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组聊天记录截图在社交网络上传播。聊天记录显示,一位妈妈在一个名为“睡眠引导”的群里求助群友:“我宝宝刚刚入睡突然翻身,平时引导她趴睡都不肯的,这个哭声是不是要去帮她翻过来呢?”“我在门口急死了,好怕她闷到呀。”并发了几个视频,视频中,宝宝一直在大哭。
群友有的建议“宝宝想要翻身趴睡了,可以让他自己尝试一下,实在是翻不过去的大哭,你就再帮他翻一下”,有的建议“如果宝宝状态好,可以尽量一次性解锁”。类似的讨论一直持续。聊天记录显示,下午三点零三分,这位妈妈说:“她真的闷到了,要死了,没呼吸了,嘴唇变紫了,怎么办?”
三个月的宝宝最终抢救无效去世。
单凭聊天记录,事情的真实性以及相关的起因、经过、最终责任归属,都无法确定。但一个事实是,在育儿市场,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睡眠引导”“睡眠训练”课程,这背后是家长对于孩子的睡眠焦虑。
这篇文章,我们试图厘清:
1、婴儿要不要趴着睡?
2、把“睡得好”称之为“特长”,是迎合了谁的需求?是婴儿还是成年人?
3、婴儿睡眠究竟是“教会的”,还是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4、改善婴儿睡眠需要过程,可你知道哪些手段指向正确的过程,哪些手段是坑?
一、趴睡——除了窒息,还是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重要危险因素
无论在哪里看到趴睡的“好处”,家长都应该警醒的知道——趴睡是非常不安全的睡姿。
趴睡给宝宝带来的问题在于:
1、可能引起宝宝的面部被掩埋,导致窒息;
2、会让宝宝吸入刚刚呼出来的废气,导致缺氧;
3、不利于散热,导致宝宝体温异常升高;
4、宝宝的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当睡眠中遇到呼吸问题时,趴睡的婴儿可能无法及时醒来摆脱危险。
因此,在任何权威的婴幼儿睡眠安全指南中,都推荐一岁以内的婴儿仰卧入睡,尤其是当宝宝还不会翻身时。即使已经会翻身,也尽量要让孩子仰睡,尤其是在六个月内,因为在这一时期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发生率最高。
好在,趴睡是最容易纠正的SIDS危险因素。美国儿科学会从1992年推荐仰卧睡姿以来,已经使美国每年的婴儿猝死率降低了50%以上。
二、婴儿睡眠周期非常短,又缺乏“接觉”能力;对小婴儿来讲,“睡渣”常见,小小年纪就睡整觉的才是少数
成年人经常会这样评价正常的睡眠:“昨晚我一沾到枕头就睡了,一觉睡到大天亮。”
这句话其实不对。
首先,你不是一沾到枕头就会睡着的。想想看,你洗好脸、换好睡衣、躺在床上、放松、玩手机,这些都是你引导自己进入睡眠状态的序曲,很多环节需要你作为成年人才有的能力。
此外,成年人一整夜的睡眠中其实包含了多个睡眠周期,每个睡眠周期大约2小时。也就是说,理论上每隔2小时左右你可能会遇到一个睡眠周期的结束,但很快又进入了下一个睡眠周期。这种无缝连接两个睡眠周期的能力叫做“接觉”。
但对小宝宝来说这真的很难。
婴儿能力有限,没有太多花样引导自己入睡。此外,他们的睡眠周期非常短,大约只有30-50分钟;在两个睡眠周期之间,又缺乏“接觉”的能力。这些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对小婴儿来讲,“睡渣”常见,小小年纪就睡整觉的才是少数
而强势地要求孩子改变正常状态,以符合成人的需求,则是更奇怪的事。
三、不同宝宝每天需要的睡眠时间差别非常大,“婴儿应该经常睡觉”本身就是一个错误观念
除了周期短、接觉难,很多对婴儿睡眠的刻板印象也给家长们带来了不小的焦虑。
有一些书上会这样写:“刚出生的孩子每天要睡够20个小时”、“小宝宝应该一天到晚都在睡觉”。
这些说法都是不对的。不同宝宝每天需要的睡眠时间差别非常大,不仅新生儿,任何月龄都是如此。
以0-3个月的宝宝为例,每天睡11-19个小时都是可以接受的,这其中可是相差8小时——你一个白天的工作时长。所以,传统观念认为的婴儿应该经常睡觉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观念。
另一个刻板印象是:夜奶会影响生长发育。
目前没有证据支持这个观点。恰恰相反,对大部分半岁以内的孩子而言:马无夜草不肥。如果是孩子主动要吃夜奶,可以理解为他需要这部分热卡,这就是合理的夜奶。有研究显示,半岁内的夜奶最多可以提供全天三分之一的热量,对孩子而言,缺少了夜奶,反而可能导致摄入不足。当然,如果是孩子主动放弃了夜奶,也不用强制去喂,只要生长发育一切都好,就可以顺其自然。
现在我们可以思考,如果合理的夜奶不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那么急着让孩子睡整觉究竟是谁的需求呢?如果这个需求和孩子的正常需求相悖,是应该让孩子调整预期,还是我们自己调整预期呢?
