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较喜欢看这种有关文学作品如这个红楼梦什么宝姐姐林妹妹类似的评论的。先表扬一下挖坑人(锦衣卫),坑挖得好!(虽然他挖坑之后没填坑 。。。:))
我把喜欢的评论,段落放下面:
对,各人入各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别一上来动不动就用道德呀,人品呀,好人坏人呀,情操呀来评判人和事儿,特别是对待红楼梦这样的文学作品,那样就少了好多乐趣,说的都是人性,丰富又立体,复杂又双重多样,哪里就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呢?!
以后有空俺也说说俺喜欢谁!
分享红楼梦87版歌曲《叹香菱》- 根并荷花一茎香
我有红楼梦整套歌曲CD(87版),陈力唱红楼词曲空冥的嗓音至今无人超越!王立平的作曲更是无人出其左右,归根到底还是曹雪芹曹大爷的诗词把红楼梦的俗提到了雅的高度,给后人无穷的想象和灵感!
转自 SwiperTheFox
翻了几个帖,看到网友们表达的多是对林黛玉等美眉的道德上的褒贬,也有少数限于情感上的爱恨。
就我受的有限的人文教育,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看,先不去假设作者站的立场,而是仅仅从文学与人文的角度欣赏,曹雪芹为我们展示了他那个时代四大家族里上下左右人物的生活,人物之间的爱恨情仇。 不用好坏区分,不用道德品评,而是入戏从各个人物的角度看他们的世界,读起来讨论起来也许会别有一番风味。
1. 由稻香村看理学 (来源:无过)
由稻香村看理学
一直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红楼梦的一些理解,红楼梦里面有很多隐笔和曲笔,一言两声,一声两歌。表面上是说这件事,实际上是在说另外一件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因为清朝的文字狱很严厉。
大观园里每个重要人物的建筑风格与名称都和他们各自的性格和命运相关。比如衡芜院(谐音恒无)是宝钗的住处,院子里面藤蔓缠绕,没有花,房间里面没有任何脂粉和装饰,暗示宝钗是个无情无欲的冷美人,同时也预示了她将来会守活寡的命运。探春住在秋爽斋(秋高气爽),里面种满了大叶芭蕉,说明她是个爽快明亮之人。林黛玉的潇湘馆(原名‘有凤来仪‘,潇湘含义是情深)里面种满了潇湘竹,表明林黛玉是个纯情,多愁善感且富有诗意的世外仙妹。贾宝玉的怡红院(原名是怡红快绿),代表贾宝玉是个喜欢热闹,热爱生活的性情中人。
李纨(谐音理完或礼完,寓意理学或礼教完蛋)住的是稻香村,恰恰是作者想通过它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下面讲的是李纨的来历的:
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祭酒;族中男女无不读诗书者。至李守中继续以来,便谓“女子无才便是德”,故生了此女不曾叫他十分认真读书,只不过将些《女四书》、《列女传》读读,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了。却以纺绩女红为要,因取名为李纨,字宫裁。所以这李纨虽青春丧偶,且居处于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问不闻,惟知侍亲养子,闲时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第四回)
李纨是贾政的儿媳妇,贾宝玉的亲嫂子,生完孩子没多久老公就去世了,然后就一直守寡。在明清封建礼教理学思想盛行的年代,这样的女人是要立贞节牌坊的,而李纨就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为了维护贞节,压制自己的感情和欲望,压抑正常的人性。所以李纨所住的稻香村是有特殊含义的,它代表了理学。稻香村恰恰是贾宝玉最不喜欢的建筑,在大观园刚刚建成的时候,贾政带著贾宝玉和一帮清客在院里游逛并给每个建筑命名写对联。通过贾宝玉对稻香村的评价隐含了作者对理学的批判,请看以下描述:
说著,引人步入卯堂,里面纸窗木榻,富贵气象一洗皆尽。贾政心中自是欢喜,却瞅宝玉道。"此处如何?"众人见问,都忙悄悄的推宝玉,教他说好。宝玉不听人言,便应声道:"不及‘有凤来仪'多矣。"贾政听了道:"无知的蠢物!你只知朱楼画栋,恶赖富丽为佳,那里知道这清幽气象。终是不读书之过!"宝玉忙答道:"老爷教训的固是,但古人常云‘天然'二字,不知何意?"
