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国际电影节伴随我度过了十几个年头,这是唯一的一个能看到世界各地电影的机会,能够了解各种各样的社会现实。由于疫情,今年破天荒地第一次有在线观影的形式,与影院观影同时进行。
每次电影节俄罗斯多有不俗之作,有一年看了《无爱可诉》,如此简单的故事拍得扣人心弦,发人深省。今天又看了俄罗斯选送的《铅笔》,又是一部上乘作品,虽然制作简单、成本低廉,但其内涵令人不得不对女导演点赞。
故事讲的是来自圣彼得堡的女主人公,因为丈夫蒙冤入狱,在边远小城服刑八年,来到那座荒凉颓废的城市安身,并在一所简陋的学校里谋得美术课教师职位,谁料到这所学校从校长到老师到学生都对一个12岁的男生胆战心惊、躲之不及。这座小城市主要支柱产业就是生产铅笔,片名也叫《铅笔》。
如此简单的故事,竟拍得悬念迭起,让人欲罢不能,连我妈敲我门叫我吃饭我都半天没工夫去回应。
影片同《危楼愚夫》、《无爱可诉》一样,都深刻揭示和批判了俄罗斯社会的冷酷现实,编、导、摄、演都几近完美,相比之下,每次影节参展的中国电影作品实在是差距太大。我总体感觉是,俄罗斯的这些作品每个元素导演都是有想法的,都含有深奥的隐喻。影片一开始就用阴沉的天气、泥泞的道路、破败的市容、孤寂的烟囱和冗长的镜头给影片定了基调。那座以生产铅笔为生的城市,极尽萧条,但是人们并无改变现实的动力,是在影射俄罗斯国家的产业单一、不思改变。女主人公的丈夫是有名的艺术家,蒙冤入狱,是在影射俄罗斯以国家机器的力量对不同政见者的打压迫害。片中女校长教训女主人说,这座城市距离莫斯科一千多公里,是在说山高皇帝远,也说明了俄罗斯这样幅员辽阔的国家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失败。而区区一个12岁学生,能让全校师生噤若寒蝉,幕后隐情更揭露了社会的腐败已经深入到了骨髓。
故事虽简单,但是展示的一些小人物却呼之欲出,校长、同事、邻居,一个个倒不像是在表演,而像是纪录片中的人物,实在令人叫绝。能在有限的篇幅内展示社会人情百态,可见编导的功力,而这句说还不是什么资深编剧导演,而是影坛新人。
结尾又是开放式的,留给观众无限想象。这样的结尾也正是俄罗斯民族的无奈,从戈尔巴乔夫到叶利钦到普京,人们曾充满憧憬,但总看不到一个脱胎换骨的明天,只好逆来顺受接受现实和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