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我心依旧2008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命不好的崇祯皇帝与明朝的灭亡

(2019-05-27 11:27:49) 下一个

少年时读姚雪银的历史小说李自成,挺喜欢闯王; 记忆中读了小说后记得最清楚的一个成语就是"犹柔寡断" "刚愎自用"这两个词语都是形容崇祯皇帝的;小说里大臣见崇祯都是要双膝跪下,诚惶诚恐。

读小说时就觉得这个皇帝则么那么性格阴暗,疑神疑鬼。后来读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又觉得汉人的江山亡于吴三桂,就觉得当年这曾经的吴英雄如果不为红颜一怒,李自成的部将刘宗敏不要夺人之爱,后来汉人的江山就不会变成满人所有了,多好。再后来又读了民族英雄袁崇焕蒙冤的故事,读毕差点仰天常啸,把门前栏杆拍遍,觉得崇祯咋如此糊涂,残害忠良,自毁长城。

随着互联网络的普及,也看了许多明史的资料,才觉得事情并非那么简单,明亡于各种合力,内忧外患。

明的灭亡最根本的还是制度,其制度不得人心,陕西灾害频发,明官府明明粮仓里有粮就是不接济平民; 因为明末贪腐盛行,"十年清知府,白银十万两官",官员都顾自个贪,吃喝玩乐,歌舞声平,自顾自己的小家和家族,视平民为草芥,李自成,张献忠为草寇。

明末的起义多半是因为宦官专权,太监的心理多半是阴暗的; 朱由检16岁即位,牢记诸葛先生的语录" 志当存高远", 诛魏忠贤及同党,一时大快人心,屁民惊呼,八百年未见的圣君驾到,普天同庆。

然好景不长,中国人内斗的历史太长,被魏压迫的文人,即"东林党人" 又结成团团伙伙,与明朝军人及官僚其他派系,明争暗斗,即使英雄袁崇焕也不能免俗,袁的诛杀毛文龙很难说是为公,人无完人,毛死后,清无后顾之忧,才有后来的满清直捣北京城的史实。

因小说原来一直对朱由检印象不好,对他的印象就是性格阴暗,多疑,远不如当年曹孟德的"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英雄气概。后来读一些史实才知道朱皇帝是明皇帝中最勤勉的一个,其16岁诛杀魏也需要极大的勇气和魄力; 在李自成逼近北京前有迁都的念头,在李兵临城下时也有想与李议和的想法,说明朱还是有些头脑的,但自己好像缺乏主见,犹柔寡断,面子也薄。

一个饱读诗书的,如此勤勉的皇帝结果却33岁自缢,明灭亡,古人云"天道酬勤",然崇祯的结局是却如此的不堪,再结合清初的清兵屠杀汉人的,扬州十日屠城,作为汉族人,读史到此处,难免扼腕长叹。

有如此看似英明的皇帝,最后明还是灭亡了,问题究竟出在哪?

问题还是出在封建王朝的制度上,皇帝一个人说了算,没有一个制约皇帝的机制,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皇帝圣明,朝代兴旺,皇帝昏庸,朝代灭亡; 朱虽然胸有大志,勤勉,但自小宫中长大,缺乏阅历,如果先皇给他一个好摊子,他应该是个好皇帝,然而先皇却给他一个是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他的才能就远远不够用了。

明朝的体制在朱由检之前就有很大弊病,文官带兵,一个读八股文的文官未经任何历练,就直接做官府的军区集团军司令,与类似红军的战斗力的起义军,类似日军战力的满清部队打,赢的概率肯定不是很高; 看看国共内战时当年的林彪,久疏战阵,与白崇嬉,杜律明一战,共军溃败,几乎被赶至朝鲜,要不是斯大林压美国,美国压国民党,国军因此停止追赶共军,日后鹿死谁手还难说;  久疏战阵的军人尚且如此,更别说从没打过战的明朝的文人司令; 袁是文人,但他基本上也是从基层的参谋做起,算是文人的另类,不能算普遍现象。

朱由检为何会面子薄? 为何听不见忠臣所言? 为何会诛杀忠良? 原因还是才能,阅历不够, 与经过战争的曹孟德,明太祖不可同日而语; 生活的阅历远远胜过一百个儒学老师, 风调雨顺还行,一碰到大事,在太监宫女群群里长大的皇帝往往就会六神无主; 所以古语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毛太阳也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而皇帝周围的官员或者说官僚又如何呢? 明末官员几乎个个贪腐,要不然就不会有李自成,张献忠的揭杆而起; 官员的想法又是什么呢? 先有魏忠贤的残害忠良,后有朱皇帝的诛杀民族英雄袁崇焕,只要闯王或满清给个大官做,各个贪官及混日子的官员,想必都是同一个想法"只要我有家财万贯,哪管天下洪水滔天",袁一死,屈可指数的忠良对明朝的皇帝也心凉了,没有几个带兵的真的把明朝的朱家的江山当回事,江山总是轮流坐,官员,屁民只要有碗饭吃,哪管城头变换大王旗。

