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中的佛教因素
佛教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社会现象,它在中国传播两千年的过程中,既是一种信仰实践,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千百年来,参与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佛教,对我国文化的几乎所有层面,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佛教十分重视运用文学艺术手段,来表现自己的存在和力量,推广自己的教义和思想。佛教文化艺术对吸引广大信徒,推动世俗文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们要发扬祖国的优良文化,就必须研究佛教对我国文学艺术所产生的种种影响,吸收佛教文化中一切有价值、有活力的精华部分,来充实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新文化。
佛教利用大量寓言故事来解释和宣传佛教的教义,其中微型小说《百喻经》列举故事九十八篇喻经理 ,劝喻人们笃信佛教,专注修行。
故事一(空中楼阁):一富家见别人家楼阁好,二楼更甚,是以造楼。却谓工匠曰:“不作一楼,只作二层”。夫有不造一而得二者乎?
故事二(焦芽败果):一个人尝芝麻时发现,生的芝麻不好吃,炒熟的芝麻很有味。于是他想:“既然熟的好吃,我为什么不种熟的呢?”于是,他就用熟芝麻来播种,结果连一棵芝麻也没长出。——这个寓言告诉信徒:如果欲速贪易,改修小乘教,终不能得佛果。佛呵斥小乘为“焦芽败果”就是这个意思。
故事三:从前有一批商人,要到大海的对面去做生意,但不认识路,于是就雇佣了一个领路人。到了一处供奉天神的庙宇,按照习惯,必须杀一人来祭祀方能通过。于是大家一起商量究竟杀谁好。商量来商量去,大家都是亲戚朋友,都不能杀,只有领路人与大家没有血缘关系,于是就把他杀掉了。祭祀完毕后大家上路时才发现,没有了领路人就没有了方向。这伙人走来走去也走不出茫茫旷野,终于困死在迷途中。——这个故事比喻:要入法海探宝,应当修善发行,以为导师;如果蒙混过关,将会永坠迷津,终不得出路。
故事四:一伙人都夸自己的父亲如何如何积德行善、怎样怎样乐善好施。其中一个终于瞅准机会,振振有辞地说:“我父亲是天底下最好的男人,他从小就断绝淫欲,从不干男女之事。”大家一听,顿时哄堂大笑:“你父亲如果这样,那么你从何而来呢?”——这个故事教育我们:赞美人要符合实际;过头的恭维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招致他人的轻鄙。所以佛教五戒中制止妄语。
另外,《百喻经》还有诸如《刻舟求剑》一类的寓言故事,只不过把失手的宝剑换成了银杯子,比“一字千金”的《吕氏春秋》晚了几百年。
这部佛教文学作品,文笔朴素简练,故事生动有趣。鲁迅先生曾把它作为历史文学资料进行研究。从中国文学发展史的角度来看,《百喻经》为我国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内容,对我国后世的文学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佛教为我国古代神魔志怪小说提供故事素材,启发艺术构思。佛教典籍广取譬喻语言,把教义、佛性等融化在文学形式里,取得形象化的教化效果。佛教典籍的直接流传,打破了中国原来小说的题材,为小说创新开辟了通途。如千宝的《搜神记》,颜之推的《冤魂记》,集中宣扬了佛教神像的威力和信佛茹(忍受)素的好处。
我国自元明以来,在诗歌渐行式微的情况下,章回小说暂露头角,一枝独秀,出现了被后人喻为四大古典名著的《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不朽大作。由于佛教的盛行,致使这些名著在体裁结构、故事来源、艺术构思和思想倾向等方面,都受到佛教深刻的影响。
《西游记》是在民间流传的唐僧取经故事和有关话本杂剧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浪漫主义的故事小说。书中所记菩提祖师于半夜三更传法给孙悟空,就是从佛典所载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半夜三更传衣钵给六祖慧能大师的传说蜕变而来。
