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马雍去世后,莫卧儿帝国第三位皇帝阿克巴于1556年继位,从此以后直到其曾孙奥朗则布去世的1707年,其间这150年是帝国最强盛的时期。1592年阿克巴大帝的第三个孙子库拉姆出生了。由于占卜师预测这个新生的王子能够使帝国走向辉煌,阿克巴大帝遂命人将出生仅6天的婴儿直接送交自己无子嗣的皇后抚养。在皇后的精心呵护下,库拉姆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练就了各项本领。聪明伶俐的库拉姆直到1605年阿克巴驾崩后才和自己的亲身父母团聚。父亲继位后,在父皇的指挥下,文武双全的库拉姆王子骁勇善战,成功降服了斋普尔的拉其普特人,为巩固帝国的疆土立下了汗马功劳,父皇遂赐他"沙贾汗"的封号,意为"世界之王"。
在沙贾汗的治理下,莫卧儿帝国很快进入全盛时期。此时沙贾汗大兴土木,为自己和爱妃筑起了豪华的宫殿,彼此恩爱有加,享受着甜美的生活。蒙泰姬先后生下了14个孩子。然而物极必反,最后一次的分娩要了她的命!那是公元1631年4月她随沙贾汗出征的时候。38岁的蒙泰姬临终前忍着剧痛向沙贾汉请求为她修建一座世界上最最伟大而美丽的陵墓,以纪念他们之间永恒的爱情…
泰姬陵完全展现出来了,依旧迷茫中…陵前花园中间是倒影池,两旁植有两列柏树,分别象征生命和死亡。但非常遗憾的是今天主倒影池没有水,看不到倒影在中轴线上的泰姬陵。
晨雾缭绕着泰姬陵内的清真寺
晨光洒在泰姬陵上
晨雾中海市蜃楼般的泰姬陵
泰姬陵主殿两旁各有一座红褐色砖石砌成的配殿,一座用作清真寺,一座用作来访客的休歇处。此时晨雾渐渐退去,建筑物露出了真面目。
配殿内景
从配殿望泰姬陵主殿
这是又一个经典的角度
用纯白大理石建造的主殿是一座四方八面建筑,建在一层平台上。每方中间各有一约30米高的大拱门。主殿周围有四座40米的高塔,塔身均向殿外方向倾斜12度,以防高塔倒塌时伤不着主殿。人们由于视觉误差,这从远处眺望时反而觉得它是垂直的。这就是美伦美央、完全对称的泰姬陵的魅力所在!
泰姬陵的建筑材料来自于印度及周边亚洲国家,诸如中国(绿松石,水晶和翡翠),阿富汗(青金石), 缅甸(孔雀石,琉璃), 锡兰(蓝宝石), 泰国(象牙,白玉), 阿拉伯(玛瑙,黑曜石), 波斯(珊瑚,螢石), 越南(绿宝石,鹿角), 朝鲜(黄金,白银)。印度各地的碧玉、檀香、红宝石。 共有28种宝石和半宝石镶嵌入白色大理石。当时(1632年)总费用约4000万卢比。 十九世纪末疏于管理的泰姬陵曾被一些英国殖民者从墙壁上偷刮各类宝石。
这是精美的各色珍贵石科被镶嵌在大理石的墙壁上
这是主殿所在的一层平台 Plinth。现在游客一律不得穿鞋走在上面,要么赤脚要么带鞋套。对外国游客而言,在相对于印度人非常昂贵的门票里已包含鞋套和一瓶矿泉水了,对此要去的驴友不必担心。
去过伊朗伊斯法罕的朋友对这样由一座座拱门组成的建筑不会陌生,泰姫陵正是集伊斯兰建筑精华的代表作之一。
从一层平台下眺望主殿
大拱门周边都是波斯文书,字体自下而上由小变大,给人以字体完整的错觉。
大拱门 Pishtaq 上面大透窗能将外面的光线直接照射到主殿中央的墓室内。
主殿入口
大理石墙壁上的雕刻着花卉图案
用整块大理石雕刻而成的挡墙护着沙贾汗和蒙泰姫的假棺椁。他们的真棺椁却是在此地下的地窖里,布局类同。这毕竞是第一层,不接地气!
大家也许注意到了,这墓室特显得拥挤而不对称,没错!
1631年4月蒙泰姬死于产后大出血,当时正在出征的军营中,无奈只能就地掩埋。之后被重新放入金棺暂置于亚穆河畔一建筑中。
1632年泰姬陵动工兴建,1633年蒙泰姬被最终埋入一层平台的地下。1640年大理石的主殿完工,1653年所有配套建筑完成,泰姬陵全部竣工。1658 年沙贾汗被自己和蒙泰姬所生的三子奥朗则布废黜并被软禁在阿格拉红堡内。此时,沙贾汗想在泰姫陵对面的月光花园为自己修建一座纯黑大理石的陵墓以百年后与爱妃长相守的愿望也就落空了。郁郁寡欢的沙贾汗在1666年去世后,奥朗则布将其父匆匆葬于泰姬陵。这恐怕是沙贾汗最不愿意看到的—因为内部的对称性被完全破坏了!不过能和爱妃永远在一起也值了,毕竟莫卧儿帝国财力渐衰,再也不可能花费巨资打造另一旷世之作了。当然奥朗则布不象他父亲那样对建筑有着狂热爱好则是另一原因。
太阳渐渐升起了,泰姫陵那耀眼纯白色露出来,她是那样的洁白微瑕。现代化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各式污染,洁白无瑕的大理石正加速了其变黄变色的进程。印度的大气污染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的。为了保护泰姬陵,陵园周围几公里已不准机功车通行,进入陵园有园内提供的电动车,我是请了人力三轮车代步的。前些年由于巴基斯坦的恐怖分子曾扬言要炸毁泰姬陵,现在进园的安检堪比赴美的航班!在与泰姬陵隔亚穆河相望的月光花园里,能够看到泰姬陵及周边配殿的经典倒影,现在河边24小时有军人住守,游人不允许靠近河岸。
与泰姬陵隔河相望的月光花园
这是第三天下午在月光花园远眺泰姬陵
能言善辩的美国前总统克林顿2000年3月在访问印度参观泰姬陵时奉承印度:世界上的人们要分类的话,那么只有两种,一种是亲眼看见过泰姫陵的,一种是无缘相见的。 我自己非常荣幸地成为了第一种人!
尼克松翁, 拉拢老中 --(尼克松夫妇)
师娘成后,马赛(萨)科齐 --(马克龙夫妇, 萨科奇)
法国总统马克龙夫妇 前总统萨科奇
威廉(连)他娘,两妃一王(亡) --(威廉王子夫妇, 戴安娜)
土豆(斗)靓汤, 陵前比酷 --(特鲁多(小土豆), 汤姆 克鲁斯)
京(惊)成寡人,总统总理 (离异的普京与梅德维杰夫的总统总理接力)
公主英(隐)拉, 瑞泰异佳 (瑞典公主, 被迫下台的泰国总理英拉)
老李老朱, 双双外出
三个代表, 两个国宝
泰姬转世, 独领风骚
总算是坐上了世界大享们曾坐过的位置!NND,为了这万无二人的景界,凌晨四点多起床,五点多赶到泰姬陵的大门排队,开门后百米冲刺过去…你说值不?
下面让我用泰戈尔描述泰姬陵和沙贾汉的诗句来结束这难忘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