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卓游世界

走四方, 路长长, 海茫茫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走四方(21) - 布拉格之夏

(2020-07-25 17:16:16) 下一个

1. “布拉格之春”爆发的几十年后,在六月的一天下午,我从德国柏林搭夜班火车来到布拉格,打算用不到一天的时间来感受一下布拉格之夏。在走四方(20)中曾介绍过匈牙利布达佩斯,1956年“匈牙利事件”是苏东阵营的第一波动荡,而1968年发生在捷克斯洛伐克的的“布拉格之春”则是东欧国家的第二次抗争。虽然以苏联为首的华约组织的隆隆坦克把历时半年多的捷克改革辗得粉碎,但东欧百姓要求民主的决心却又一次得到了加深。这是瓦茨拉夫广场,虽然只比一个街心花园略大一些,但却是布拉格的“天安门广场”:前身是1348年波希米亚查理四世国王开辟的马市,近代则是捷克斯洛伐克摆脱奥匈帝国独立宣言的发布地,接后纳粹德军、苏修坦克、天鹅绒革命…瓦茨拉夫广场一一见证过。

2. 瓦茨拉夫广场的尽头就是捷克国家博物馆,这是一幢建于法国大革命之后的新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博物馆门前的青铜骑士雕像是波希米亚的主保圣人圣瓦茨拉夫。第一次世界大战加速了全球去君主制的进程:奥匈帝国、徳意志帝国、沙皇俄国和奥斯曼土耳其纷纷倒下。从时间上看,1911年华夏发生的辛亥革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引领了这一波去帝制的革命。1918年,随着奥匈帝国的解体和几年之后奥斯曼土耳其的崩溃,东欧国家一下子添丁不少: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斯拉夫…上世纪九十年代又一波挡不住的解体潮:超级大国苏联一分十五,南斯拉夫一分六,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二。因此图中这座国家博物馆现在只限为捷克国家博物馆而排除斯洛伐克了。

3. 瓦茨拉夫广场附近的商业街一瞥

4. 捷克古称为波希米亚,公元九世纪左右成为一个相对统一的王国。十四世纪到十七世纪期间,布拉格曾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的首都,此时是该城发展的黄金时期。十五世纪以后的实际最高统治者是哈布斯堡家族。这是1475年的建成的火药塔,是布拉格13座城堡式城门中的唯一幸存者,当年的波希米亚国王的登基典礼就是从这里开始,之后一路西行过老城进城堡,最后在圣维特主教堂加冕。

5. 与火药塔毗邻的是市民会馆,内有布拉格最大的音乐厅。

6. 老城街景,前方即是老城广场

7. 这是布拉格旧时的心脏地带-老城广场。广场一侧的青铜雕像是胡斯,十四世纪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及宗教改革者,后被罗马教庭判处火刑。在他殉道500年之后的1915年,人们树立这尊雕像以资纪念。(图片最右侧)

8. 老城广场上的老市政厅

9. 老巿政厅塔楼上的天文钟是布拉格一绝,钟盘上有黃道、地球时刻、古代捷克时刻、指针等。天文钟在中世纪的欧洲常常被用来显示地球、太阳及月亮在黄道上或天空中的相对位置。

10. 广场上一对黑色的大尖顶教堂是泰恩教堂,是布拉格老城最主要的教堂。

11. 过了老城广场穿过一条小巷,查理大桥便出现在眼前

12. 查理大桥是伏尔塔瓦河上最美的一座桥,说是大桥有些为过,十一个拱五百多米长。但大桥上点缀着30余座雕像,加上两侧的风光,宛如步入一条艺术走廊。这些塑雕像大部分都是在1683年至1714年间树立在桥墩及桥头堡上的。主题多以圣人为主,如著名的红衣主教圣约翰·内波姆斯。他是十四世纪布拉格的红衣主教,因为拒绝透露王后忏悔的内容而被瓦茨拉夫四世国王下令从查理大桥扔入伏尔塔瓦河后溺亡,后来被追封为圣人。另有一座阿西西的圣弗朗西斯雕像则是树立在1853年后,背景典故来源于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十八岁继位的奥皇在25岁那年外出时被刺客刺中脖子,幸亏所穿军装有厚实的高领而逃过此劫。为了感恩圣主庇护年轻的皇帝,一位帝国重臣特多方筹款让人在查理大桥上立了三位圣人物主题的雕像。弗朗茨的二弟则为皇兄在维也纳募捐兴建了一座教堂。大难不死的奥皇最终在皇位上稳坐68年,以86岁高龄走完了他充满凄凉的一生。为何?皇太子因不满自己的婚姻而自杀了,皇后伊丽莎白遇刺亡于瑞士,帮他筹建教堂的马克西姆连皇弟在墨西哥皇位上被废后遭枪决,侄儿皇储夫妇萨拉热窝双双遇刺而亡……

13. 大桥两头各有一座古堡造型的桥头堡及其拱门

14. 从河西岸眺望大桥,每座桥墩外都建有特别的尖端,用于避洪流。这也是布拉格虽经多次洪水而查理大桥屹立不倒的原因之一。

15. 圣弗朗西斯教堂

16. 远处山坡上的布拉格城堡曾是波希米亚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皇宫,现为捷克总统府。这个始建于公元880年城堡曾为大火所吞噬,1541年后又重建,现存外观是十八世纪下半叶哈布斯堡王朝女当家特蕾莎在位时期主持的一次大规模整修的结果。随着哈布斯堡王朝迁都维也纳,城堡的王气渐渐消退,但世界上最大的连体式城堡建筑非她莫属。

