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骨乡里有人愁

观察世界,思考文化,分析社会,脑子不动要上锈;干有质量的活,做积极的人,炼皮实的心,心态摆正天地宽。
正文

闲说概括

(2019-03-20 07:26:34) 下一个

概括能力在中国是很被推崇的。自古以来国人就创造了很多高大上的词汇来赞美它,比如,高屋建瓴,提纲挈领,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等等等等。读书要会分析中心思想,工作要会写月度简报,当了高管要交述职报告。有人从历史的角度分析,说这是因为古人在龟甲竹简上刻字,不方便写长文而演化出来的。这个似乎也不一定对。你看屈原写的楚辞,一大堆罗哩罗嗦的生僻字,似乎也没听说他抱怨手疼。

概括能力当然是很重要的,人类没有它,社会进步的历程可能会慢几千年。所以我们都很珍视自己的概括能力,人人都很享受从战略家的高度看问题的感觉。很多人遇人遇事都会高效率地下断语,做结论,归类别,贴标签;不少人以自己透过表面看到实质的能力而骄傲。这其实也不是什么坏事,适当地享受一下自己的超能力不见得就不好。人性决定了我们都喜欢头戴光晕的感觉,而且每个人其实多多少少都在精神世界里活得比现实的自己要大。只是,不要伤害别人。

概括得多了,难免就会出问题,比如以偏概全,或者似是而非,又或者偷梁换柱。只要概括得冠冕堂皇,还是很能忽悠人的。一个常见的例子是,总听到有人说,这个世界上还是好人多啊。这其实是一个很悲催的而且错误的结论。你要一天到晚吃龙虾,一定不会发出“还是龙虾好吃啊”这样的感叹,所以,好人肯定是不多的,偶尔碰到一个,才能让你感叹。至少,好人不会比坏人多多少。又比如说,三字经里说,人之初,性本善。这是个很混蛋的结论。人之初,根本不就没有善恶。善恶是人之老以后才搞出来的概念。人之初,在性情上只有凶悍和柔弱的区别,但凶悍不见得就恶,柔弱也不见得就善。类似的还有很多,比如,“经贸关系是中美关系的压仓石”。两百年前,中国和英国的茶叶贸易规模不可谓不大,一百五十年前,两国的鸦片贸易更是盛况空前,结果呢,英国把那块压仓石挂在了中国的脖子上,差点把中国活活勒死。

人间正道是沧桑,雄关漫道真如铁。这才是有份量的概括。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