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华夏文明已经失落,现代的中国人并不知道中国华夏文明的来源,因此当代中国对于先秦时代的历史文化研究出现了许多重大颠覆性的错误。例如,诸子百家的诸子(指孔子、老子、庄子、荀子、孟子、墨子、鬼谷子等)对于他们名字中出现的“子”字,今天所有的中国学者都误以为是一个尊称(类似于先生的意思),实际上这是一个流传已久的错误说法。
中国文明来源于西方,中国第一个文明是远古欧洲新石器文化和两河流域古亚美尼亚人文化的合成。和古代印度一样,当时中国地区的专业人士、知识分子都是白种印欧人的后裔(和中国土著黄种人没有丝毫关系)。因此诸子的名字也是印欧式样的。先秦时代诸子的名字也和英国人一样的顺序,姓在最后,名在前,如华盛顿的全名是:George Washington,华盛顿是姓,名是乔治,姓华盛顿(Washington)在最后。
我们再以孔子为例,孔子的父亲姓「子」名「纥」字「叔梁」。为什麽古书上不称孔子的父亲为“纥”,而称他为“叔梁纥”呢?这是因为,那时候姓、名、字俱全的人称呼时的排序和现代中国是不一样的,而是像英国人一样倒装的。而且中国先秦时代的城里人也像英国人一样有第一个名字first name,中间名middle name和最后的名字last name.。孔子父亲的全名是:first name纥 , middle name叔梁,Last name子。
值得注意的是:在先秦时代著名人物名字中常见的“子”,是商的一个大姓。商朝著名的忠臣比干就姓子。孔子是商的后人,因此,孔子的名字顺序是,first name:丘,middle name:孔,Last name:子。所以被简称为“孔子”。而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孔子的名称应该是“子孔丘”先生。孔并不是孔子本人的姓,而是他的氏。古人的姓与氏是分开的,男子不称姓,称氏。孔子的孔,最初是氏,后来才变成了姓。可是孔子的先祖如木金父、祈父、防叔、伯夏、叔梁纥,都不称氏,其名号中都无孔字。
孔子的名称清楚了,其他诸子的名字也以此类推,老子、庄子、荀子、孟子、墨子、鬼谷子都是商的后裔。当时的名人有许多,例如孔子曾经请教过的音乐大师苌弘,并没有被人称为“苌弘子”的记载。苌弘博学多才,知天文地理,精星象音律,常与周景王交往,孔子在齐国久仰其名其才,于周敬王二年(前518年)前往洛邑造访苌弘,求教韶乐与武乐之异同。
周是中国地区西北的一个草原文化小城邦,他虽然推翻了商的统治,但是他的文化基本都建立在商的基础之上,除了一些造反的城市以外,周也保留了大批的商贵族,所以周代还有很多人都继续使用商的“子”姓,由于很多名词的最后都有一个“子”字,因此形成一个语言习惯,如女子,小子,儿子。商的后裔大多品行高贵,被当时的社会尊重也是事实,孔子也一直在说自己是商的后裔。当时的社会并非每个人都有姓,所以称呼姓不是常有的习惯,只有被重视和尊重的人才有资格称呼他的姓。
值得注意的是,公元前14世纪在中国河南建立的商,虽然主体来自于两河流域的古亚美尼亚人,但是从商代的占卜和青铜器的风格来看,他们中亦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来自欧洲人的后裔,这些人的特点是身材高大,信奉巫术。远古欧洲移民建立的中国贾湖文化遗址中就发现了一米九的男性遗骨,根据考证,孔子的身高竟然有一米九三。
《诗经?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商人相信他们的祖先是玄鸟所生,这个神话似乎是远古欧洲文化的特点,至东周宋襄公时,其后裔宋国人的传说仍谓他们的祖先出自玄鸟。《史记?殷本纪》载: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故殷姓曰子。“契”之古音本读同“子”。
孔氏一系,名号中称氏的,是从孔子开始,其后固定下来,如孔子的儿子叫孔鲤,孙子叫孔伋,曾孙叫孔白,玄孙叫孔求,等等。后来,氏变成了姓,孔也就由氏变成了姓。可以说,中国地区姓氏名称的巨大变化,反映了中国外来文化被彻底土著人同化的历史事件,也是反映举世无双“礼崩乐坏”的一个标志性的现象。这种子姓称呼的现象,在外来白种人被中国土著民同化以后的汉代就彻底消失了。汉以后,中国地区就再也没有“子”了。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汉代以后中国在也没有思想出现的原因。
因此孔子、老子和诸子的名字,在时刻提醒我们——中国的华夏文明来自西方;华夏文明是一个失落的文明,以至于今天的中国人整天谈论儒家道家,可是连圣人的姓名和种族成分都搞不清楚。
参考资料
赵重今《遥远的华夏文明》燕山大学2016,
《黄河并非母亲——农业是人类文明起源的基础》http://blog.sina.com.cn/s/blog_16afa74b90102xf38.html
《中国玉文化是西来的》http://blog.sina.com.cn/s/blog_16afa74b90102xeyf.html
《Celtic Knot Meanings》https://www.celtic-weddingrings.com/celtic-knot-meaning。
罗伯特·路威 :《文明与野蛮》,吕叔湘译:三联书店,1986 年。
张光直:《美术、神话与祭祀》,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刘丽萍:《大禹的巫师身份考》-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7月(历史学)
托卡列夫:《世界各民族历史上的宗教》,魏庆征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