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卫星通信

(2022-04-08 13:41:51) 下一个

  “1983年的初夏,第一次参观092导弹核潜艇,总是有些兴奋和好奇。和其它潜艇一样有几根可升降的圆柱:潜望镜、通信天线、天文导航、雷达,不一样的是多了一个小孔经卫星通信天线(VSAT - Very Small Aperture Terminal)。原来,那时候国家正准备发射第一颗军民两用实验通信卫星。”VSAT后来很普及,“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利用VSAT进行了大量的移动通信,甚至将其装备到每个士兵。”(百度百科)

  1972年为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美方带来两个移动式卫星通信地面站,一个5米天线口径的放在首都机场,另一个天线7.5米的放在上海虹桥机场,由此中国开通了卫星通信和电视转播。不久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也进行了实况转播。后来,日方带来的10米天线口径的卫星地面站,留在了邮电部上海邮电科学研究院第一研究所。留下来的这些设备,使中国可以租用国际卫星转发器开展电视转播和通信业务。

  1974年,北京邮电学院的黄仲玉、林克平和钟义信给中央写了一封题为《关于建设我国卫星通信的建议》的信。1974年5月19日,该报告送到了周恩来总理的面前。周总理作出批示:“请计委、国防科委尽快将卫星通信的制造、协作和使用方针定下来,然后再按计划分工做出规划,督促进行。”1975年3月31日,中央军委召开第八次常委会,会上批准了国家计委和国防科委上报的《关于发展中国通信卫星问题的报告》,这便是中国通信卫星工程-“331工程”的由来。331工程包括卫星、运载火箭(长征三号)、发射场(西昌)、测控(远望号)、地面通信站五大系统。

  1977年3月为方案初步研制阶段,1977年3月至1979年11月为初样研制阶段,1979年11月至1984年4月为正样卫星:中国第一代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卫星的研制和发射阶段。

  1984年1月29日,用“长征三号”火箭发射了一颗通信卫星试验星“东方红二号”0A星,可惜的是,卫星并没有进入预订轨道。但这次任务验证了卫星变轨飞行、姿态控制、轨道控制和精度控制系统可靠性,证明“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设计理念的正确性,并验证了各设计数据。1984年4月8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0B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自行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

  “东方红二号”卫星由航天部五院研制,主体为圆柱形,高3.6米,直径2.1米,起飞重量达900千克(有效载荷为461千克)。星上只有2个C波段转发器,可在每天24小时内进行全天候通信,包括电话、电视和广播等各项通信试验,开始不必租用转发器进行卫星通信了。当时(截止到1983年5月19日)国际通信卫星 Intelsat V型是21个C波段(4/6 GHz)转发器,4个Ku波段(12/14 GHz)转发器。可见中国第一代通信卫星与国际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

  接下来,1986年2月1日,发射了第三颗;1988年3月7日,发射了第四颗(东经87.5°);1988年12月22日,发射了第五颗(东经110.5°)。中国的通信卫星逐步实用化。

  “蜜月十年”后“中国的通信卫星产业与外界断了联系”,“有能力你就自己造”。...

  30多年后的现在可谓今非昔比了,“东方红四号”通信卫星平台总质量5.1吨(带3.1吨推进剂),有效载荷410千克,可以配置40-50个(C、Ku、Ka 和 L 波段)的转发器,正用于军用的中星(烽火)1A、1C(东经81.66度)、中星(神通)2A(东经98.25度)、2C(东经103.5度)、2D(东经130.0度),(覆盖了从中东到第二岛链,)每艘舰艇都可以直接和内陆直接联络;以及民用的天通一号01/02星、天链二号01星(担负嫦娥五号的天基测控与数据中继服务)、中星6A、中星9A、中星10号、亚太6C、亚太6D、亚太9号,卫星预期在轨寿命达到15年。

  上网查了查目前的状况,去年的今天(2019年12月27日),中国的长征五号从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送上去“实践二十号”,并于2020年1月5日定点(东经105.5度)成功,这是更重的东方红五号平台试验卫星,它除了通常使用的转发器外还有5.5GHz带宽的 Q频段(30 - 50 GHz)和 V频段(50 - 75 GHz)转发器以及10Gbps的光通信。“其各项技术指标国际领先,是目前世界上最重的通信卫星”。“坚持不懈,十年一代”。

  本文原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