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彼岸洋插队

一介教书匠,酷爱自家乡;寓居多伦多,桑梓永难忘。
个人资料
正文

何汉忱故事(第五章 落户界沟)

(2017-12-15 15:54:03) 下一个

 

第五章  落户界沟

 

自日寇盘踞兵工厂之后,不与强盗为邻的何汉忱一家就搬出兵工厂旧址,到兵工厂西北角的白沙界沟村居住。白沙界沟曾是兵工厂筹建初期工程技术人员居住过的老地方,当地百姓与兵工厂朝夕相处几十年产生了感情,与这些兵工厂的元老更有感情,大家喜欢何汉忱这样的邻居,热情邀请他居住在自己家中。

 

白沙的界沟村是个名副其实的地方,它西靠“河图洛书”的伊洛河,上游是“孝行义举”的孝义傅沟,下游是“水清沙白”的白沙西沟,一道自然形成的沟壑成了孝义与白沙的分界线。

 

何汉忱一家在界沟及附近居住了近二十年,其中因躲避日本飞机轰炸黑石关大桥而借住在焦湾谢友三(著名现代书画教育家谢瑞阶之父)家。当时正逢河南连续三年大灾,饿殍遍地,匪盗丛生。现年(公元2013年)80岁的何汉忱女儿凤珍这样回忆当时惊心动魄的“灾年遇匪”一幕:

 

 民国卅一年(公元1942年),我在父亲创办的遗爱小学上二年级。当时,日本的飞机不断到巩县兵工厂一带轰炸,为了安全,父亲将全家安排到伊洛河西面的焦湾村,借住在谢友三(著名当代书画家谢瑞阶之父)的窑头上,是焦湾上岭最高处的一个院落,院中两孔窑洞,一间书房。

 

 起先,我和姐姐润清、大嫂吴冕君同住一窑,父母亲带着弟弟先志、佛缘住另一孔窑。

 

 当时,地方上土匪盛传。今天说谁谁被土匪割掉了鼻子,明天又传土匪剜去了某某的双眼,真假难辨,骇人听闻。为防不测,平常不喜欢舞枪弄棒的父亲也带起了兵工厂配备的枪支。另外,还特意将我们一家人集中居住在一孔窑洞中,将铁锅、鏊子、菜盆一类的炊具集中摆放在除窑门之外唯一能进窑的木窗户下面,希望有声响能提醒家人。

 

 大年初六晚上,月黑风高,夜幕如磐,一伙土匪蜂拥而至。

 

 睡在门口的大嫂首先被土匪的动静惊醒,高声呼喊全家注意。听到呼喊,父亲披衣下床,抓起了长枪。窗外的土匪听窑内的声响,非但无罢手之意,反而变本加厉,猛砸窗户,欲强行入内。

 

 见土匪一意孤行,父亲不得已拉开了枪栓,“呼啦啦”推弹上膛。随着的枪膛声响,钻入窗户半截身子的土匪见小命不保,慌忙倒退出窗外。

 

 外面的土匪眼见一计不成,只好改变方略,采用心理战术:“何先生,听说你随身带有枪支,我们借用一时如何?”

 

 父亲应对说:“我有枪支不假,但它是公物,专做护厂防身之用,不能外借,还望诸位原谅!”

 

 见父亲对答如流,不卑不亢,土匪唧唧喳喳,莫衷一是。

 

 听土匪还没有退去之意,父亲转言说:“诸位深夜来访,一定饥肠辘辘,我家另一窑中有现成的蒸馍,需要者可自行取用。”

 

 一听说有吃的,这伙人呼啦啦朝那孔窑涌去,仅留下一个与父亲虚于周旋。

 

 父亲见这个土匪忠于哨位,开口对他说:“别人都吃喝去了,你怎么这样实在?”

 

 这个土匪回答:“你有枪,不看着,你一旦出来了,我们不就吃亏了?”

