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焦溪山水古迹人文诗选》卷二 舜山 之四

(2020-08-04 23:37:08) 下一个
《题舜山后牛迹石》
 
【唐】   魏璞
 
耕凿连云磴 蹄痕见福衡¹
 
泣天伸养志 喘月藉留名²
 
纪凤仪同美³ 歌麟趾并荣?
 
胜遗方寸地 风动后人耕?
 
【注】
1. 福衡,福有保护的意思,福衡指绑在牛角上的横木(一说穿于牛鼻的横木)。
2. 诗中“喘月”,即吴牛喘月之典,吴地之牛怕热,见到月亮以为是太阳,吓得喘息不止。
3. 凤仪是以凤凰的仪态来比喻英俊的姿容。
4.麟趾,比喻高贵的行迹。
5.风动,指教育感化。
 
《舜井 .牛迹石》
 
梁溪渔夫
 
牛迹石,位于主峰顶之阴、舜井旁,吴牛饮水,留下蹄痕,遗踪犹在。
 
虞舜昔南巡 平吴曾驻屯
 
教耕曙色暗 归牧月黄昏
 
井解吴牛渴¹ 石遗蹄印痕
 
舜韶宣五典² 蛮俗易忠敦
 
【注】      
1.吴牛,吴牛喘月典故。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吴地天气多炎暑,水牛怕热,见到月亮以为是太阳,故卧地望月而喘。
2.舜韶:即《韶》乐,传为虞舜所作。 汉 应劭 《风俗通·声音序》:“夫乐者…… 尧 作《大章》, 舜 作《韶》。” 南朝(梁)简文帝《上皇太子玄圃讲颂启》:“窃以舜《韶》始唱,灵仪自舞。” 
   五典:指
 A,传说中中国古代的典籍。它们分别被称为《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B,指五典之教,就是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伦理道德的教化。
     “ 舜韶宣五典”意为:见到舜井、牛迹石这个虞舜帝遗迹,遥想舜帝当年在江南这个地区教耕、传播中原文化,对吴民进行教化的情景。舜帝驻囤六载,德业彪炳,易风易俗,永垂史册!不禁感慨万千。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