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彼岸洋插队

一介教书匠,酷爱自家乡;寓居多伦多,桑梓永难忘。
个人资料
正文

小说连载:窑火千年(3)

(2025-03-29 14:23:10) 下一个

 

  第三章   秘方疑云

白继周

 

   夕阳的余晖洒在碎石路上,将整个白窑村染成金色。白赓冶站在古窑遗址前,看着文物局的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搬运着出土的文物,那个装着制瓷秘方的青花瓷坛被特别保护起来,几个专家围在旁边,低声讨论着什么。

   "赓冶,"白老先生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过来。"


   白赓冶转身,看到白老先生站在自家院前,手里拿着一个布包。老人的神色有些凝重,这让白赓冶心里一紧。

   "老先生,怎么了?"白赓冶快步走过去。

   老先生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带着他走进窑洞。窑洞里有一盏油灯,昏黄的光线下,老先生打开布包,露出一个古朴的木盒。

   "这是......"白赓冶睁大了眼睛。

   盒子上雕刻的花纹精美绝伦,和白瓷茶壶上的波浪纹不差而致。老先生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卷发黄的绢帛。

   "这也是制瓷秘方。"白老先生低声说,"是我们白家世代相传下来的。"

   白赓冶感觉自己的心跳漏了一拍。他看看盒子里的绢帛,又联想外面那个青花瓷坛,一时语塞。

   "很奇怪是不是?"老先生叹了口气,"为什么会有两份秘方?"

   白赓冶点点头。他想起在密道里看到的壁画,想起那个青花瓷坛,想起坛子里装着的绢帛......这一切太巧合了,巧合得让人惴惴不安。

   "其实,"白老先生缓缓说道,"我们白家祖上,就是唐代官窑的窑主。"

   白赓冶倒吸一口冷气。他从未听白先生提起过这件事。

   "当年安史之乱,官窑被迫关闭。"老先生的声音有些颤抖,"祖上为了保护制瓷工艺,将秘方一分为二,  一份藏在密道里,一份由后人代代相传。"

   白赓冶感觉自己的手心已经沁出了汗。他想起那个青花瓷坛,想起坛子里的绢帛...如果老先生说的是真的,那么......

   "但是,"白老先生突然压低声音,"我怀疑,密道里的那份秘方是假的!"

   白赓冶猛地抬头:"为什么?"

   "你看这个。"老先生从盒子里取出一枚铜钱,正是白小满在雨中捡到的那枚开元通宝,"这枚钱币,是我故意放的。"

   白赓冶感觉自己的脑子有些转不过来了:"可是......为什么?"

   "因为有人一直在找这份秘方。"老先生的声音更低了,"从你太爷爷那一代就开始了。"

   窑洞里突然安静下来,只有油灯的火苗在轻轻跳动。白赓冶感觉自己的后背有些发凉,他想起赖孩慌张的样子,想起那些破碎的瓷器......

   "老先生,"白赓冶突然想到什么,"您是说,赖孩他们......"

   老先生点点头:"他们背——后——有——人!"老先生一字一句。

   就在这时,窑洞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白赓冶来到门口,看到几个陌生人闯进了村子。他们衣着考究,却有种掩盖不住的戾气。

   "谁是这里的负责人?"为首的一个男人大声道,"我们是省文化厅的,听说这里发现了唐代文物?"

   白赓冶回头看向老先生,老人却已经收起了盒子,神色平静如常。

   "我去看看。"白老先生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襟,"赓冶,你留在这里。记住,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要保护好这个盒子。"

   白赓冶紧紧抱着盒子,感觉自己的手心已经沁出了汗。他看着老先生走出窑洞,看着那些陌生人围上来,看着文物局的人露出为难的神色......

   突然,他注意到其中一个人手上的戒指。那戒指上镶嵌着一块白玉,这块玉石在夕阳下泛着诡谲的微光。

   小赓冶想起老先生说过的话:我们白家祖上,就是唐代官窑的窑主......

   那枚戒指上的白玉,正是白窑村特有的白瑶玉。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