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友江小羊指正,末句“小桥幽处夜相逢”韵脚“逢”属二冬。诗友赐教帮我改动末句为:曾经笑别小桥东。并请我再自行斟酌,因为,诗,私也。他人不容易摸透作者写作的原意。
我很认同诗友的看法,遂借用“小桥东”,将末句改为:“青衫忆昔小桥东”。与题目“咏春思归”相呼应,也算扣诗题而作了。
我的新问题是:诗押一东韵,而末句借用二冬之韵字,属于飞雁出格。如果我执意不改原诗,是否也可行?小羊诗友的回复是,宋后唯有律诗,可孤雁入群出群(宜注明)。
另:诗友天山也对原诗第三句 月下笙歌谁解听 提出质疑,认为句尾处的“听” 应为仄声。虽然平水韵中 ”听“ 可以平仄两读,但“谁解听”放在第三句尾,仍然不妥,因为大部分人读平音。诗友说得有道理。经过思考,我将这句改为:月下曲溪笙笛寂,。取意:歌声笙箫声,伴随着小溪流水声,都在倾诉心曲,寄托相思之意。被思念的人正是第4句中的青衫。这样从第3句也算自然过渡到了第4句。另外,溪曲中的小溪也呼应为这诗所配之图。
七绝 咏春思归 (一东)
第二版
千山云气雨随风
春陌楼台花色朦。
月下曲溪笙笛寂,
青衫忆昔小桥东。
第一次在诗坛与诗友们玩分韵诗文游戏,规则如下:
随机拈韵。
拈韵后一周为期,题裁(近体绝律,古体,词,曲)自选。
一周后的48小时内各人出贴。
可以考虑请位高年级诗友评诗。
活动召集令原帖: https://bbs.wenxuecity.com/poetry/886804.html
我随机拈得风韵,得七绝一首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