四、孩子睡眠逐渐成熟不是因为被训练了,而是——他长大了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到了某个节点,孩子的睡眠突然就好了。
只不过每个孩子的节点出现的时间是不一样的。科学家做过很多研究,有研究发现大约60%的孩子能够在六个月一觉睡上6-8小时。也有研究发现,等到1岁时,仍然有1/3的孩子不能睡整觉。但他们都发现,只要不过多给与人为干扰,几乎所有的孩子到一岁半的时候都有睡过夜的能力。
这和婴儿各项能力的发展趋势是吻合的。随着宝宝们的神经、体格发育逐渐成熟,他们不仅会用成人的语言表达自己,从成人的食物获得营养,也会睡得越来越像成年人。
所以,宝宝睡眠变好的终极秘诀不是因为被训练了,而是——他长大了。
五、一旦发现商家宣传“包睡”、“N天速成”、“N步解锁”的睡眠训练方法,几乎就可以断定这是个坑
我们都知道,要训练一个奥运冠军,不是找一个好的教练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要看看这个运动员是不是“好苗子”。在此基础上,所有的训练都是基于教练员和运动员的相互信任和配合。
睡眠“训练”也应如此。不能只是按照某个机构、某个“权威”,某个“亲测有效”的流程照搬就可以。
即便是被经验丰富的医生认定为“睡眠障碍”的孩子,在采取干预前,也需要花几周的时间全面了解婴儿的睡眠史。使用诸如BEARS筛查方法,完成一系列睡眠相关问题,例如B表示就寝问题(Bedtime Issues),E表示白天睡眠过多(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A表示夜间觉醒(Night awakenings),R表示睡眠的规律性和时长(Regularity and duration of sleep),S表示睡眠呼吸障碍或打鼾(Sleep disordered breathing/Snoring)。这类筛查是了解孩子睡眠规律必不可少的过程。
更何况,大多数孩子根本不是“睡眠障碍”,而是家长拿自己和孩子比对,发现孩子和想象的不一样,就认定孩子不正常。
如果能够对睡眠有更科学的了解,你会发现很多可以改善的细节都不在孩子身上——宝宝的睡眠环境是否安全,室内温湿度是否合适,灯光是否刺眼,白天运动是否充足,亲子陪伴是否高质量,哄睡的人是否焦躁不安……
当然,不得不承认,在改善了这些细节以后,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变成天使——孩子的基因和天生的气质也会影响睡眠。
这也印证了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这就必然导致每个孩子的睡眠逆袭不可能照同一张药方。所以,一旦发现商家宣传“包睡”、“N天速成”、“N步解锁”的睡眠训练方法,你就几乎可以断定这是个坑。
好的训练是逐渐的,是不以伤害彼此为基础的,是建立在宝宝能力范围内的。与其说是“训练”,不如说是:跟随孩子的内在特点,适时适当地提供帮助。
具体的,你可以这样做:
1、考虑孩子个性的影响,明白有的孩子一次睡眠只睡一个睡眠周期(30分钟),有的孩子可能要睡好几个睡眠周期,但他们都可能是正常的。不要随便给孩子贴标签。
2、考察环境因素:噪音、光线、穿裹、哄睡人的心理状态。改善你能改善的。
3、注意睡眠安全:不给还没学会翻身的宝宝趴睡,移走床围、毛绒玩具和多余的床上用品。安抚玩偶需要在宝宝能翻身、坐起后再引入,以免发生窒息。
4、如果宝宝睡眠变化,考虑他是不是:身体不舒服、长牙、大运动发展期、白天过于兴奋或者太累。想想你有什么是可以帮他的。
5、观察并记录宝宝的作息,找到宝宝困倦的信号(打哈欠、眼神发直、揉眼睛、烦躁哭闹),及时哄睡。
6、寻找孩子和你都喜欢的睡前仪式和安抚方式(哺乳、哼歌、轻摇),把这种方式多次重复成习惯。可以考虑给宝宝引入安抚奶嘴和安抚玩偶。
7、不要害怕给孩子及时的安抚。婴儿不会“要挟”父母,如果你想要安抚孩子帮助他平静下来,就去做。
作为家长,你如果尝试了上述所有的方法,宝宝依然睡得很渣,也请给自己一个赞——你已经做了你能做的,剩下的,时间会助你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