所以说,明的灭亡是由于皇帝的平庸,官员腐败的体制,李的起义和满清的侵略的原因,内忧外患,不亡才怪,即使当时北京城侥幸不破城,崇祯不自缢,再过三五十年,他的子孙也得亡明,因为一个朝代要兴亡,制度是关键,靠一个人的英明是靠不住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0)
评论
我心依旧200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高斯曼' 的评论 : 欢迎博友光临,谢谢点赞!
我心依旧200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水沫' 的评论 : 欢迎水沫光临,谢谢点赞!
高斯曼 回复 悄悄话 写的好,谢谢分享!
水沫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无法弄' 的评论 : +1 官员腐败一直是个问题.谢谢好文。
我心依旧200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gwangmsn' 的评论 : 权责相match, 崇祯当时就相当于紧急状态下总司令,当然他负责; 李造反时属于不得已,官逼民反,称之起义军,是沿用国内习惯的叫法,明朝官府自然称李为匪,张则是杀人如麻的恶魔
我心依旧200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无法弄' 的评论 : 法治,监督是被证明的杜绝腐败的有效办法,人治几千年已被证明无效,圣人是不存在的人
我心依旧200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oztang' 的评论 : 袁是明的忠臣,但在诛毛这件事上做法欠妥
gwangmsn 回复 悄悄话 如果崇祯不负责?谁负责,他的死是罪有应得怪不得人,至于李自成,张献忠之类本就是匪,把他们当起义也无可厚非,但观其行无非匪类,当然历史是由当权者所写。你爱如何说由你说。但公理自在人心。李自成终与天下无缘.有很多描述李自成部队在占领北平后的匪类行径在文学城里有很的描述。不多说了
无法弄 回复 悄悄话 封建制度下一直腐败,现在也一样
oztang 回复 悄悄话 看看后世能把猪队友袁崇焕洗得这么白,也就不难理解崇祯当时的无奈了
我心依旧200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qdeer' 的评论 : 国家体制是一个严密的体系,明末各个体系漏洞百出,一个环节出问题引出连串问题,明两面作战,疲于应付; 明是朱家的天下,并非天下人的天下,孟子云,"君之视臣如土芥,臣则视君如寇仇",明大臣叛变明,比如洪承畴,原因也是皇帝对他不好,相比之下,满皇帝待之如上宾。
我心依旧200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亘古未见的笔名' 的评论 : 刚愎自用的皇帝是不少,不过明亡主要还是各种矛盾爆发,一个导火线就能点燃
我心依旧2008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博友详细的评论和分享,袁杀毛这事,有滥用皇帝给他权力的嫌疑,另外朋党之争也是个因素;崇祯的确是很好面子,总希望别人说自己正确,不愿当责任,出过错就往下推,没有担当,临自杀了还说别人的错,在他任内不知换了多少武将文官,在他下面做事的官都是如屡薄冰
我心依旧200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风娉' 的评论 : 您这是佛的用语。
dqdeer 回复 悄悄话 金庸是满人,纯粹是跟着满清的文人一起黑明史。
真实的情况应该是崇祯被文臣们忽悠,整个富裕的江南收不上税。明朝那样的灭亡,基本上是概率很小的事件引起的,当然汉奸们立下了大功劳。 山西的商人们,还有吴三桂。


亘古未见的笔名 回复 悄悄话 明没有到覆灭的最后关口,之所以迅速覆灭便是出了一个有些能力却以为自己很了不起的皇帝,以为自己可以实现强明梦,败招连连。
懒风 回复 悄悄话 记得以前看金庸的《袁崇焕评传》中的一些细节,袁崇焕杀毛文龙应该主要是为了在当时形势下与满清议和以争取时间整顿边防,而满清提出的条件是杀毛文龙崇祯也想议和,两人常有密诏来往。袁崇焕杀毛後说了一段肺腑话,大意是说为了国家,对不起您了。

崇祯是个超爱面子,不肯负责的“巨婴”,除了体现在杀袁崇焕以维持“皇帝永远正确,皇帝不会中反间计”这面旗帜之外,几乎在处理所有事情行上,都是“我没有错,全都朝臣的错”,任何事情都往朝臣上推,被他杀掉、换掉的朝臣不计其数。以致后来没有一个人肯为他担待了。

李自成已经将要打到京城时,傻乎乎地跟崇祯开条件说你要同意咱们划江而治,我就帮你打满清如何?在那情势下,只要答应李自成就立刻躲过灭顶之灾了。然而这么好的条件崇祯都居然碍于面子没同意。当然,朝臣也没有人敢主张答应李自成———免得背黑锅。

不久后李自成已经攻打京城了。崇祯是真心想像宋朝皇帝那样一走了之逃到南方去等东山再起的,但他又是碍于面子,死活不肯主动开口逃跑,百般暗示朝臣只要说一句就行。但满朝文武偏偏就是没有一人肯开口。原因之一是再也不愿意为这无良皇帝背锅了;原因之二是自己的家宅资产很难带走,原因之三是觉得谁做皇帝有何区别?等李自成来了,说不定自己还能继续当“大顺”的臣子呢(崇祯自缢後,他们果真列队欢迎李自成去了)。

皇帝对朝臣没有信义没有感情,于是朝臣对皇帝也没有感情,各人打自己的私人算盘。死到临头还要面子的崇祯终于因为没有人肯主动替他开句口,而只有留在京城等死了。他在煤山上写下的那句名言,还在说自己不是亡国之君,群臣是亡国之臣。至死都仍是个未醒悟的“巨婴”,至死都还在为自己辩护;至死都没有看到,这一切其实都是自己造成的。

博主的总结极好。最终的根源,其实也不是崇祯,而是那个体制。金庸在《袁崇焕评传》里就说了,明朝皇帝其素质的总体分数是很高的“负数”,根本不适合做皇帝。一个科学合理的体制,是让适合的人坐上适合的位子,并且尽可能地能保证这些人真心为国家人民着想,而不是把自己的私人利益凌驾于国家人民利益之上。
风娉 回复 悄悄话 世间之事,千变万化,转眼即空。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我心依旧200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晓青' 的评论 : 谢点赞,祝博友新周愉快!
晓青 回复 悄悄话 懂历史就会知道今天的走向。点赞!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