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安·贝利·塞顿修女
伊丽莎白·安·贝利·塞顿(Elizabeth Ann Bayley Seton SC,1774年8月28日-1821年1月4日)是美国天主教修女和教育家,被誉为美国教区学校体系的创始人。她出生于纽约,在圣公会长大,与丈夫威廉·塞顿结婚并育有五个子女。威廉去世两年后,她于1805年皈依天主教。
塞顿在马里兰州埃米茨堡创办了美国第一所天主教女子学校。她还在那里创立了美国第一个修女会——仁爱修女会。塞顿去世后,成为第一位出生在美国并被天主教会册封为圣徒的人(1975年9月14日)。
早年生活
伊丽莎白·安·贝利出生于1774年8月28日,是纽约市一对社会名流夫妇——外科医生理查德·贝利和他的妻子凯瑟琳·查尔顿——的第二个孩子。贝利和查尔顿家族是最早在纽约地区定居的欧洲人之一。她父亲的父母是法国胡格诺派教徒和英国后裔,居住在纽约州新罗谢尔。17世纪末18世纪初,在法国遭受宗教迫害的时期,许多胡格诺派教徒移民到了北美。
作为纽约港的首席卫生官,她的父亲负责照顾从史坦顿岛下船的移民。在黄热病席卷纽约时(一次疫情爆发,在四个月内导致700人死亡),他还照顾了纽约人。贝利后来成为哥伦比亚学院的第一位解剖学教授。
伊丽莎白的母亲凯瑟琳是一位英国国教牧师的女儿,她的父亲曾在斯塔顿岛的圣安德鲁教堂担任了30年的教区牧师。伊丽莎白在美国独立战争后逐渐成为美国圣公会的地方长大。
她的母亲凯瑟琳于1777年去世,当时伊丽莎白三岁,可能是由于她同名女儿凯瑟琳出生时出现的并发症。婴儿于次年初夭折。伊丽莎白的父亲娶了雅各布斯·詹姆斯·罗斯福家族[4]的成员夏洛特·阿米莉亚·巴克莱为妻,以便为他幸存的两个女儿提供一位母亲。新任贝利夫人参与了教会的社会事工,并经常带着年幼的伊丽莎白进行慈善巡游。她们前往穷人家中,分发食物和必需品。
伊丽莎白·安·塞顿,摘自《阿普尔顿百科全书》
这对夫妇育有五个孩子,但婚姻最终以分居告终。在他们分手期间,继母抛弃了伊丽莎白和她的姐姐。当她们的父亲前往伦敦深造医学时,姐妹俩暂时住在新罗谢尔,与叔叔威廉·贝利和他的妻子莎拉·贝利(佩尔)住在一起。伊丽莎白经历了一段黑暗的时期,为失去第二个母亲而悲伤,正如她后来在日记中所描述的那样。
在这些日记中,伊丽莎白展现了她对自然、诗歌和音乐,尤其是钢琴的热爱。其他日记表达了她的宗教志向和她最喜欢的阅读段落,展现了她内省和天生的沉思倾向。伊丽莎白精通法语和英语,是一位优秀的音乐家,也是一位技艺精湛的女骑手。
婚姻与母性
1794年1月25日,19岁的伊丽莎白嫁给了25岁的进口贸易富商威廉·马吉·塞顿。纽约首任圣公会主教塞缪尔·普罗沃斯特主持了他们的婚礼。她丈夫的父亲威廉·塞顿(1746-1798)出身于一个贫困的苏格兰贵族家庭。他于1758年移居纽约,成为新泽西州林伍德铁厂的主管和部分所有者。作为效忠派,老威廉·塞顿是纽约市和纽约州最后一位皇家公证人。
他带着儿子威廉(伊丽莎白未来的丈夫)和詹姆斯加入了进出口商行——威廉·塞顿公司,该公司于1793年更名为塞顿、梅特兰和公司。小威廉曾于1788年访问过欧洲的重要会计行,是菲利波·菲利基(意大利里窝那的著名商人,他的公司与菲利基有贸易往来)的朋友,并将第一把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带到了美国。
婚姻与家庭
伊丽莎白和威廉·塞顿婚后不久,搬进了华尔街一处时尚住宅。塞顿夫妇在纽约社会地位显赫,是百老汇和华尔街附近三一圣公会的信徒。伊丽莎白是一位虔诚的圣餐信徒,她将约翰·亨利·霍巴特(后来成为主教)视为她的精神导师。伊丽莎白与她的嫂子丽贝卡·玛丽·塞顿(1780-1804)(她的灵魂伴侣和最亲密的知己)一起,继续她前继母的社会事工——在家人、朋友和贫困邻居中照顾病人和垂死之人。受父亲的影响,她成为“贫困寡妇与幼儿救济协会”(1797年)的创始会员,并担任其财务主管。[9]
