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堑通途——尼亚加拉瀑布上走 钢索
尼亚加拉瀑布位于加拿大的安大略省和美国的纽约州的交界处,因处在北美洲东北部尼亚加拉河流之上而得名,是美洲大陆最著名的奇景之一。它的平均流量5720立方米/秒,与伊瓜苏瀑布、维多利亚瀑布并称为世界三大跨国瀑布。从“尼亚加拉”在印第安语中意为“雷神之水”,可以想象该瀑布的桀骜不驯。
公元2012年6月15日,尼亚加拉瀑布再次走到全球观众面前,全世界200多家媒体的镜头聚焦在这里,聚焦在一个身着红上衣的特技人——美国人尼克·瓦伦达(Nik Wallenda)身上。在美加两岸现场十几万人的目睹中,在全球大约3亿人的聚焦下,镇静自若的瓦伦达脚踩钢索,款款前行,完美横穿尼亚加拉瀑布,成为116年来首位高空钢索跨越瀑布的人,刷新了其200多年的特技人家族史。
现年33岁的瓦伦达,2岁开始练习走钢丝,付出了多少辛苦不得而知。他6岁第一次来到尼亚加拉,就产生征服瀑布的愿望。为了实现梦想,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旅游、文化及体育厅厅长华人陈国治的大力帮助下,他用了整整2年的时间,取得了跨越瀑布的许可证,费尽周折筹集到了130万美元的表演资金。
他还因此克服了重重困难:
由于钢索恰好从马蹄形瀑布的两端口架起,所以悬空的钢索距离瀑布只有60米远近,银河倾倒的瀑布溅起的“大雨”完全笼罩着前进中的每一步,并且还要受到瀑布冲积形成的气流的冲击。钢索湿滑,举步维艰,气流不稳,要跨越全长550米抛物线形钢索,难度可想而知。瓦伦达事后透露:“钢索非常湿滑,薄雾和疾风也制造了不小的麻烦”;“既耗费精力又耗费体力”。
一窝(成年2只,小的4只)猎鹰的家就安在距钢索200米远的加拿大安大略省旧水利发电站老建筑的窗户洞里,也就是说钢索处于猎鹰捕食的危险警戒线内,任何生物的靠近都可能引起猎鹰的过激反应,可能得到凶猛禽类的突然袭击。要知道,猎鹰个头不大,也就1~2公斤,但它们捕食时速度高达60千米/小时,一旦猎鹰性起,后果不堪设想。据说瓦伦达将行走安排在晚上,就是为了避免影响猎鹰,因为一般猎鹰都喜欢黄昏时呆在窝里。
华伦达行走的是一条下行的抛物线,中间低于起始点11米,由于水雾和气流的影响,这里的温度要低于周围6℃左右。马蹄瀑布口万马奔腾般的飞流,会引起巨大的气浪,形成难以捉摸的气流。“我觉得双手快要麻木了”。瓦伦达事后如是说。
为瓦伦达行走的钢索重达8吨,直径5厘米,由6条钢丝组成,而每一根钢丝又有49跟更细的钢丝绞合,总共价值85万。这次行走,瓦伦达还需要向尼亚加拉公园缴纳10.5万的费用。
瓦伦达披露,高空钢索行走最重要的是身体重心保持平衡,而这个保持只能通过脚和钢索的接触来获得。他脚上的靴是妈妈精心特制的软底皮靴,类似于芭蕾舞鞋。鞋子上半部是牛皮,其他是麋鹿皮材质的绒面革。脚被温暖的靴子包裹,他感觉自己的心就抓住了钢索,在湿滑的钢索上行走特有信心。
瓦伦达是美国高空表演家族的第7代传人,这个世家也为高空表演项目献出了5条生命。巨大的悲痛既笼罩着也激励着瓦伦达。为拒绝悲剧,为了热情的观众,瓦伦达行走时身后拖着叔叔为他专门设计的滑轮保险,重4.5公斤,像一条尾巴一样麻烦。
6月15日22点16分,尼亚加拉瀑布美国方瞬时聚光灯骤起,高空飞人瓦伦达从美国方出发了,顿时,美国观众欢声雷动,声音压倒了瀑布的咆哮,虽然加拿大方因水雾看不见,但美国观众的热情已经感染了550米以外的加拿大人。
热情的小观众
10分钟后,身着红色夹克、黑色裤子的瓦伦达进入了加拿大观众的视线,只见瓦伦达手持12米长、16公斤重的银色平衡杆,像矫健的雄鹰出现在水雾中,加拿大方12万观众顿时报以雷鸣般的欢呼声。这时的瓦伦达面带微笑,口中不断念念有词,既是激励自己,又是通过对讲系统向亲人和教练沟通。在距离终点20米左右的时候,他特意单腿跪在钢索上,腾出一只手向观众致意,
然后稳健地抵达加拿大一端的岩桌(Table Rock),完美收官。据统计,他这次行走总共耗时25分19秒,比原定时间提前了一半。
结束时,加拿大海关官员例行检查了瓦伦达的护照,幽默地提问:你此次旅行的目的是什么?瓦伦达自豪地回答:激励全球的人们!
据说,瓦伦达的这次行动,让加拿大安大略省旅游业及周边经济增加一亿元的收入,潜在效益十数亿。
另外,帮瓦伦达宣传一下,想拜师学艺者需准备10000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