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继公元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实际上终结了中国实行三十多年的一胎化计划生育政策。
中国是当今世界人口最多,自然资源又相对贫乏的发展中国家,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均淡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但人口却占世界总人口的1/5。公元1978年,整个世界只有0.5%的人口人均GTP低于中国,我们是当时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要想保障全体公民的生活水平不仅温饱,而且还能逐步提高,只有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控制人口增长,而不能坐等经济高度发展之后人口出生率的自然下降。因此,中国政府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推出势在必行的计划生育国家政策。
从公元1979年开始,中国政府在直辖市、省、自治区实施强制性的生育控制,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实际上规定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个小孩(即“独生子女”),对盲目生育者严厉管制。
1979年的下半年,计划生育涵盖整个大陆,除了部分偏远地区的农村和部分少数民族可以生育两个小孩之外,各地育龄夫妇全面实施上环、人工流产、绝育等干预措施,在人类生育史上首开先河。
让人难以释怀的是,我的两个儿子鹏博、鹏飞就恰巧出生在这个千载难逢时候,让俺夫妻俩饱尝了个中苦辣酸甜(详细情况请参考个人拙作《忆海拾贝》之42“历尽磨难多半世”。)
公元1982年3月13日,计划生育直接跃升为国家的基本国策,相
应的法律《计划生育法》也于2001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于当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
六十三号主席令公布,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
此政一出,举世震惊。国际舆论界对这种古今中外独一无二的国策屡屡批评或猛烈抨击。
当年许多偷渡到欧美国家的中国移民,时常宣称自己是中国一胎化政策的受害者,并以此为理由提出政治庇护的申请。
由于中国政府一直强化计生政策的执行,到了2000年,中国内地的出生率仅为1.2%左右,独鳌“极低”的国际平均水平。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计划生育的负面效应逐渐显现,人口快速老龄化、家庭抵御风险能力下降、劳动力短缺、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等问题日趋严重。
不可否认,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实施,让中国的人口总量
减少了4亿多,消除了贫困,减轻了因人口增长过快对环境的负担,
提高了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对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做出
了重要贡献。但它一味控制人口数量,忽视世代更替,成为个体未
富先老的推手,促使国家严重的老龄化。
进入21世纪,由于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第一批独生子女已经到
达适婚年龄,在许多地区,特别是经济较发达的城市,计划生育政
策有一定程度的放松。例如,独生子女夫妻将被允许生育两个孩
子。但随着教育程度与经济水平的提高,中国许多城市也面临着与
发达国家同样的窘境:年轻的夫妇越来越不愿意养育太多的孩子,
甚至放弃生育换取富裕、自由的生活方式。
计划生育的核心是生育政策,推行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即
“独生子女”。十八届五中全会实际调整了计划生育的核心,把中
国从“独生子女时代”推进了“双子女时代”。
其实,任何国策都具有阶段的属性。就计划生育来说,上世纪
70年代末开始大力推进,此后很快成为一项基本国策,三十多年不
遗余力。然而2007年10月28日,中国将节约资源确定为基本国策
后,计划生育事实上已经退居次要位置。
虽然计划生育对中国社会产生过积极作用,但推行了数十年之
后,生育率太低、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等负面效应屡屡作祟,众多
有识之士因此奔走呼号,促成新一届政府首先放开单独夫妇(即夫
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生育二孩,其次全面放开“双子女”。此
举顺乎潮流,深得民意。
如此源头活水来,但愿如许清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