长子威廉·塞顿(伊丽莎白丈夫的兄长)去世后,在1812年战争爆发前动荡的经济环境下,由于美国抵制与英国的贸易,塞顿家族的财富逐渐缩水。夫妇俩收养了威廉的六个弟弟妹妹,年龄都在十七岁到七岁之间。
他们已经有了五个孩子:安娜·玛丽亚(安妮娜)(1795-1812)、威廉二世(1796-1868)、理查德·塞顿(1798-1823)、凯瑟琳(1800-1891)(她后来成为第一个加入仁慈修女会的美国人)和丽贝卡·玛丽(1802-1816)。由于家族成员的增多,塞顿不得不搬到更大的塞顿家族住宅。[5]
丧偶与皈依天主教
塞顿在纽约市的家就位于如今为纪念她而建的教堂所在地,毗邻的詹姆斯·沃森故居则成为了她的牧师住宅。
1798年至1800年间,美利坚合众国与法兰西共和国之间的争端引发了一系列针对美国航运的袭击。英国对法国的封锁,以及塞顿数艘船只在海上沉没,导致威廉·塞顿不得不宣布破产。塞顿一家失去了位于曼哈顿下城石街61号的家。
第二年夏天,伊丽莎白和孩子们与她的父亲住在一起,她的父亲当时仍是纽约港驻斯塔顿岛的卫生官员。[7]从1801年到1803年,他们住在州街8号的一所房子里。如今,这里是圣母玫瑰教堂(建于1964年)。
在他们婚姻的大部分时间里,威廉·塞顿一直患有肺结核。压力使他的病情恶化;医生把他送到气候更温暖的意大利,伊丽莎白和他们的长女陪伴他。他们抵达里窝那港后,被隔离了一个月,因为当局担心他们可能从纽约带来了黄热病。威廉于1803年12月27日在那里去世。他被安葬在里窝那/里窝那的旧英国公墓。伊丽莎白和她的女儿安娜·玛丽亚由她已故丈夫的意大利商业伙伴菲利波和安东尼奥·菲利基的家人接待,菲利基向她介绍了天主教。
回到纽约后,寡妇塞顿于18??05年3月14日被圣彼得教堂的牧师马修·奥布莱恩神父接纳加入天主教会。圣彼得教堂当时是该市唯一的天主教教堂。(反天主教法几年前才被取消)。一年后,她接受了巴尔的摩主教约翰·卡罗尔(当时美国唯一的天主教主教)的坚振圣事。
为了养活自己和孩子,西顿创办了一所女子学院,这在当时社会地位显赫的寡妇中很常见。她皈依天主教的消息传开后,大多数新教徒家长都让女儿退学。1807年,就读当地一所新教学院的学生被安排在她位于包厘街史岱文森巷圣马可教堂附近的家中寄宿。
西顿即将搬到加拿大魁北克,那里有许多讲法语的天主教徒,这时她遇到了一位来访的神父,路易斯·威廉·瓦伦丁·迪布尔格神父。他是法国流亡者苏尔比修会修士团体的成员,当时担任巴尔的摩圣玛丽学院的院长。苏尔比修会修士们为了躲避与法国大革命相关的恐怖统治时期的宗教迫害,在美国寻求庇护。他们当时正着手为美国建立第一所天主教神学院,以符合其社会目标。多年来,杜布尔一直设想建立一所宗教学校,以满足这个新生国家小型天主教社区的教育需求。
对赞美诗的贡献
伊丽莎白·塞顿在女儿安娜·玛丽临终之际,受到一首著名赞美诗第一节“耶路撒冷,我幸福的家”的启发,添加了原创诗节,并写道她“从中创作出了属于自己的音乐”。
这首赞美诗最初出版于1820年之前,此后收录于几本以“耶路撒冷”为曲名的赞美诗集。目前已有一份最早出版的带有现代记谱法抄录的复制品。
塞顿可能是第一位在美国出生并出版原创赞美诗曲调的女性,也是第一位出版广为传唱的赞美诗文本(第2-4节)的女性。
创始人
1809年,寡妇塞顿接受了苏尔比修会的邀请,搬到了马里兰州埃米茨堡,她们在那里开展传教活动。一年后,她创办了圣约瑟夫学院暨免费学校,这是一所致力于天主教女子教育的学校。这项事业得到了塞缪尔·萨瑟兰·库珀的资助。库珀是一位富有的皈依者,也是新成立的圣玛丽山大学的神学院学生,该大学由圣约翰·杜波依斯和苏尔比修会创办。
1809年7月31日,塞顿在埃米茨堡建立了一个致力于照顾贫困儿童的修女团体。这是美国第一个修女会,其学校是美国第一所免费天主教学校。这所不起眼的学校标志着美国天主教教区学校体系的开端。 塞顿的修会最初名为圣约瑟夫仁爱修女会。从那时起,她就被称为“塞顿修女”。1811年,修女们采纳了由文森特·德·保罗和路易丝·德·马里拉克在法国共同创立的仁爱修女会的规章。
