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父亲的回忆录(童年-文革结束)第二部 2

(2018-04-06 15:00:32) 下一个

10月1日快到了,牧医系要求各班准备节目,国庆节要召开文艺晚会。班长和支部书记让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咱们班出什么节目。讨论会是在女生宿舍进行的,由于大家互相都不太了解在文艺方面有什么特长,所以七嘴八舌没个中心意见。这时有人说,咱们来个女声表演唱吧!唱个《十大姐》,没有人表态,说话的是一位瘦长脸高个女生,就是牧医系的宣传委员,这个女生好象在那儿见到过,一时也想不起来了。后来我说:“咱们男生出个节目吧!”男生都表示同意。有人问:“男生排个什么节目?”我说:“咱们排一个舞蹈,一个星期就能拿下来,就排苏联马刀舞怎么样?由我来教”。因为男生人数超过全班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异口同声说行。会后,我和男同学们讲,为什么选择要跳马刀舞,我们就是要有阳钢之气,表现男人的力量。马刀舞是苏联50年代在中国流行的苏军战士舞蹈之一,动作上是骑兵舞和苏军战士舞的结合,需要有较好的基本功,例如马步、蹲跳、踢腿、鸭步等。我在初中时就演过这类舞蹈。由于参加马刀舞排练的8位同学,除了我以外都没有舞蹈表演基础,因此在编排动作时,只能选一些简单、一学就会的动作,边排边编,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基本成形了。此时的马刀道具也制作完毕,经过试演,大家还比较满意,美中不足的是有一两匹“瘸马”,实在是难以纠正。就这样第一次参加系里文艺演出,牧医一、二班总算是演出了一个像样的节目,尽管舞姿不很规范、动作难度也不大,但是有力度,精神状态非常好,更重要的是为今后文体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沈阳农学院有个传统体育竞赛项目,那就是每年的10月1日,举行“国庆火炬接力赛”。学院非常重视这个象征性的体育活动,因为火炬接力象征着革命的火种前赴后继经,勇往直前,是庆祝国庆节的重要内容之一。接力赛设有流动奖杯,牧医糸从未获得过。这次接力赛是我带队参加比赛,我想一定要把流动奖杯夺过来。于是我们参赛的4个人,开了一个赛前准备会,认真研究和分析了赛事的相关情况,这是我参加冰球赛事时学到的,这回用到了接力赛上。准备会上,我首先对赛事进行了分析,认为火炬赛肯定是晚上进行,所以参赛选手的奔跑速度快慢不完全是取胜的唯一条件,所以解决快速交接棒才是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如何才能快速辨认同队队友呢?因为夜间看不清队友,于是我提出了如何破局的办法,要求我们4个人赛前各准备一条白色的洗脸手巾,比赛前系在头上,而且要求每位接棒手都要系上手巾离开接棒区的接棒人群。这样就有十分把握取胜。火炬接力赛在大操场外围进行,绕大操场外围的马路跑一圈,大约有1200多米左右,每棒要跑300米左右。

10月1日的晚上7点钟,火炬接力赛即将开始,手举火炬的第一棒选手进入发令起跑区,只见其中有一个白头巾的选手,肯定是我的队友,发令枪响了之后,第一棒的选手们奔向了第二棒接力区,由于距离较近,只有300米,选手基本上没有拉开,同时跑到接力区寻找自己的队友,现场一片慌乱,在呐喊声中只有白毛巾在一旁轻松交接火炬后迅速离开,由我跑最后一棒,就这样,牧医系以非常明显的优势,夺得了1961年度国庆火炬接力赛的第一名,首次获得了流动奖杯。这次参赛取得了胜利,打破了小系战胜不了大系的常规,全系的同学受到很大鼓舞,特别是以智取胜的战略,得到了全系的同学的赞扬,这可能是牧医系体育盛世的前奏曲,也是我这位新任系体育部长的首个成果。

秋后的一天,妈妈让我去看看在农场劳动的三弟永岩。星期天我乘火车来到了林盛堡站,几经打听,找到了沈阳鲁迅美术学院校办农场。可算是见到家里人了,老三特别高兴,正赶上吃中午饭,吃的是苞米面大饼子和白菜汤。三弟吃胖了,也晒黑了,个头好像也长高了。当时三弟只有13岁,看到这幅情景,我心里有一种难受的感觉,心想三弟这么小就这样,今后可怎么办呢?三弟是实验小学毕业,因为家庭出身和班主任老师的毕业鉴定较差,没有考上省重点“实验中学”被分配到沈阳第十六中学;再加上困难时期吃不饱肚子,就没念中学,直接去了叔叔“鲁美”校办农场。