17. 总统府

18. 总统府邸前的换岗仪式

19. 城堡内的圣维特主教堂是捷克境内最大的一座天主教教堂。从1344年查理四世下令修建到最后完工,前后花费了近600年的时间。这座教堂在历史上曾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皇帝登基加冕在此,皇家最终归宿在此,王国的最珍贵的圣徒遗物也收藏于此。

20. 教堂正面的玫瑰花窗建于1927年

21. 玫瑰花窗由两万七千多块花色玻璃制成,描述的是圣经中《创世纪》故事。

22. 玻璃窗

23. 这幅是艺术大师米沙的作品

24. 教堂主拱顶

25. 教堂内部

26. 教堂内由二十吨纯银打造的圣约翰·内波姆斯的灵柩。

27. 圣维特大教堂与旧皇宫

28. 城堡内庭的皇宫旧院里面有一座巴洛克风格的喷泉,在喷泉后有一座文艺复兴装饰风格的水井。蓝顶的小教堂是圣十字小教堂,曾作为城堡里圣维特大教堂的藏宝室。

29. 旧皇宫内的弗拉基斯拉夫大厅是城堡内最大的大厅,也是波希米亚国王的会议厅。建于十五世纪末的大厅依旧保持着当年哥特式风格,五个带肋拱顶支撑着整个长方形的大厅而无需一根廊柱,周边配以巨大的落地窗。厅内装饰平淡,但整个大厅采光效果十分出色。现在捷克的一些重大活动仍然在里举行,诸多总统选举,国宴,庆典仪式等等。

30. 这是波希米亚王国官阶的徽章图案,其中最顶部是属于国王的

31. 国王的御座

32. 波希米亚国王的三件套:王冠、宝球和权杖。

33. 这是旧皇宫内玛丽亚·特蕾莎皇后与弗朗茨一世皇帝的画像。特蕾莎皇后无疑是哈布斯王朝中的“武则天”,当然她出生时的命比武则天好,其父即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六世,她没有经过武后多番拼搏才上位的过程,但她的登顶之路也充满了坎坷。首先哈布斯堡王朝受传男不传女规矩的制约,其次她父王查理六世篡改了家族里与父兄早先定立的协约,即如果家族无男嗣时,兄长约瑟夫一世的女儿优先。为此,特蕾莎的继位之战足足打了8年,尽管丢失一些领土,但特蕾莎硬是挺了过来。不仅如此,在她四十年的统治中还经历另两场硬仗。特蕾莎曾兼任匈牙利女王、波希米亚女王、克罗地亚女王等等,虽然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还是由她夫君弗朗茨一世出任,之后由她的儿子约瑟夫二世继位,但她始终是幕后的“无冕之王”,事实上治理国家她同样展现出了惊人的才能,不愧是受奥地利人尊重的国母。

34. 罗马式的圣乔治教堂

35. 从城堡山眺望山下的布拉格小城:左侧的圣托马斯教堂,右侧的圣尼古拉斯教堂

36. 布拉格又名“千塔之城”,应该是从这个角度看过去的

37. 圣尼古拉斯教堂

38. 桥边岸上左侧的建筑是鲁道夫宫,这是一幢十九世纪新文艺复兴风格的音乐厅,现为捷克爱乐乐团所在地。正对着桥的是中欧历史最悠久的查理大学。

39. 查理四世创立于1348年的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查理大学”目前是捷克最大的大学,科学家开普勒、爱因斯坦等曾在这里做过研究,曾出过四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当今世界也是排得上名的大学。 远处山上是造型独特的兹科夫电视塔

41.  圣乔治教堂白塔后

42. 城堡广场上的施瓦岑贝格宫和其后的加尔默罗会修道院。建于十六世纪中叶布拉格城堡大火后的施瓦岑贝格宫是布拉格最早的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之一,几易其主后才归施瓦岑贝格家族所有,现为捷克国立美术馆。顺便介绍一下施瓦岑贝格家族 Schwarzenberg, 这是哈布斯堡王朝历史上显赫的贵族世家: 在莱比锡首次大败拿破仑大军的卡尔·菲利普·施瓦岑贝格元帅,其侄儿是胁迫普鲁士签下屈辱条约的施瓦岑贝格首相,二十一世纪捷克的前外长及总统候选人是家族第七代传人……

43. 从城堡出来后一路往佩特任山赶,山顶上那座布拉格的“埃菲尔铁塔”虽然比巴黎的大哥瘦小许多,但塔上的瞭望台却能看到“金色的布拉格”。

44. 与城堡相连的佩特任山下的这组破损的人体雕像,用于纪念当年在苏共高压下牺牲的生命,提醒人们对自由民主的珍视。

45. 从山上的瞭望塔上能看到布拉格城堡的全景

46. 红瓦黄墙的布拉格老城和小城共同构成了金色的布拉格,不愧于“金色之城”这一称号。

47. 伏尔塔瓦河东岸的捷克国家剧院

48. 从军团大桥眺望老城

49. 图左侧的建筑是布拉格的现代建筑-“舞动的房子”

50. 如果说巴黎、伦敦、维也纳是霸气的大家闺秀,那么布拉格则无疑是一个恬静的小家碧玉。布拉格老城不太大,虽然爆走一日大部分景点都能经过,但是这里的确是一个值得放慢脚步,细细品味的优雅小城,处处充满着浓浓的波希米亚小资情调。当然,现在的布拉格也常常为游客爆满,各景点无不人头攒动,想静静而慢慢体会一下也不易了。最后再看过一眼这世界上最大的城堡之后,我便买上一块汉堡包,匆匆返回火车站,登上了回柏林的夜班火车。一日的爆游结束了,再会布拉格之夏。

谢谢观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