晚年与逝世
塞顿的余生都致力于领导和发展新的修女会。塞顿被描述为一位魅力十足、有教养的女士。她与纽约上流社会的联系,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压力,迫使她离开自己亲手创造的新生活,但这并没有阻止她投身于宗教圣召和慈善事业。她面临的最大困难来自内心,源于误解、人际冲突,以及两个女儿、其他亲人和社区里年轻姐妹的离世。
伊丽莎白·安·塞顿于18??21年1月4日去世,享年46岁。如今,她的遗体安葬于马里兰州埃米茨堡的圣伊丽莎白·安·塞顿国家朝圣地。
遗产
到1830年,圣约瑟夫慈善修女会已在西至辛辛那提和新奥尔良的地方开办孤儿院和学校。她们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建立了密西西比河以西的第一家医院。
塞顿最初打算加入圣文森特·德·保罗仁爱女会,但由于拿破仑战争导致法国实施禁运,这一合作受阻。几十年后,即1850年,埃米茨堡的修会团体如愿以偿地与仁爱女会合并,成为其在美国的第一个分支,正如其创始人所设想的那样。
如今,六个独立的修会团体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埃米茨堡仁爱女会的起源。除了最初的埃米茨堡修会团体(现为文森特修会的一部分)外,她们的总部设在纽约市;俄亥俄州辛辛那提;新斯科舍省哈利法克斯;新泽西州修道院站; 以及宾夕法尼亚州格林斯堡。修道院站社区于1860年建立了圣伊丽莎白学院,并于1899年建立了圣伊丽莎白学院。此外,华盛顿州博塞尔市的一座教堂以她的名字命名。伊丽莎白·安·塞顿还被选入国家妇女名人堂。
封圣
1936年1月15日,神学家们批准了塞顿的灵修著作,她的封圣程序于1940年2月28日正式启动,授予她“上帝仆人”的称号。 1952年,一位修女请求塞顿为4岁的安·奥尼尔代祷,使她因白血病痊愈,这一奇迹被归因于塞顿的代祷。这一奇迹促使塞顿被列为真福,并于1963年3月17日被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列为真福。教宗在列品仪式上说道:“在一所虽小却拥有足够空间用于慈善事业的房子里,她在美国播下了一颗种子,这颗种子因着神圣的恩典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
1975年9月14日,教宗保禄六世在圣伯多禄广场举行的仪式上,为塞顿列为圣人。用他的话说:“伊丽莎白·安·塞顿是一位圣人。圣伊丽莎白·安·塞顿是一位美国人。我们所有人都怀着特别的喜悦说出这句话,旨在向她诞生的土地和国家致敬,她是圣人日历上的第一朵花。伊丽莎白·安·塞顿是一位纯粹的美国人!为你荣耀的女儿欢欣鼓舞。为她感到骄傲。并懂得如何传承她丰硕的遗产。”塞顿被封圣的奇迹发生在1963年,卡尔·卡林在感染脑膜炎和脑炎后,被治愈,只剩下几个小时的生命。
塞顿的纪念日是1月4日,即圣诞节的第十一天,也是她逝世的周年纪念日。
在美国圣公会的礼仪日历上,伊丽莎白·安·塞顿的纪念日是1月4日。
同名机构
医院
1980年,仁爱修女会健康网络在纽约州史坦顿岛斯台普顿市原海军医院服务医院的旧址上建立了贝利·塞顿医院。 该医院的大部分房产现为里士满大学医学中心的贝利·塞顿校区,另有一部分由天主教社会服务组织纽约弃婴协会使用。
学校
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塞顿高中
塞顿高中是一所位于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普莱斯山社区的教区女子大学预科高中。塞顿高中成立于1854年,前身为圣文森特山学院。它也被称为雪松林学院。 1927年9月12日,雪松林学校(Cedar Grove)更名为伊丽莎白·安·塞顿学校(Elizabeth Ann Seton School),以纪念她。