众人见宝玉牛心,都怪他呆痴不改。今见问‘天然'二字,众人忙道:"别的都明白,为何连‘天然'不知?‘天然'者,天之自然而有,非人力之所成也。"宝玉道:"却又来!此处置一田庄,分明见得人力穿凿扭捏而成。远无邻村,近不负郭,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争似先处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虽种竹引泉,亦不伤于穿凿。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强为地,非其山而强为山,虽百般精而终不相宜……"未及说完,贾政气的喝命:"叉出去,"(第十七回)
宝玉对稻香村的评价是:“远无邻村,近不负郭,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从这里,可以看出宝玉对这个建筑的最大不满不是这个建筑本身,也就是说这个建筑的风格、样式都没有什么问题,而是这个建筑的位置有问题。中国的道家文化非常看重风水,强调“山环水抱必有气”,山环的意思是建筑的背后要有靠山,同时建筑的左右要有护山,靠山后面应该有山脉相连,而这个山脉应该蜿蜒绵长最终能够连接到中国的祖脉昆仑山,也就是山脉的源头,这个源头才是这个建筑的根基,有根生命才能长久。水抱的意思是指建筑的后方有河水或溪水流到建筑的前面并弯曲环抱该建筑,那么这样的建筑必然聚气(必有气),气代表能量,对人有好处。同时这个水也是必须有活的源头(有根)才好,最好是源远流长。道家风水学认为,山主人丁水主财,山主贵水主富,所以山环水抱的建筑必然使居住在里面的家庭人丁兴旺,健康富贵。
“远无邻村,近不负郭” 在风水学里这是孤寡的象征。“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说明无根,必然造成人丁凋落,运气衰败。“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塔有镇风水的作用,桥能使风水流通顺畅,所以这个建筑周围的布局也并不好,而它的最大败笔就是无根并孤寡。最后宝玉对这个建筑下的结论就是‘非其地而强为地,非其山而强为山,虽百般精而终不相宜’。
稻香村的主人是李纨,在红楼梦里,每个人的服装,居住的建筑以及所写的诗歌都和自己的性格、属性和命运有关,所以稻香村的特点对应了李纨的命运,也隐射到了理学的特点,理学是三教合一的产物。'高无隐寺之塔' 是说理学在性理境界的高度上达不到佛学的境界,得不到究竟。‘下无通市之桥' 是说理学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也是毫无用处,不利于市场发展,所以叫无通市之桥。‘非其地而强为地,非其山而强为山,虽百般精而终不相宜’,表面上是说稻香村的位置有问题,实际上是说理学的位置有问题,理学看起来很好,其实根本不适合人类社会。如果推行理学,必然会祸害人类社会。所以作者对这种违背自然,压抑人性的做法是深恶痛绝的。
理学造成的后果就是使人无根并孤寡,那么这个根是什么呢?理学会认为根是天理,只有灭掉人欲和人情,才能反本归根(灭人欲存天理)。而红楼梦的作者认为人的真情才是根,灭掉人的真情实际上就是斩断了人的根,使人变成了无源之水,行尸走肉。道家文化讲的是天人合一,人欲即天理,天理即人欲,人有欲望是正常而自然的。理学是对中国天人合一思想的大破坏,清朝中华文明的萎靡不振和理学佛学的兴盛有很大关系。
从红楼梦的这段描述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对理学和封建礼教压抑人性的痛恨,那么也可以推断出红楼梦的中心思想就是回归自然,回归人性,做自然人。
2. 转:“根并荷花”解
“根并荷花”解
|
“根并荷花”解
荷花,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品位极高,有“君子”之称。亭亭玉立,风骨风姿尽占。荷花立身池塘水中,清香远艳,只能心赏而不可亲亵。
虽为花,却有松品竹韵,并不全凭籍新鲜色香以诱人,是为清品。
相形之下,牡丹艳而富贵,却有迎合世俗之嫌。故合宝钗身份。杏花与杏林、杏坛相关,意味着济世之才,合探春气质。梅花是李纨虚占,其实这位青年寡妇倒没有多少梅花的傲气和香雪气,但有孤洁在。余者闲花,辅佐之意也。
在《红楼梦》一书之中,名花各有主,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通过制花签行酒令,作者已经将她们的名份派定。
而荷花,在《红楼梦》全书中却没有正面出场。
“根并荷花一茎香”,在太虚幻境中是香菱册子上的诗歌首句。
那么有没有人物象征荷花?谁是这一茎荷花呢?
