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名中外的北碚北温泉,位于缙云山下、嘉陵江温塘峡左岸,是中国开发利用最早、至今仍在使用的温泉之一。小学时期,我随父母去过一次,又随一位到北碚游玩的堂兄去过一次。以往到北温泉要沿嘉陵江乘船前去,甚为不便。1942年11月,从北碚到北温泉的“北泉公路”建成后,从北碚沿公路步行约5公里即可到达温泉,对游人方便了许多。但那时没有公共汽车,乘人力抬的滑杆又比较贵,我们都是步行来回的。
据说,1927年,卢作孚一到北碚任职不久,就利用缙云山下始建于南北朝刘宋景平元年(423年)的温泉寺创办了嘉陵江温泉公园。在公园中增建了温泉游泳池、浴室、餐厅等设施,成为中国最早的对公众开放的温泉公园。
我们在温泉的浴室中畅快地洗浴。浴池的水引自地下热泉,不冷不烫,十分舒适,水中的硫磺和其他矿物成分,对人体很有益处,还能对皮肤、关节、肠胃等疾病起治疗作用。
浴后我们在温泉公园游览。只见此公园依山而建,园中林木葱郁、翠竹成片、芳草如茵、群花争艳。园内的名刹温泉寺,其大殿分为关圣殿、接引殿、大佛殿、观音殿四重。寺后迎流砌有一个温泉大池,上建一亭覆盖,无论晴雨冬夏,游人均可下池在热水中沐浴。
父亲告诉我们:在缙云山中高处,“狮子”、“聚云”两峰的前面,还有1500多年历史的缙云寺。它背依峻岭,前临幽谷,是一座雄伟壮观的深山古寺。它曾受到历代帝王封赐,为国内唯一的迦叶古佛道场。寺中自古办学,名为“缙云书院”。温泉寺古时为缙云寺的一部分,即其下院。抗战时期,缙云寺成为汉藏教理院-即佛教神学院校址,由太虚法师主持,培养出赵朴初、唯贤等一代佛教大师。因交通不便,我们遗憾地未能去到缙云寺。
温泉公园北濒嘉陵江,南倚缙云山。站在温泉公园高处,我们眺望下面的嘉陵江。只见碧水长流、帆影点点。两岸山岭高峻,岩壁挺立。回望缙云山,林木葱蔚,高耸入云。园内亭、阁掩藏于绿树从中,清幽静谧。
公园中有一处岩洞名叫“乳花洞”。我们进得洞来,只见洞内曲折幽深,主洞套岔洞,大洞分出小洞,洞内有无数石柱石笋,拔地而起,还有从洞顶悬垂下来的石钟乳,沿乳向下断续滴水。父亲讲,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曾研究过北温泉乳花洞的构造及其成因,发现构成乳花洞的岩体并非一般形成喀斯特地貌的石灰岩,而是几万年间的温泉泉华沉积物。温泉水流经岩石裂隙,使其两壁泉华受到溶蚀,从而导致裂隙向溶隙,溶洞发展,并在其中生成了各种各样的岩溶景观。
在小学国文课上我曾经学过一首七言绝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中深沉的情感、简练的词语和精巧的构思,使我牢牢地记住了这首诗。原来,一千多年以前,晚唐诗人李商隐这首脍炙人口的《夜雨寄北》就是在缙云山写下的。诗中的“巴山”就是缙云山。在北温泉公园回望缙云山时联想此诗,感到分外亲切。
抗战时期蒋介石、林森、周恩来等政要多次来此住宿。1982年北温泉被中国国务院批准定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2002年被评定为AAAA级风景区。2005年获中国最佳温泉度假胜地称号。
图1,北碚北温泉地图
图2,北温泉石碑
图3,北碚北温泉风景区-1
图4,北碚北温泉风景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