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香煎小羊排配干扁四季豆

(2018-03-19 23:33:51) 下一个

这些事都发生在同一个星期六。

中午饭是西式的香煎小羊排配中式的干煸四季豆。
孩子们吃的热火朝天,嘴里一边忙着咀嚼,
一边还忙着加上评论:“这其实比餐馆的更好吃,餐馆里煮的豆角难吃极了,
而这中式干扁四季豆真好吃”

哦,取中西两个菜式的长处,配在一起,美味加倍!

那文化呢?如果我们取孩子们成长的西方文化之长,
再加上我们中国文化的长处,汲取这两种文化的长处,
我们的孩子是不是比单一文化下成长的孩子更有优势呢?

吃的高兴时,女儿又冒出了一句:“在你们30多岁,生我们的时候,
你们准备好了做父母吗?”我一时语塞,坦承根本没有,
很多为人父母的问题,到现在,孩子都16,17了,都还没想清楚。
如果准备好了才敢做父母,估计这一辈子也要不了孩子。

是啊,自从有了孩子,怎样做一个称职的母亲?一直是萦绕在脑中,
纠结在心里的问题。不仅有两代人的时间代沟,还有中国和美国不同文化的隔阂。
常常让我这个完全在中国背景下长大的妈妈,面对在美国文化下成长,
满嘴英文的两个青春期少年,手足无措!

怎样带给他们正面的影响力?进而成为家庭文化传承?
怎样保持父母孩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并且这种交流能够保持贯穿着我们的一生?

想到我和我父母之间的交流,自从我出国后,和他们的距离不仅是在空间,
随着生活的环境不同,我们的思想心灵上的交流,也越行越远。
最后就变成了程序化的问候。

我担心有一天我和我的孩子们也走上了同样的路。

曾读到一篇文章,讲一位祖母为了勾住孙子们的心,
孙子们读书,她也读同样的书,和孙子们一起讨论。
老人的智慧,经常在讨论中迸发出独到见解,
引得孙子们迫不及待的要和祖母打电话交流。

当时看完这折故事,心里就发誓,今后自己一定要多读书,
和孩子们保持在同一个步伐上。

没想到这天又发现了一个更有意思的方法。

吃完午饭,乱翻手机,忽然读到了龙应台和她的孩子一起写的
《亲爱的安德烈》,啊,原来龙应台也是面对同样的尴尬:
如何和不同文化下长大的青少年儿子沟通,
她用和儿子一起写专栏这个方式,互相了解理解!

我和我的孩子们也可以做同样的事!
我们一起写博客,一起成长。
不仅现在同处一室,可以更多交流,
以后哪怕天涯海角,心灵仍然有交汇的地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