回到家以后,家里人一致认为无论如何也得想办法,让三弟继续上学念书。也算是蹊跷,老三的机会来了,正好赶上沈阳“五三”厂成立子弟中学,学校就在我们家附近的“五三厂职工住宅区。子弟中学设有三个班,即初一、初二、初三各一个班,招考对象是“五三”厂的工人子弟。为了能让老三上学,全家动员经过努力,学校同意老三去报考。三弟离开学校参加劳动已有近两年的时间,报考初中一年级还马马虎虎,让他直接考初中三年级,把离校的时间找回来,这可有相当大的难度。当时正好赶上我二弟中专毕业在家等待分配工作,有时间为三弟做辅导。一开始,因为三弟没有学过化学,就问他二哥:“零的下面还带个小2是什么意思?”永训说:“那是氧气的分子式!”这样拼了4个月的命,终于考上了子弟中学的初中三年级了;更离奇的是只念了一年,初中三年级刚刚毕业,子弟中学就停办了;初三年级只有5名学生考上了中等专业学校,其中就有永岩,他考上了沈阳铁路机械学校,这是历史的巧合,也是天意,永岩一天也没有耽误,和原来小学毕业的同学一样,又回到了同一个年级。

参加劳动是我们的必修课,每年的夏季都要去学院的附属农场劳动一个月。沈农的农场在沈阳的西面40公里处的光辉农场,乘火车需要经过三站地,到马三家车站下车,农场主要以种植玉米为主,规模不算大,只有6个分场、10个自然屯的范围。

到了农场以后,我们被安排在大工棚里住,一个工棚能住60人,工棚里面用木板搭的对面床,好在是夏天不冷,能遮风雨就行。食堂离工棚不远,我被安排去烧茶炉,这可是选拔出来的大力士,因为烧茶炉主要是推煤和担水,300来人的喝水,全靠人工去担。茶炉房不但供给大家喝开水,还要供给洗脸、洗碗筷、洗衣服和冲澡用的热水,一天下来,要用手提的大铁桶提50-60桶水,还要走上50多米的路程。所以此项任务选择了我和李宝林同学完成;李宝林与我年龄相仿,同是学院足球队的,身体条件都不错,我们两个人也非常合手。农场的劳动并不算累,主要是铲地。

初夏的夜晚,凉爽宜人,一天劳动下来总要洗洗涮涮,三五成群的戏闹打趣,人们在打发时间,也是在消除一天的劳累。晚上我约了聿喆同学,到外面走走,我们慢步在农场乡间小路上,边走边唠,从农场劳动,唠到班里的事,我们的看法和观点是相同的。前面就是三台子马三家火车站的道口了,我们坐在道口护栏上唠起了往事,这才知道我和聿喆的家都曾经在熊岳住过,她的父亲和我父亲都是在沈阳解放以后,1948年被招到“熊岳农校”当老师的。她父亲是教畜牧科,我父亲教林科;她父亲毕业于东北大学,我父亲毕业于满州国沈阳塔湾农业大学;原来在熊岳我们两家是邻居,她妈妈和我妈妈都认识;后来我们一同随着“熊岳农校”和“辽东农校”合拼,成立了“安东农校”,我们又搬到了安东(现在的丹东),我们又一同在“蛤蟆塘小学”读一年级,再后来因为抗美援朝战争,为了安全,我们又随农校迁回了熊岳,直到1952年,辽宁成立了抚顺林校,我随父亲搬到了抚顺;她们家是在1954年辽宁省成立直属奶牛场,她随父亲搬到了沈阳辉山畜牧场。屈指一算我们已经分别了12年,怪不得刚入学时,我就觉得这个女同学好像在哪里见过,这个名字也好像曾经听到过,但是12年的变迁谁也想不到天下还有这样的奇缘。这种巧遇就是事先设计好的,也难以达到如此地步,巧就巧在小时候的小伙伴,经历12年分离,又同时考入一个大学、一个系、同一个班,这是多么生动的传奇故事啊!后来劳动课结束了,回到学校以后,我们双方的父母都知道了,而且她母亲到我们家,两个老邻居时隔12年又见面了,有着说不完的话、唠不完的嗑。从那以后,我和聿喆之间的关系更加明朗了,相互关心和帮助的程度又进了一步。我们相处关系拉近有三条理由:一是门当户对,这在中国的传统婚姻中是最根本的条件;二是青梅竹马,知根知底,儿时在熊岳农校的家属小孩的合影中,记录了当时的情景,照片中她排在我的后面,这是历史的见证,至今还保留在我们家中;三是在牧医一、二班和所有认识的同学中,都有共识,认为我们俩相处比较合适,我们自己也感觉到相互之间再也没有另行选择的目标了,也算是郎才女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无问东西1969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董兰丫' 的评论 : 老乡好!
董兰丫 回复 悄悄话 我也是东北人,看见您的文字感觉特别亲切。
无问东西1969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高斯曼' 的评论 : 是呀!我终于有着落了!
高斯曼 回复 悄悄话 处女朋友了,祝贺!
无问东西1969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NLF' 的评论 : 谢谢欣赏!
NLF 回复 悄悄话 谢谢你老爸!写的很生动真实!等下一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