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国金融正在崩溃吗? (三) 第一共和银行危在旦夕

(2023-04-30 21:14:59) 下一个

美国金融正在崩溃吗? (三) 第一共和银行危在旦夕

1. 引言

在3月16日硅谷银行破产的时候,由财长Janet Yellen和美联储Jerome Powell出面,促使11家美国大银行给第一共和银行(First Republic Bank) 快速输液,大针头注入高达300亿美元的现金,以保障其进行正常业务而不崩盘。今天是4月30日,刚好1个半月过去了,第一共和银行的失血不但没有被止住,却仍然一步步向破产死亡的边缘奔去,形势岌岌可危。上周五它的股价跌去43%,低到每股3.51美元,盘后继续下跌,到2.33美元,这比2月2日的最高点147美元跌去近98%,几乎被市场宣判了死刑。近几天各大财经认为,如果本周末没有确定接盘手,那么未来几天内它极有可能要么被FDIC接手,要么彻底破产。由于该银行的资产规模约2200亿美元,在全美排名第18位,它彻底破产所引起的冲击估计是金融系统及公众无法承受的,所以该银行最终更有可能会被FDIC接手重组。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第一共和银行经过一个半月后的急救仍然濒临破产呢?它是否是美国金融系统开始崩溃的一部分呢?本节试图依据各大媒体及财经报道做个分析。

2. 这些银行自身的高风险投资组合

第一部份中的图一显示,硅谷银行和第一共和银行有一个相似的高风险投资组合:银行的债券及贷款总额达到总储蓄额的110%,远远超过了商业银行运营的风险阈值,比如大摩银行的72%左右。这样“贪婪”的资产组合完全无法抵挡任何大额的提现,更别说挤兑了。硅谷银行就是这样首先破产的:它的主要存款人中大部分是风险投资创业者包括虚拟货币炒家,因为疫情引起的风投盈利前景黯淡和虚拟币价格下跌,数月以来不少大储户一直在提现或转移资产,破产前一天之内突然被挤兑走400亿美元直接给了它致命一击。

第一共和银行的债券及贷款总额占总储蓄额的比率甚至较硅谷银行还略高,而且其中近68%的储蓄(接近1400亿美元)并没有被保险,也就是说那些单个储户的余额超过了FDIC的25万美元上限。这部分存款虽然被财长和白宫反复保证了不会受到损失,但仍然阻止不了逐渐被转移到更大而不倒(too big to fail)的银行,比如美国银行和大摩等。这些无法堵住的失血使得第一共和银行不久前的300亿输血到上周所剩无几,表现为股价朝着找不到底的方向下跌。财长耶伦最新表示:将继续干预第一共和银行以及更小的银行以保护美国的金融系统,稳定市场及储户对金融系统的信心。即便如此,多个评价机构已经将第一共和银行下拉到“垃圾”一类;标准普尔的全球分析师更是直接表示:300亿美元无法解救庞大的银行业务,流动资金以及盈利前景,也就是说输血虽能暂时保命,却无法让其满血复活。

3. 根本原因是量宽后的急剧加息

各大媒体,财经专家,财长,美联储及白宫都在回避或者轻描淡写或者转移一个直接的原因,就是近2年多的量化宽松后的急剧加息。

新冠大流行的2020-2021年,美国财政部向家庭和雇员,小企业,各地县州政府,以及美国工业全社会全方位无死角地以直接发钱,无偿/低息贷款的形式,总共向市场投放了约1.61万亿美元,相当于2022年GDP的6%。这些热钱除了救急,在商场Amazon狂购和吃喝玩乐以外,同时在历史最低的房贷利率背景下,很大一部分以按揭的形式买了房,最终流入了银行系统。这些热钱中还有一部分被直接存入了银行,也就是说,银行一年之间都变得很有钱。但是,只有把这些存款变成贷款或投资形成差价后才能最终变成银行领导层的加薪及奖金。由于疫情期间全球经济总体上处于停滞或观望状态,贷款利率也在历史最低接近于0,这些因素自然而然让美国国债成为各银行几乎唯一的投资选择。因为在2020年,10年期美国国债的收益率是3.6%左右,远比接近1-2%左右的贷款利率要高得多。当时,随着疫情的逐步加重,结束看似遥遥无期,这也让诸如第一共和银行的老板们认为买美国长期国债是个好投资。没想到,这个当时看似稳赚不赔却略显“贪婪”的投资很快就成为了一个深水雷。

