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之根在上海松江区的广福林,这是我这次去上海才知道的。
应好友之邀去上海相聚,他知道我以前经常去上海,我们在浦东机场见面时,他说这次我带你到游客很少去的地方广福林。广福林我重来没听说过。忙问广福林是什么地方,他回答到广福林是上海之根。
第二天我们开车出了上海市区,经过佘山国家森林公园。没想到佘山国家森林公园面积大,植被好,真不愧为上海之肺。车开过佘山国家公园十几分钟,就到了广福林。
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占地面积很大,涵盖了考古保护区,博物馆展示区,仿古建筑群,休闲娱乐区等。我选择了从博物馆展示区开始游遗址公园。
我一走进广富林考古遗址展示馆,就看到世界四大文明的介绍,从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开始,再到尼罗河流城·古埃及文明和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明,最后是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中华文明。我认为展示馆之所以先介绍四大文明,目的是为了把广富林定位在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展示馆门口处还有一个巨大的陶罐,在陶罐的下方刻有展示馆的前言。其前言如下:
上海有六千年人类活动的历史,松江广富林遗址是上海人连续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之一,并且被基本完整地保留传续至今。
广富林遗址考古始于1960年前后,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发现了远古时期的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钱山漾文化,广富林文化以及两周,汉唐,宋元,明清,近现代各个历史时期文物遗存。其中,既命名了早期移民文化特征的"广富林文化",还证实了松江是上海城镇的兴起之地,被称为"上海之根"。
我看完前言,终于明白了什么是上海之根。
下面我把前言中所提到的上海远古时期的文化年代梳理了一下。
崧泽文化(公元前3900一3300年),良渚文化(公元前3300一2300年),钱山漾文化(公元前2500 -2000年),广富林文化 (公元前2500年一1800年)。钱山漾文化和广富林文化同时开始,钱山漾文化比广富林广化结束要早200年。
有学者认为上海的起源为马家浜文化时期(公前前5000年至4000年),为什么在展示馆的前言里没有提到马家浜文化(公元前5000年至4000年),我不得而知。
广富林遗址公园内还有一个"水下博物馆"。展览空间大部分在水下,屋顶部分在水面之上。游客从水上通道进入博物馆内,让游客有一种走入地底,走入远古文明的体验。水下博物馆以"上海之根,海派之源"为主线,通过声光电和广富林遗址出土文物的展示,游客可以感受到上海及松江地区从史前到近现代的变迁与发展。
我看完博物馆,走到了园内的仿古建筑群。园内有大量仿照汉唐风格建造的建筑,如牌楼、廊桥、古街、水榭等。特别引人关注的是居于三元宫中的仿唐代的富林塔,可乘电梯上到塔顶,整个遗址公园尽收眼底。
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游览的项目很多,可以看出公园从设计到施工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试图打造一个文化展示,考古研究,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大型旅游度假区。然而,我在博物馆,仿古建筑群,休闲娱乐区等整个公园里,遇到的游客也没超过100人,绝大部分仿古建筑群的商业店铺都没开。我问陪我来的朋友怎么这里的店铺都倒闭了,他回答到不是倒闭,是根本就没开过。2018年6月广富林遗址公园正式开业,开业后一年多就遇上了疫情,看来到现在公园的经营还没有步入正轨。
     我觉得上海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值得一游,期待不久的将来,广富林遗址公园能成为上海的热门景点。   广富林遗址文化公园水下博物馆。
广富林遗址文化公园水下博物馆。 水下博物馆。
水下博物馆。 考古展示馆
考古展示馆 考古遗址展示馆。
考古遗址展示馆。 考古遗址展示馆的前言。
考古遗址展示馆的前言。
 考古展示馆内的展厅。
考古展示馆内的展厅。 介绍史前建筑
介绍史前建筑
 广富林文化时期的建筑模型。
广富林文化时期的建筑模型。 广富林遗址出出的周代文物。
广富林遗址出出的周代文物。 春秋战国时代的文物。
春秋战国时代的文物。 周代文物。
周代文物。
 广富林遗址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物。
广富林遗址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物。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物。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物。 宋元时期的文物。
宋元时期的文物。 清代文物。
清代文物。
 文物挖掘现场。
文物挖掘现场。 仿古建筑
仿古建筑 仿古建筑
仿古建筑 仿古建筑
仿古建筑 仿古建筑。
仿古建筑。 富林塔
富林塔 仿古建筑。
仿古建筑。 仿古建筑
仿古建筑 仿古建筑
仿古建筑 酒店
酒店 五孔桥和酒店。
五孔桥和酒店。 雕塑。
雕塑。 建成的商业街没有开业的。
建成的商业街没有开业的。 园区内种植的向日葵。
园区内种植的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