《西游记》描述唐僧历经八十一难,与妖魔斗法的故事,是受到《大方广佛华严经》所述的善才童子五十三参和奇幻多变的《降魔变文》描写舍利弗如何降魔斗法这两本经书的启迪。从《西游记》中三位徒弟的法号:悟净、悟能、悟空(修炼的三层境界),就可以看出唐僧的寓意——只要跟着师傅,就能顿悟佛教道义,终成正果。
这里的悟,可以理解为领悟,这是一种非言传的、心灵的沟通,意者点到为止,受者心领神会。
师徒四人中排次最低的是沙僧悟净。“净”是指“远离尘世,寻找心灵的净土”之意。初入法门者,修行尚浅,必求清净心,不被尘世所扰,重点在悟“静”。此为佛门修行的第一境界。
八戒法号悟能,原是天蓬元帅,功夫虽不及悟空,但不算低,有一定的道行(héng)。只因欲望太多,颇受局限。“悟能”即是要恪守欲望,警戒约束。所以天蓬元帅也叫八戒。
悟空在取经路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师徒四人中他法力最高,本领最强,能腾云驾雾七十二变。“空”是佛家道家都追求的境界,即“放下执着,返璞归真”。悟是过程,空是结果。“悟空”是修行者的最高境界。
悟净、悟能、悟空,三层境界,层层递进。徒弟三人追随唐僧,历经磨难,最终到达西天取得真经,实是勉励求佛问道者通过修行,终成正果。
小说通过主角孙悟空战胜各种妖魔鬼怪、魑魅魍魉(chī mèi wǎng liǎng )的故事,塑造了一个不畏艰险、不惧邪恶的“斗战胜”形象。
尤其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大闹天宫》一段,作者通过抑道扬佛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的知识分子对封建统治的不满。孙悟空能翻十万八千里的跟斗,却翻不出如来佛的手心,最后归正,成就正果的结局,宣扬佛的威力无比,佛法无边的思想。
《三国演义》描述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但小说开卷词却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西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明显渗透着佛教的人生虚幻思想。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最出色的作品,也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文学名著。但是,我们看到作者曹雪芹(包括续作者高鹗)在世界观和创作方法上,受到佛教(主要是禅宗)的影响较深。
《红楼梦》开篇交代一僧一道将一顽石投入人间,开始了一段轰轰烈烈最后又不免伤感落泪的奇妙旅程。故事从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到最末一回“贾雨村归结红楼梦”,从空空道人访道求仙,到贾宝玉出家为僧,描述儿女缠绵之情和荣华富贵之乐,但结局是穷困潦倒,分崩离析。全书以梦开始,以梦告终,贯穿着佛教的人生如幻,世事无常,因果报应的思想。
佛教禅宗思想对曹雪芹的影响很大。禅宗的反传统精神,在《红楼梦》中有所反映,如书中有“宝玉悟禅机”,“宝玉妄谈禅”等种种描述。
曹雪芹在禅宗哲理方面,造诣很深。在《红楼梦》第二十二回中,与贾宝玉朝夕相处的林黛玉为了检测宝玉的佛学水平,引宝玉的名字出题提问:“宝玉我问你,至贵者宝,至坚者玉。尔有何贵,尔有何坚?”宝玉竟不能答,引起黛玉和在场的宝钗一起大笑说:“这样愚蠢,还参禅呢!”过了不久,宝玉听到一个有意义的曲文,自以为对禅机有所领悟,当即写了一偈(jì ):“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黛玉看了认为还未尽善。就续了两句“无立足境,方是干净。”把宝玉还认为有一个主观存在的立足境,也根本否定了。这一彻底否定,正符合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所谓“本来无一物”的根本精神。
《封神榜》叙述商末政治纷乱和周武王伐商的故事。全书有很多佛仙斗法故事描写,其中有的人物塑造直接采用佛典,如哪吒的原型就是佛教四大天王中北方毗(pí)沙门天王(托塔天王)的三太子。
此外,我国自元代出现杂剧表演形式之后,才有了今天的正戏剧。戏剧祖宗元杂剧的取材,许多都是直接取自佛教故事。如郑廷生的《布袋和尚》,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都很著名。延续至明代的杂剧《观世音修行香山记》,《目连救母劝善戏文》等,也是戏曲中深受佛教影响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