我的答案是,《红楼梦》当然不可少荷花,而且占据书中重要位置。那位与荷花相对应的人物,就是“十二钗”之首林黛玉。
且看,“黛玉默默地想到,‘不知还有什么好的被我掣着方好。’一面伸手取了一根,只见上面画着一枝芙蓉,题着‘风露清愁’四字,那面一句旧诗,道是:
莫怨东风当自嗟。
注云,‘自饮一杯,牡丹陪饮一杯。’众人笑道:‘这个好极,除了他,别人不配作芙蓉。’黛玉也自笑了。“
这里将“牡丹”宝钗作为陪衬,可见“芙蓉”地位之高。
荷花又有别名为“水芙蓉”。
秋天游大观园时,黛玉又说,她只喜欢李贺诗中“留得残荷听雨声”这一句。可见爱荷爱到残荷。殒残之际,也挺拔池中,风中叹息,情归大地。
这都是虚笔,都是补笔。那么说明黛玉是荷花的“正笔”在哪里呢?
警幻仙册诗云“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这第二句,不用解释,幼时被拐子带离了温馨尔雅之家,痛煞父母,一个好端端的家从此败落。而她自己则被卖来卖去,最后落在了无行无德的薛蟠之手。
而第一句“根并荷花一茎香”作何解释和推衍呢?
对此,续作者高鹗无甚说头。他已经丢开此笔伏线。也无力引导下去。后世论者也尚未顾及。
须知《红楼梦》一书无虚设之语,不可能只是一句空头赞颂香菱的话。
《红楼梦》中有荷花,以及“谁是荷花”,已经有案可查。
而香菱所“根并”之“荷花”,乃是黛玉。非她莫属,必须落实在她身上。
《红楼梦》开宗明义,最先出场的正经人物,一个是“十二钗”之首黛玉,一个是“副十二钗”之首香菱。香菱的根在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黛玉的根在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香黛二人,俱出自“书香之族”,籍贯都明点是“姑苏”。这就是“根并荷花”之来由。
而书中十二钗以及上下多少女孩,无一是如此明白的来处。李纨、宝钗写的是金陵籍人,三春姐妹名在京都,性情与金陵来人无二。二位姑苏小姐,却都列于金陵裙钗之榜首。
林黛玉不仅在开卷第二回中就与甄英莲——香菱同时出场,并且她与香菱同命。其父林如海虽为宦海官员,却是探花出身的书生,故于世事单纯极矣,亦如甄士隐。而尊贵的黛玉亦如被卖入薛家的香菱,是无依的。
她们才是同一品格的清香、正香,这就是书香。一切香之正品。出身极雅,家世极清,品性极幽,姿容极佳。所以说是“一茎香”。
香、黛各自的家庭、家风、家父之为人,并与林下奸雄贾雨村之相处关系,竟如同葫芦画瓢一样类同,其状况、气氛、细事简直有雷同之嫌。
甚至,香菱、黛玉二人,皆有在幼年被和尚要求化去出家的事情。
他们二位的父亲,甄士隐与林如海,都是在贾雨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以儒雅之风,古道热肠,主动地给予他最周到的资助和权门依仗。
而贾雨村对此二位则亦都是掩藏其奸诈之性,以浑然不觉之态,来承接这他渴望已久的机遇。并同样此后对二位遗下的千金小姐,不管不问,昧心昧肝。
那甄士隐与林如海,亦都在资助贾雨村之后,女儿就离去了。
香菱被拐,黛玉则由外祖母家接走。女儿一走,则一个出家无迹,一个猝然病逝。于是二位姑苏小姐,亦几乎同时在这人世上就没有了亲人。
这样踩着影子走路的描写,在丰富磅礴的《红楼梦》中是绝无仅有的。而且就并列在一开头的一、二回中。不可能是一开头作者就江郎才尽吧?不可能是一开头就发生错乱失误吧?更不可能第一、二回就文稿拼凑吧?
