“我反对他的观点”是言论自由,说“他死得好,枪手干得漂亮”则可能构成煽动与危险表达。二者性质迥异,不能混为一谈。

其次,从哲学与逻辑层面看,言论自由要得以存在,必须建立在一个安全环境之上。约翰·斯图尔特·米尔的“伤害原则”告诉我们:当某种自由的行使直接导致他人受伤害时,社会有权力加以限制。而卡尔·波普尔早就警告过“宽容的悖论”:如果社会对暴力的赞美与煽动无限宽容,最终被摧毁的正是自由本身。容忍“庆祝刺杀”的言论,等于为下一次暴力埋下伏笔。

逻辑上看,真正的双标并不在举报者身上,而在那些自称“捍卫言论自由”的人身上。他们把煽动暴力的呐喊与文明辩论混为一谈,把戕害自由的言论包装成自由本身。这种逻辑上的偷换,正是对民主最阴险的腐蚀。法律也早已明确规定,任何煽动暴力或直接威胁公共安全的言论,都不受宪法保护。言论自由的边界,正是社会安全与人类尊严。

所以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大义凛然,挺身而出,毫不犹豫的对这些毫无人性的左派行为进行举报而不要被这些真正双标,真正践踏言论自由而且毫无人性的家伙的狡辩所迷惑。

第三,现实中,庆祝暴力的言论会对公共讨论空间造成寒蝉效应。演讲者、学者、记者会因担心人身威胁而选择沉默。结果不是“多元言论”,而是“沉默与恐惧”。举报这些帖文,迫使平台和执法机关介入,是为了确保真正的辩论和意见交流能够继续进行,而不被枪口所取代。

因此,举报“庆祝刺杀”的言论,不是对自由的压制,而是对自由的保护。这是一个开放社会维护自身免于暴力侵蚀的必要行动。真正的言论自由,意味着用语言与论证交锋,而不是用子弹来让对方闭嘴。

举报那些支持枪手的“舆论声音”,不仅是公民的权利,更是维护公共安全与民主制度的责任。真正的自由不是毫无界限的放纵,而是建立在秩序与责任之上的自律。

【因为当我们选择宽容暴力时,我们实际上是在纵容枪口代替话语;而当枪口成为左派唯一的语言,那么保守派的言论自由就已经死亡。】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