位于马里兰州埃米茨堡的塞顿学校(Seton School)是圣约瑟夫学院和自由学校的直系后裔。[27] 塞顿学校距离……不到一英里。
原校址,由仁爱修女会赞助。塞顿母校是位于埃米茨堡的一所私立小学,招收306名从学前班到八年级的学生。塞顿母校是马里兰州第84大私立学校,也是全美第3381大的私立学校。该校师生比例为15比1。
在菲律宾,位于拉斯皮尼亚斯BF度假村的伊丽莎白·塞顿学校成立于1975年,即塞顿封圣的那一年。就学生人数而言,它是该市最大的天主教学校。
位??于纽约州扬克斯的伊丽莎白·塞顿学院是一所旨在帮助有需要继续深造的贫困青年男女的学院,提供理科副学士学位或职业科学副学士学位。 1989年,该学院与艾奥纳学院合并。
位于新泽西州南奥兰治的西顿霍尔学院(现称西顿霍尔大学)由西顿的侄子詹姆斯·罗斯福·贝利主教于1856年创立,以其姑母的名字命名[31]。位于新泽西州西奥兰治的西顿霍尔预备学校也同样如此,这所全男校曾隶属于西顿霍尔大学,但现已独立。
以西顿命名的西顿山学校(现为西顿山大学的一部分)由仁爱修女会于1885年创立。该大学在西顿山仁爱修女会的赞助下,继续在宾夕法尼亚州格林斯堡运营。
伊丽莎白·西顿高中是一所位于马里兰州布莱登斯堡的全女天主教学校,由仁爱修女会赞助,以西顿的名字命名。
西顿家庭学习学校 (setonhome.org)(弗吉尼亚州弗兰特罗亚尔)是一所天主教K-12家庭学校,成立于1983年,以西顿命名。目前,该校在54个国家/地区拥有超过15,500名学生,主要分布在菲律宾、加拿大和中东地区。
位于马里兰州巴尔的摩的西顿圣母学院。
西顿学院(1963-2016)是伊利诺伊州南荷兰的一所高中。
西顿天主教高中(1900-2007)是宾夕法尼亚州皮茨顿的一所高中。
位于弗吉尼亚州马纳萨斯的西顿学校也以西顿圣母命名。
俄亥俄州哈德逊的西顿天主教学校(K-8)
宾夕法尼亚州米德维尔的西顿天主教学校(PreK-8)
位于纽约州刘易斯顿、尼亚加拉瀑布附近的尼亚加拉大学也有一栋以她命名的宿舍楼,名为西顿霍尔。
圣伊丽莎白·塞顿高中是位于阿尔伯塔省埃德蒙顿的一所K-9学校。
塞顿天主教学院是西澳大利亚州珀斯的一所高中,成立于1990年,由德维亚拉学院和圣布伦丹学院合并而成。合并后,学校由伊丽莎白·安·塞顿女士赞助。
教堂
多座天主教教堂以塞顿女士命名。第一座以她命名的教区是真福伊丽莎白·安·塞顿,于1963年在纽约州灌木橡树市建立,并于1966年开学,由仁爱修女会担任教职。
1975年,塞顿女士被封为圣徒后,圣伊丽莎白·安·塞顿天主教堂在马里兰州克罗夫顿,建立,该教区与她创办圣约瑟夫学院和免费学校的巴尔的摩大主教区相同。
截至2018年,美国40多个州以及加拿大和意大利都有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教堂。
建筑
位于纽约州布朗克斯区的圣文森特山学院由纽约仁爱修女会创立,其历史可追溯至西顿。学院的特色包括伊丽莎白·西顿图书馆和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的西顿堂,其奠基石由约翰·法利枢机主教于1911年11月奠基。
位于纽约州刘易斯顿、尼亚加拉瀑布附近的尼亚加拉大学也有一栋以她名字命名的宿舍楼,名为西顿堂。
位于康涅狄格州费尔菲尔德的圣心大学有一座以她名字命名的宿舍楼,名为伊丽莎白·安·西顿堂。
位于阿拉巴马州加兹登的圣詹姆斯天主教堂的教区礼堂被命名为西顿堂,以纪念圣伊丽莎白·安·西顿。
慈善机构
Seton Villa 是一家为残疾妇女提供住宿的小型慈善机构,由圣文森特·德·保罗仁爱女会在 1966 年在澳大利亚悉尼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