这是作者蓄意而为的。就是要她们“根并荷花”,同发“一茎”幽香。
香菱乃黛玉身世之影子,而晴雯为黛玉性情之附线。黛玉“十二钗”之首,香菱“副十二钗”之首,晴雯为“又副”之首。
《红楼梦》之神秘气味,也在于它总带着一种“双影“的描写效果,似暗示,如隐喻,作预兆,证前缘。使得一种生命的生存,个性和精神的生存,获得多种方式,多个幻象,以及多发性的启示。
有宾有主,宾主之间,浓淡相映。同而不合,合而不同。仿佛水墨国画,于点墨轻重间,竟为云石之别。俱为墨色,不用五色之乱,反韵节层次清明。
此书第一回、第二回中,写出香菱、黛玉身世,她们的父亲,香黛同属清纯慧女;同时一枝笔,又写出贾府、甄府,同样家势,同样子弟,贾宝玉与甄宝玉,同属奇诡秉性。
以贾雨村为串线,貌似流水,实则已经完成了两个“套中套“的内容。使此书一开首便已显现出“镜花水月”之风采风格,“风月宝鉴”的双面意味。
菱角与荷花,俱属于清冷之物,却可互相作伴。故书中特别安排黛玉竟教香菱学诗,且毫无骄矜之态,竟是状如姐妹也。
特引一段:
黛玉笑道:“共记得多少首?”香菱笑道:“凡红圈的我都尽读了。”黛玉道:“可领略了些滋味没有?”香菱笑道:“领略了些滋味,不知可是不是,说与你听听。”黛玉笑道:“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你且说来我听。”……
湘妃子之诚恳亲切,香菱之快乐与遵从,通篇未有也。
|
3.
高鹗的续写的还是不错的,起码这么多年看到的续,没有超过高鹗的。
高鹗生活在曹雪芹同时代,肯定他的写作比后人更靠谱。他的文笔也不错,黛玉之死是他写的最出彩的桥段,曹公本人写的都未必这么有戏剧性。
然而,评红楼的时候,还是得把曹公和高鹗分开评。换句话说,评红楼梦,评到第八十章就该结束了。
那么红楼梦后面故事的发展就是一个迷,引起无数人的猜测。
首先,老太太是想让外孙女嫁给孙子的。贾敏是她心爱的女儿,外孙女是个小孤女,托给谁,她都不放心,只有嫁给宝玉,老太太才能闭眼。
王夫人肯定是要宝钗的。
所以宝玉的婚事,提了几次,都是拖着。
那么后面发生了什么事。我认为不是高鹗写的那样连老太太都选定宝钗了,也不是电视剧里写的贾元春赐婚。
贾元春不过是个贵妃,她有没有颁旨的权力,很难讲。而且赐婚是个大事,是一种荣耀,宝玉无功无禄,宝钗是破落皇商的家眷,皇家为什么给他们那个体面。
所以,应该是贾母病了,王夫人趁贾母生病,瞒着贾母给宝玉和宝钗订了婚。之前他们瞒着老太太干过很多事,老太太心里清楚,装不知道。但是这次是真的被瞒住了。
黛玉知道后一病不起,宝玉这次装疯卖傻、躺地打滚都没用,王夫人很强硬。从前面金钏儿、晴雯等等故事看,宝玉是个没担当的,遇到事情不是溜掉,就是装疯,病倒,最后低头。
黛玉一病不起,宝玉也一病不起。黛玉仙逝,宝玉在悲伤之中跟宝钗完婚,接受了父母的安排。
再说袭人,袭人应该是贾府被抄的时候,被蒋玉菡买走的。蒋玉菡买袭人,应该是为了宝玉,不是为了他自己。他应该是敬着袭人,等着宝玉从监狱出来,再让袭人回到宝玉身边。但是袭人看到贾府破败,并不想再跟着宝玉,就引诱了蒋玉菡,跟蒋玉菡成了夫妻。袭人就算引诱蒋玉菡,肯定也是有冠冕堂皇的理由的。她做什么都让别人挑不出错来。
4. 说起刘姥姥想起一件事,过去聪明的富人家总要结交一两个靠得住的穷朋友
富人之间的交往大多基于利益关系的往来,但穷人之间很多的真情和仗义。
过去富人家一旦出事,不仅是财富上兵败如山倒,往往都要搭上家人的性命。这时候穷人的仗义比什么都重要。关键时刻可以托孤。
5. 看看三甲进士戚蓼生评价红楼梦 转自:WXCTEATIME
戚蓼生,字念功,号晓堂,浙江德清人。
戚振鹭之子。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迁升为郎中。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担任四川副主考,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担任河南正主考,乾隆四十七年出任江西南康府知府,擢拔为福建按察使。强干有吏才,公事一定办完才肯下班。以劳瘁卒于任上。有《石头记序》。
戚蓼生序
【吾闻绛树两歌,一声在喉,一声在鼻;黄华二牍,左腕能楷,右腕能草。神乎技也,吾未之见也。今则两歌而不分乎喉鼻,二牍而无区乎左右,一声也而两歌,一手也而二牍,此万万不能有之事,不可得之奇,而竟得之《石头记》一书。嘻!异矣。夫敷华掞藻、立意遣词无一落前人窠臼,此固有目共赏,姑不具论;第观其蕴于心而抒于手也,注彼而写此,目送而手挥,似谲而正,似则而淫,如春秋之有微词、史家之多曲笔。试一一读而绎之:写闺房则极其雍肃也,而艳冶已满纸矣;状阀阅则极其丰整也,而式微已盈睫矣;写宝玉之淫而痴也,而多情善悟,不减历下琅琊;写黛玉之妒而尖也,而笃爱深怜,不啻桑娥石女。他如摹绘玉钗金屋,刻画芗泽罗襦,靡靡焉几令读者心荡神怡矣,而欲求其一字一句之粗鄙猥亵,不可得也。盖声止一声,手只一手,而淫佚贞静,悲戚欢愉,不啻双管之齐下也。噫!异矣。其殆稗官野史中之盲左、腐迁乎?然吾谓作者有两意,读者当具一心。譬之绘事,石有三面,佳处不过一峰;路看两蹊,幽处不逾一树。必得是意,以读是书,乃能得作者微旨。如捉水月,只挹清辉;如雨天花,但闻香气,庶得此书弦外音乎?乃或者以未窥全豹为恨,不知盛衰本是回环,万缘无非幻泡,作者慧眼婆心,正不必再作转语,而千万领悟,便具无数慈航矣。彼沾沾焉刻楮叶以求之者,其与开卷而寤者几希!】