2022年新年不久,投放市场的1.61万亿形成的通胀效果开始快速显现,逼得美联储在3月17日开始加息0.25到0.5%,然后5月+0.5,6月+0.75,7月+0.75,9月+0.75,11月+0.75,12月+0.5,2023年2,3月各加0.25,一口气达到5%,同时期的30年房贷利率也突破了7%。在如此迅速的大幅加息面前,所有国债持仓均被套。银行很惨,拿着3.6%左右的国债利息却要向存款储户支付5%以上的储蓄利息。重仓国债的银行比如硅谷银行和第一共和银行最惨,只能提前割肉用低于成本的价格抛售未到期国债以希望维持业务,造成两个方面的同时亏损。即使如此,当各大储户意识到这种危险的情况后,提现和转移存款开始了,并且最终挤兑死了一批诸如硅谷银行的金融企业。

4. 其它银行能渡过这一关吗?

显然,和第一共和银行有着类似投资组合的大小银行很难逃出相同的命运。其它有更多流动资产的银行能否躲过这一劫主要看以下两个因素。

一是房地产价格回调的程度能否引起大规模违约,让银行吞下另一个巨大的损失。如上所述,2020-2021的历史最低房贷利率以及大量的热钱催高了全美各地房地产市场,在5%左右的低按揭杠杆作用下,许多地方的房价几乎翻倍。这种暴涨明显是超出正常范围的,无法支撑的,必然会回调,而回调的力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失业率。最新的失业率仍然维持在3.5%附近,这对房地产市场来说是个好消息。然而,由于中美脱钩政策的推进,高科技领域不断出现比较大范围的裁员。这些以前拿高工资的人得重新找低薪水职业,给就业市场增加不小的压力。同时,接近7%的现时房贷利率也给新的买家限制了远低的房价范围,这将直接导致市场上待售房屋的价格下降,从而拉低市场外房地产的估值。当这一估值远远小于之前的成交价格时候,将会出现大规模违约,放弃还贷,把负房产甩给银行,这一预测流行于不少Youtube视频中。

二是美国国债将迅速突破32万亿美元,新的国债利息在现时的高利率下使得国家总体抗经济下行的能力变得越来越弱,大规模量化宽松变得越来越难。同时,中日等持续减持美国国债,金砖5国,OPEC和南美洲其他国家不断加入去美元化,大幅减少美元的市场份额以及存储货币功能,使得美国市场越来越需要亲自消化前期量宽形成的通胀和美元不断面临的国际压力,导致5%左右的通胀很难在短时间内下降到2%以内,以便给美联储开始降息的理由。也就是说,美国金融系统持有的负收益国债一时半会儿还无法解套。

5. 结语

大撒币后高通胀是必然的,因为那么多的钞票是凭空印刷出来的,没有任何产品的支撑,而且完全投放到了美国国内市场;同时,高通胀后加息是美联储的教科书做法,必然使得长期国债会因为升息变为负资产,这些道理早为各银行的老板们熟知于胸。但是,“贪婪”和疫情最终让这些银行做了个错误的决定而随着快速升息很快陷入绝境,这也是财长屡次提到这些银行经营不善的原因。然而,这些银行的迅速崩溃的主要原因还是美国热钱没有流入各国而直接流向了美国市场,从而形成的高通胀也主要在美国市场消化。由此看来,美国的金融系统正一步一步向悬崖滑去,但愿它能在崩溃之前停下来实现软着陆(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