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的星空

文革经历者。余生最向往者——独立之精神;最鄙视者——权力为思想加冕
正文

今夕何夕 还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呢!

(2022-12-03 09:01:27) 下一个

今夕何夕 还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呢!

 

最能说明中共不知今夕何夕,不知何谓新时代的方面不一,但每当党和国家领导人逝世,大外宣词语中冷清多时的“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就会出便是其一。而这次用到提出“三个代表”思想的江泽民头上更令人啼笑皆非。

即便从中共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看,无产阶级都不能再担当开创未来新世界的使命了。翻看共产党宣言第一章“资产者和无产者”就知道在工业1.0马克思时代,以前的所有中间等级的下层,都降落到无产阶级的队伍,甚至把统治阶级的整批成员抛到无产阶级队伍里去,只有“无产阶级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其余的阶级都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日趋没落和灭亡”的情形,到工业3.0后的时代已不适用了。现在的世界精密车床旁工作的是工程师,码头装卸由控制室完成,操作大型农业机械的农民都无需进入田间,曾经是大工业产物的无产阶级如今是工业3.0后人数减少最快的阶级。

结局本来可以从“第一章”文字自身的逻辑延伸出――既然

为了有可能压迫一个阶级,就必须保证这个阶级至少有能够勉强维持它的奴隶般的生存的条件。农奴曾经在农奴制度下挣扎到公社成员的地位,小资产者曾经在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下挣扎到资产者的地位。”那么要问:难道无产阶级不能在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下“挣扎到”优于先前的地位吗?可惜马、恩同样受当时生产力可预见的局限,错误断言为“现代的工人却相反,他们并不是随着工业的进步而上升,而是越来越降到本阶级的生存条件以下。”

无需赘言以后的历史恰与“共产党宣言”的这段文字相反。尽管马、恩,特别是恩格斯在世时对宣言的许多结论作了有深远意义的修正,但这段文字前后逻辑间的Bug还是留下了。发现这Bug的,与其说可惜不如说更具讽刺意义是并非共产党人,而是多年饱受中共批判,颇具争议的人物――冯友兰。

冯友兰没有引用本文前边那段文字,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他是直击要害,这样说的――

无产阶级不过是与资产阶级共存于资本主义这个统一体中的一个对立面。它和资产阶级一样,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不代表新的生产关系,因为新的生产关系还没有出现。这就如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农民一样,农民只是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的对立面,不代表新的生产关系,因而..也不可能建立新的社会形态。”

所以批评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唯物史观的原则并没有被贯穿到底。在没有出现由生产工具的革命引起的生产力的突飞猛进发展,也没有出现由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的生产关系改变的情况下,却告诉人们,无产阶级是新的生产关系的代表,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可以人为地改变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客观历史进程,建立社会主义,这就与唯物史观相矛盾了。”

冯友兰临终“海阔天空”的这一见识足可让高踞庙堂的中共理论精英汗颜;更与热衷互传官箴的中共党校学员绝缘;为“紧跟”的党的各级宣传喉舌所不理;为大小院校马列主义教研组“与国家保持一致的”的教师所不察;遑论莘莘学子——马克思主义对他们早已只是升学考试的标准答案了!

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已产生了新的生产工具——跃升到第一生产力的知识,新的生产关系出现了,知识人的群体就是它的代表,他们已突破民族、国家、阶级的狭隘视野,为苦于大国相争的世界带来希望。而和平发展的世界新时代早已告别革命,上世纪以无产阶级专政为旗帜的所有革命都随着中国文革失败和苏联解体进入历史博物馆,“与青铜器和纺车陈列在一起。”

以此,活在新时代的中共领导人,早已演出、导演着现代戏,死后却要再穿上祖先的衣服,以“无产阶级革命家”为自己荣耀的谥号岂不滑天下之大稽。

但马克思主义可以发展。江泽民继承邓小平理论,他的“三个代表思想”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实践有意义的尝试,这是抖擞的年代,风发的人民促成他的,他做了几件大事,留下令人怀念的年代,国人尊之为“长者”;但他的理论并没有明晰的突破,这是他置身的党限制的,他有若干重大错失。

看了几篇不同年龄国人纪念他的文章及海外评论,增加了对他的了解。愿长者走好!

 

向晚平 12/02/22 夜子时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