甲戌本凡例
【《红楼梦》旨意。是书题名极多,《红楼梦》是总其全部之名也。又曰《风月宝鉴》,是戒妄动风月之情。又曰《石头记》,是自譬石头所记之事也。此三名则书中曾已点睛矣。如宝玉做梦,梦中有曲名曰《红楼梦》十二支,此则《红楼梦》之点睛。又如贾瑞病,跛道人持一镜来,上面即錾“风月宝鉴”四字,此则《风月宝鉴》之点睛。又如道人亲见石上大书一篇故事,则系石头所记之往来,此则《石头记》之点睛处。然此书又名曰《金陵十二钗》,审其名则必系金陵十二女子也。然通部细搜检去,上中下女子岂止十二人哉?若云其中自有十二个,则又未尝指明白系某某,及至“红楼梦”一回中亦曾翻出金陵十二钗之簿籍,又有十二支曲可考。】
【书中凡写长安,在文人笔墨之间则从古之称,凡愚夫妇儿女子家常口角则曰“中京”,是不欲着迹于方向也。盖天子之邦,亦当以中为尊,特避其“东南西北”四字样也。】
【此书只是着意于闺中,故叙闺中之事切,略涉于外事者则简,不得谓其不均也。】
【此书不敢干涉朝廷,凡有不得不用朝政者只略用一笔带出,盖实不敢以写儿女之笔墨唐突朝廷之上也。又不得谓其不备。】
【此书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梦幻识通灵’。”但书中所记何事,又因何而撰是书哉?自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推了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堂堂之须眉,诚不若彼一干裙钗?蒙侧批:何非梦幻,何不通灵?作者托言,原当有自。受气清浊,本无男女之别。实愧则有余、悔则无益之大无可奈何之日也。当此时则自欲将已往所赖上赖天恩、下承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美之日,背父母教育之恩、负师兄规训之德,已至今日一事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记,以告普天下人。虽我之罪固不能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不肖,则一并使其泯灭也。蒙侧批:因为传他,并可传我。虽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其风晨月夕,阶柳庭花,亦未有伤于我之襟怀笔墨者。何为不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以悦人之耳目哉?故曰’风尘怀闺秀’。”乃是第一回题纲正义也。开卷即云“风尘怀闺秀”,则知作者本意原为记述当日闺友闺情,并非怨世骂时之书矣。虽一时有涉于世态,然亦不得不叙者,但非其本旨耳,阅者切记之。诗曰:】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
【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
【谩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6. 冷香丸数字的含义 - 来源:无过
冷香丸数字的含义
在红楼梦第七回里有以下描述,似含深意,和大家分享如下:
周瑞家的因问: "不知是个什么海上方儿?姑娘说了,我们也记着,说与人知
道,倘遇见这样病,也是行好的事。"宝钗见问,乃笑道:"不用这方儿还好,若用
了这方儿, 真真把人琐碎死。东西药料一概都有限,只难得‘可巧'二字:要春天
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的白芙蓉蕊十二两,冬天
的白梅花蕊十二两。将这四样花蕊,于次年春分这日晒干,和在药末子一处,一齐
研好。又要雨水这日的雨水十二钱,……"周瑞家的忙道:"嗳哟!这么说来,这就
得三年的工夫。倘或雨水这日竟不下雨,这却怎处呢?"宝钗笑道:"所以说那里有
这样可巧的雨,便没雨也只好再等罢了。白露这日的露水十二钱,霜降这日的霜十
二钱,小雪这日的雪十二钱。把这四样水调匀,和了药,再加十二钱蜂蜜,十二钱
白糖,丸了龙眼大的丸子,盛在旧磁坛内,埋在花根底下。若发了病时,拿出来吃
一丸,…….
