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长天

历史就是思想与行动互为因果的循环过程
正文

基辛格论中美苏在朝鲜战争中的得失,聊作参考

(2019-08-03 14:13:33) 下一个

参战者谁也没能实现自己的全部目标。对美国来说,停战协议的签
署达到了它参战的目的——击败了北朝鲜,但同时它这个核超级大国却
被力量薄弱的中国打得一蹶不振,无力再向前推进。
它不负期待,为盟
国提供了保护,却也付出了代价:有些盟友开始露出反叛的苗头,美国
国内也出现意见分歧,争论不已。观察家们不会忘记美国关于这场战争
目的的辩论。麦克阿瑟将军信奉传统的作战原则,战必求胜;美国政府
则认为这场战争只是幌子,意在把美国诱入亚洲——这确实是斯大林的
战略——因此愿意接受军事上的平局(可能还有长期的政治上的挫折),
这就是美国第一次参战所落得的结果。美国无法调和政治和军事目标,
这也许会使其他有意向美国挑战的亚洲国家相信,美国国内难以接受没
有明确军事结果的战争——10 年后在越战的旋涡中,这个难题再次尖锐
地出现。
也不能说中国完全如愿以偿,至少在通常的军事意义上是这样。毛
泽东没能像中国的宣传机器起初宣称的那样,把朝鲜全境从“美帝国主
义”的魔掌下解放出来。但是他决定参战是为了更大、更抽象,甚至可
以说是浪漫的目的:使“新中国”经受战火的考验,彻底颠覆中国一贯
的软弱和被动的形象;向西方(在一定程度上也向苏联)证明中国是一
支不可忽视的军事力量,为了保护国家它将不惜使用武力;确立中国在
亚洲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主导作用。毛泽东新思想的主要贡献不仅在于它
的战略思想,更在于藐视世界强权,敢于走自己的路的坚强。
从这个广泛的意义上说,朝鲜战争对中国而言不只是平局。它确立
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军事强国和亚洲革命中心的地位。它还建
立了中国作为一个令人敬畏的对手的军事威信,在以后的几十年中,这
一威信始终不坠。对中国在朝鲜战争的记忆成了后来美国对越战略的一
个重要制约。中国利用这场战争和同时进行的“抗美援朝”宣传和镇反
运动达成了毛泽东的两个中心目标:消灭国民党在大陆残余的反动势
力、巩固人民政权,增强人民的“革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毛泽东激
起民众对西方强权的愤慨,把战争描述成“打击美帝嚣张气焰”的斗争;
战场上的胜利使中国在经过几十年的软弱挨打之后获得了精神上的重
生。尽管战争打完后中国已是筋疲力尽,但在它自己和世界的眼中,它
都换了崭新的面貌。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斯大林成了朝鲜战争最大的输家。他准许金日
成开战,并且催促毛泽东出兵。他看到美国对共产党在中国取得胜利未
作反应而受到鼓舞,以为金日成在朝鲜也可以如法炮制。美国的插手使
得这个目标的实现化为泡影。他支持毛泽东出兵,料想这么一来就会使
中美两国结下深仇,因而增加中国对苏联的依赖。
斯大林的战略预测是对的,但他对结果的估计却大错特错。中国对
苏联的依赖是一把双刃剑。苏联给中国提供的军备最终加快了中国的自
立。斯大林促成的中美之间的不和并未导致中苏关系的改善,也未降低
中国走铁托道路的可能性。正相反,毛泽东认为他可以同时对两个超级
大国都不买账。美苏之间的冲突至深至广,所以毛泽东判断他在冷战中
尽可利用苏联的支持而无须作出回报,甚至可以在苏联没有许诺支持的
时候就打出苏联支持的旗号作为威胁,他在后来的几次危机中就是这样
做的。朝鲜战争刚结束,中苏关系就开始恶化,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
于斯大林瞒着中国怂恿金日成冒险,蛮横地逼迫中国出兵干预,尤其是
苏联在提供支援时不情不愿,条件苛刻,所有的支援都是以借贷方式,
以后都是要还的。10 年内,苏联将成为中国的头号对手。又过了不到
10 年,就将发生一场同盟关系的逆转。

摘自《论中国》,第五章   三角外交和朝鲜战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CoolWord 回复 悄悄话 Interesting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