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 综合报道】“中国人均GDP按照最新汇率计算也就刚刚超过9000美元,还没有到1万美元,而发达国家一般都在4万美元以上......所以,我们从整个经济发展角度来看,中国现在仍然是个追赶者。我认为这个定位,非常重要。”
5月20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在第四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上分享了自己对“改革开放与全球化的新未来”这一主题的思考与经验。
人民网20日援引他的观点称,通过40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和人均收入有显著提高。大家自信心都明显地增强。但反映一个国家实际发展水平最准确指标还是人均收入水平:
“中国人均GDP按照最新汇率计算也就刚刚超过9000美元,还没有到1万美元,而发达国家一般都在4万美元以上,美国是5.8万,欧洲几个国家超过8万美元了。所以,我们从整个经济发展角度来看,中国现在仍然是个追赶者。我认为这个定位,非常重要。”
刘世锦指出,中国现在仍然需要学习,我们的人均GDP还不到1万美元,要学的东西还很多:
“比如1万美元到4万美元之间,很多东西都是可以公开学习的东西,你还要不要学习呢?这个学习的基础打牢了,将来创新才能创出新的东西来。”
因此,中国需要正确地定位自己,自信是必要的,但多跨一步就是自傲,中国远远不到自傲的时候:
“你就是个追赶者,连1万美元都不到,到发达国家4万美元,还有3万美元的距离。这个心态,中国下一步改革开放,(要)全球化,整个态度问题非常重要。”
在刘世锦看来,中国这些年能够取得进步就是因为在学习,相反,美国人对中国了解很少,将来是要落后的。
论坛现场 图片来源:人民网
若要继续学习,教育就是一个重点。美国的人才优势令刘世锦印象深刻,他说那里集聚了全世界优秀的人才,令他印象最深的不是白人,而是那么多的黑人。
这现在是中国的一个短板。刘世锦指出,知识的积累,人才的积累,这需要好几代人的努力。现在已经不能再拖下去了,否则若干年以后要成为真正的创新大国很难。
在刘世锦看来,中国下一步要成为世界人才前沿,教育和研究是基础。“如果没有诺贝尔奖的创新水平,中国要成为创新大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认为这是中国的短板,需要做的事情很多。”
他建议:“在中国创新比较活跃的深圳或杭州,成立一个高水平的大学教育和研究特区,在国籍、人才吸引、招生、经费管理等实行特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