大家可以数一下冷香丸的制作包含的数字恰好是十个十二,十为天干(代表阳),十二为地支(代表阴),10加12是22,红楼梦一共120回合,也是10个12 的总数,暗含22。
薛宝钗名字含金,姓薛谐音雪,雪为白色,金在五行中颜色为白色,所以宝钗的属性为金,金在五行中的方位是西方,佛家体系就是在西方,所以宝钗有佛家有性无情的特点。有性无情里的性就是佛家所说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意思。
那么现在就来看看为什么偏偏这个药丸含有22这个数字,而这个药丸就可以治宝钗的病呢?如果只看表面意思,宝钗得的是咳嗽的病(湿火克肺金之象),实际上宝钗得的病是性格上的病,就是有性无情,有性无情这个特点不仅仅是宝钗的特点,也是那时封建社会的特点,受封建礼教,理学佛学思想的影响,灭人欲,存天理,使人变得要么是虚情假意、滥情纵欲,要么是有性无情,一位道家真人对‘房中术’里有以下评价:
“房中術是在調和陰陽,透過男女雙方,各自身體中的陰陽都活了起來。陰陽相抱,生生不息。要正法,就從這人身的小宇宙開始,否則,道家講孤陽不生,孤陰不長,最後就完了。現在就是這樣。你們和大多數人類一樣,你們懂得的性關係是一種消耗,一種自殺,一種發洩。可是,我们講的是相生,是圓融,是精氣神,你用甚麼名詞都行,……”
22是10加12的和数,10 天干属阳,12地支属阴,阴阳一起道才全,所以阴阳在一起才是完美的,阴阳之间的真情,也就是男女之间的爱情才是最美好的。因此在这里作者针对宝钗和理学佛学,针对深受理学佛学影响的封建社会开出的药方就是22,男欢女爱,也就是真情。
我:** 有趣儿的一种说法
我觉得无过兄恰恰说反了,冷香丸本意是要治宝钗体内天生的热毒。
这个热毒是什么呢?就是人天生的各种欲望,包括爱欲。简单说就是人的各种天性。
不是无过兄说的佛学理学之毒。
作者表面说宝钗吃冷香丸其实只是个象征,真正含义是指礼教对她身心的束缚和压抑。看这段文就应该明白。
宝钗见他羞得满脸飞红,满口央告,便不肯再往下追问,因拉他坐下吃茶,【蒙侧批:若无下文,自己何由而知?笔下一丝不露痕迹中,补足存小姐身分,颦儿不得反问。】款款的告诉他道:“你当我是谁,我也是个淘气的。从小七八岁上也够个人缠的。我们家也算【 该 批:“也算”二字太谦。】是个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爱藏书。先时人口多,姊妹弟兄都在一处,都怕看正经书。弟兄们也有爱诗的,也有爱词的,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蒙侧批:藏书家当,留意。】他们是偷背着我们看,我们却也偷背着他们看。后来大人知道了,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才丢开了。所以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得字的倒好。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何况你我。就连作诗写字等事,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究竟也不是男人分内之事。【 该 批:男人分内究是何事?】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蒙侧批:作者一片苦心,代佛说法,代圣讲道,看书者不可轻忽。】【 该 批:读书明理治民辅国者能有几人?】只是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读了书倒更坏了。这是书误了他,可惜他也把书遭塌了,所以竟不如耕种买卖,倒没有什么大害处。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罢了,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一席话,说的黛玉垂头吃茶,心下暗伏,只有答应“是”的一字。【蒙侧批:结得妙。】
Have a nice weekend! Li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