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SUDreamers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生活的颤音不止,人生贵在折腾:读史钟麒自传

(2022-12-18 12:00:12) 下一个

2019年9月,美国旧金山的一家中文出版社出版了《革命时期的芭蕾》一书,其实此书大有名不副实之感,因为基本上是作者史钟麒从出生到72岁这段人生的传记,文革时期的芭蕾只是其中一些章节而已。

与我同时代70后出生的人估计都不知道史钟麒,但是这个名字在我童年时期实在是太响当当了。首先我记忆力超好,两三岁的事情很多都记得,有时候有些50后的人会觉得奇怪,道:“这些事都是我们那个年代的事情,你怎么会知道?” 比如说朝鲜老电影《摘苹果的时候》、《看不见的战线》、《卖花姑娘》等,跟我同时代出生的人恐怕闻所未闻,而我记忆犹新。其次,我出生在部队里,操场上隔三差五放电影,所以我们看电影的机会比地方上的老百姓多得多。

记得我还不怎么认识字的时候,有一晚,部队家属们像往常一样家家户户兴致勃勃地带着马扎、藤椅、板凳,赶集一般地前往部队操场看电影。那时候电视不普及,看电影乃是人生大事。这一天晚上我问邻居放的是什么电影。邻居可能是以讹传讹,道:“今晚的电影听说叫《生活的衬衣》。” 我那时虽然很小,但是我一听就觉得不对劲,还问大人们:“怎么还有这么个电影?”

看了电影才知道是“生活的颤音”,而不是什么“衬衣”,影片讲的是1976年清明时节北京群众自发组织悼念周恩来总理却遭到四人帮爪牙阻挠的事情。回想起那晚,就像昨天发生的一样——当时人们感到最震撼的是这部电影中的两个主人公,可谓是俊男美女,男主人公叫郑长河,扮演者叫史钟麒;女主人公叫徐珊珊,扮演者叫冷眉。这史钟麒,眉清目秀、举止儒雅,那大鬓角和高领毛衣一度成为当时男青年追逐模仿的对象,在当年一群充满革命英雄气概的男演员中让人耳目一新;而那冷眉,简直是名如其人,浓眉大眼、气质高冷,相貌气质绝对在当红影星刘晓庆、李秀明、张金玲、张瑜等人之上,令人过目难忘。

一部电影让全国观众记住了他俩,所以自然关注他们后面的作品。遗憾的是,史钟麒随后拍了《苦果》、《丹凤朝阳》就基本销声匿迹了,而冷眉之后只有《金鹿儿》等为数寥寥的作品,后来也淡出影坛。

再后来,史钟麒这三个字再次出现在我视野中是在记者陈燕妮1997年出版的《遭遇美国》一书中。这恐怕是公众第一次有机会得知史钟麒的下落——原来他已经去了美国,竟然从事起了制衣行业,先是打工,后是自己单干,褪下了明星光环,为生计奔波打拼,实在令人大跌眼镜。

而这部《革命时期的芭蕾》更详实地以第一人称介绍了作者从出生到入读上海舞校、参与《白毛女》演出初次“触电”,一直到1988年赴美留学后随后二三十年的经历。严格来说,作为我和我周围同样情况的读者,我们更关注的不是史钟麒如何参与舞剧《白毛女》的排演,因为一部彩色电影已经让凌桂明扮演的大春深入人心,至于其他B角、C角,几乎无人关注。史钟麒进入亿万观众的眼帘是因为《生活的颤音》,很多人误以为他就是小提琴手。看看他的回忆录,先挑他放下明星姿态以41岁高龄前往美国盐湖城大学留学的章节,然后再跳读到西安电影制片厂导演吴天明、滕文骥如何选中他为《生活的颤音》男一号的段落。这些重头戏看完了,再看看他的幼年、童年、少年、青年,还有眼下的状况。

读完此书,总体感觉这真是一个能折腾的人。想当初,人已经是千里挑一的上芭骨干,又在文革后中国电影黄金期拍了名导的电影,星运蒸蒸日上,却在41岁的时候带着1600美元前往美国盐湖城大学读现代舞专业。以这个年纪和这个地位,当教授已经绰绰有余了,却跑到美国中西部偏僻小州从零开始,不知人生是进还是退?

现代舞专业还没取得真经,又坐灰狗长途跑到了纽约,因为有做衣服的天赋和嗜好,放弃了舞蹈,开始在制衣厂打工,并得到韩国老板青睐。之后萌生了自己创业的念头,殊不知打工有打工的辛劳,而当老板又有当老板的烦恼——外面马不停蹄跑订单,坊里则要面对懈怠和刁蛮的员工,甚至还被一拉丁女工告到了劳工局,罚款数百美元。

当他关闭自己的制衣作坊的时候,没有一丝遗憾,却有说不清的解脱。他又回归到了舞蹈上来,如今定居旧金山湾区,以教授华人华侨和他们的子女舞蹈为乐。有人说,创业要慎重,要干你在行的;在你的专业领域创业,一创业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这话是有道理的,史钟麒既然是舞蹈演员,倘若很早就创业办一所华人舞蹈学校,就冲着上芭和《生活的颤音》这些招牌,趁热打铁,岂不是一开局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吗?

当年那个花样美男如今已过古稀之年。对于他一生的评判,作为中国人会有两种判断模式,一种是已经移居美国的中国人,跟他会有更多感同身受,因此很难三言两语盖棺定论;另一种是一辈子生活在中国的中国人,他们对海外中国人的生活理解还是很局限片面的。举我自己的例子吧:我当初分配到的中直机关的出版社不久前迎来了70周年庆祝活动,我们学校里有个老师前不久发邮件给我,道:“你要是当初没出国,现在至少也是处级干部了吧!” 言下之意,她觉得挺遗憾的。我看到暗笑,心想,“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她压根都没在国外生活过,一辈子都在北京,已形成的固有思维模式就是出国的人都很惨,错过了中国发展的大好机会,可是她不知道的是:我眼下的人生其实是我已有的人生中最幸福的阶段啊!

我相信,人们眼中抛弃了明星光环的史钟麒,一样不会后悔自己三十年的折腾。人生贵在折腾,而每一次折腾后,都有质的飞跃!生活的颤音不会休止,折腾还要继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