 

 父亲应对道:“听你们的口音,都不是外地人,应该知道我何汉忱的为人,承当别人的事,我绝不反悔,你尽可放心!”说着,父亲隔窗扔出了事先装好钞票应付土匪的信封。

 

 外面的土匪见遇到了明智的施主,随即捡起地上的纸包,快速抽出里面的现金,在漆黑的夜幕下点起数来。

 

 “怎么不是整数?不会是少装一张吧!”

 

 “不会!我专门为你们准备的,白天装好的,你仔细查查。”

 

 听我父亲这样保证,感觉数量可以的土匪才迟迟疑疑地向厨房走去。

 

 可能是土匪哨兵传达了父亲的意思,也可能是这伙人认为在我们家实在捞不到什么油水,他们在窑洞中折腾了一阵之后,就将我们全家过年的干粮全部掠走,就连灶台上吃剩的饺子馅也被顺手牵羊。

 

 联想到土匪抱怨的钞票不是整数,父亲在次日专门捡起土匪丢弃在窗台下的信封,谁知里面还留有一张钞票,不知是土匪们心粗,还是做贼者心虚。

 

 父亲赶快落实了原来的住处,很短时间就又搬回界沟居住了。

 

 事后,有人对父亲说,你当时既然拉开了枪栓,为什么不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父亲实实在在地坦露心迹:他们都是穷人,为度荒年行为过激,也属不得已而为之。伤了他们,我于心不忍;结下冤仇,更是得不偿失。

 

搬到界沟以后,没有了经济来源的何汉忱,连住处都是别人提供的,日常生活更是靠子女好友周济。原兵工厂流落到国内相关行业的朋友得知消息后,纷纷替企业出面邀请,因为他们深知何汉忱在测绘行业的影响和处世人品。但何汉忱对此一一婉拒,他深知自己老了,劳累一生、身体欠佳的现实与不落人后的性格决定了自己只能赋闲。

 

公元1949年初,巩县先于其他地区解放,目睹神州大地生机勃发,何汉忱被感染了,他决定让余热生辉,从1949年2月14日开始每天写日记,用笔墨记录见闻,让纸张承载历史,一直坚持到逝世前的公元1958年底,给我们留下了26本珍贵的史实。

 

    在何汉忱三千六百多篇的日记中,有自己和疾病抗争的体会,有对重要历史事件的回顾,有读书心得,有对建设新中国举措的冷静思考,有对粮食统购统销、反右派、大跃进、食堂饭特定事件的见证,更有家长里短、邻里深情......一笔笔,一篇篇,见证了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波澜壮阔,记录了新中国建设的坚实步伐。

 

甲子轮回之后,每当在白沙一带提起何汉忱,邻里乡亲、大人小孩无不充满崇敬。有人说,何先生兴学校,桃李满园;有人说,何先生办好事,福泽桑梓;有人说,何先生德行好,终生清廉;有人说,何先生人品好,礼贤下士;有人说,何先生形象好,干净整齐......

 

企业家杨士功这样回忆说:“小时候,何先生是邻居。每逢去他家玩耍,干净整齐的何伯伯和何太太总会抓一把花生,慈祥地塞给我。花生在当时可是我们农村小孩子梦寐以求的。我年纪小,两手捧不住,就撩起褂子的前襟兜住,一边走一边吃,心里美滋滋的,至今难忘。”

 

    更有邻居张俊卿这样说:“小时候跟佛缘到他家玩,见书桌上有一厚墩墩的圆玻璃片,外圈是黑色的架子,一头是手柄,不知道是啥稀罕物,冒冒失失就拿起来看个究竟。佛缘看见了,急忙阻止说:那是伯伯(佛缘当时称父亲为伯伯)看书用的放大镜,不敢动!何先生听到了,马上摆摆手,制止了佛缘,冒着小孩很可能失手摔坏的危险,把自己须臾不离的阅读工具让小孩把玩。”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