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武器传口碑 毒化战剂开先河
“老厂”自1918年农历五月初一开工生产以来,主要产品有20多种:七九式(因民国二十四年即1935年生产,又称二四式)步枪、俄式带轮机关枪、伯格门手提机关枪、八二迫击炮及七五子母弹、飞机炸弹、捷克式轻机枪、捷克式步枪、勃朗宁手枪、十年式(民国十年即1921年生产)炮弹、拨福斯钢炮弹、木柄手榴弹、十五生攻城重炮及炮弹等。其中以七九式步枪、十年式炮弹、七五式炮弹、拨福斯钢炮弹最为有名。拨福斯钢炮弹在国内的比赛中,位居南京赛区榜首。步枪在世界竞赛时,七九式步枪比德国造多打500发子弹,勇夺全球第一。
技术人员在研制过程中不断进行技术创造和革新,提高了武器性能,获得了很大成功。
革新成功的首例是木柄手榴弹,称为巩式手榴弹,为全国四种手榴弹之一,是巩县兵工厂的首款产品,1920年诞生。该手榴弹是沙俄1914年研制的长柄手榴弹(简称M24)的仿制品。革新后的手榴弹弹体短、重量轻、便于携带,在抗战期间大量使用,在战场上赫赫有名。
这种手榴弹是将原弹体缩短1/3,缩至0.22米;重量减少30%,减到450克;调整木柄形状,更符合东方的人体结构。深受疆场将士的钟爱。
巩县兵工厂产木柄手榴弹
山炮和野炮弹也由该厂将铸铁外壳改成钢质外壳开花弹,让敌人闻风丧胆。
山陆炮弹及子母弹所用引信工艺,改为省工又保险的上下分隔式,也乃巩县兵工厂首创。
1926年仿制的手提机枪,增加扳扣,达到连扣连发,停射自如,克服了过去发射中间不能停顿的缺陷,深受各界好评。
制造的俄式马克沁重机枪,下备双轮,灵活方便,颇受效命疆场的将士们青睐。
巩县兵工厂当年生产的轮式重机枪
1934年,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亲临兵工厂视察,见为国人长脸的七九式步枪仍旧沿用德国毛瑟枪图纸生产,不适应亚洲人种身材普遍矮小的特点,就提议将其枪托缩短二寸,刺刀加长二寸,以适应步兵紧凑化、轻型化的发展趋势。后经兵工署长俞大维上报批准,将改制后的七九式步枪命名“中正式”,并郑重将“中正式”三个字刻印在枪匣上制式生产,成为当时的名牌产品,在全国其他军工企业中也安排生产。
中正式步枪
据“老厂”1932年的一份计划透露,它每月生产枪弹500万发,步枪1300支,七五式炮弹26000发,步兵轻榴炮弹14000发,其数量相当惊人。
至于巩县兵工厂常规武器的实战性能,仅“中正式”在当时就有口皆碑:
首先,“中正式” 枪身短,平时便于携带,使用方便,因刺刀加长,战场上肉搏时不吃亏,故成为当时国军士兵最钟情的步枪。
抗日战争时,“中正式”首先与日式装备一比高下。在著名的台儿庄战役中,张自忠率领的五十七军装备清一色的“中正式”,因其射程、精确度、杀伤力等基本指标均超过日军赖以保命的三八大盖,令侵略者吃尽了苦头。“中正式”因此崭露头角。
国内战争时,国军多装备“中正式”,武器装备历来靠“敌人造”的共军不可避免地也操持“中正式”,“中正式”无奈成为同室之“戈”,在兄弟阋墙中尽显“风流”。
甚至到了50年代初期的抗美援朝战场上, “中正式”还与美式装备一决雌雄。这一主战武器陪伴英勇的志愿军战士,在冰雪与岩石之间苦战3年,最终迫使不可一世的麦克阿瑟低下了高傲的头颅,为保卫世界和平、保卫新生的人民政权再立一份新功。
“新厂”1936年开始试生产,1937年即满负荷运转。
建厂伊始,生产技术依赖于聘请的外籍专家,随后被本厂技术员吴钦烈、黄朝晖、方志远、杨伟、陈友恒、唐璞、潘祖培等逐渐接替。我国的这些化学专家,有的留学欧美,造诣很高;有的对化学颇有研究,是国内的权威。在这些独当一面的技术员的通力合作下,外籍专家离开后,兵工分厂的生产非但没有影响,反而还有许多新的创造和发展。如该厂在设计化学战剂生产线时,就力主自力更生,采用了化学单元式设备。投产后,原料能自己生产的尽量自行研制,实在不能生产的才国外进口。各化学战剂 工厂投产后,马上研发化学原料,像硫酸厂除生产98%的硫酸和105%的发烟酸外,还利用三氯化硫试制其他产品。锥药厂喷嚏气投产后,又试制成光气、氯化苦和代号“菱药”的战剂。这些研究试验,为以后的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时,“新厂”的一千二百多名职工,在顺序代号为“月、日、天、地、玄、黄、宇、星、洪”等九个生产工场中,生产有化学战剂、防毒器材、工业原料等3大类产品。包括毒气弹、炸弹、疱肿气、光气、催泪弹、烟雾酸、防毒面具、石碳酸、发烟硫酸、液氯、盐酸、氯化苯、烧碱、氯化钾等,共有14种之多。
当时的兵工分厂,月设计生产能力为:月生产硫酸390吨、液氯26吨或苛性碱28.6吨、制造泪气的白料、喷嚏气的蓝料、疱肿气的黄料各13000磅、发烟罐7800个、活性碳2600磅、防毒面具6500个,这些武器的化学性能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它的年度生产计划是:圆锥药、烟罐或手榴弹十一万枚;圆锥药82毫米迫击炮弹两万发;圆锥药75毫米山炮弹五千;方药航空炸弹万枚;方药75毫米山炮弹五千发。其产品有力地稳定了正面抗战。
因为丧心病狂的日寇侵略者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多次在战争中使用灭绝人性的化学武器,我国作为抵御方,制造的化学武器也一定派上了用场,尤其是防毒面具之类的防御性产品。只是我国制造化学战剂起步晚,数量少,大部分都用在了防化装备研究上,部队始终没有形成大规模化学战的概念和能力。但究竟这些产品实战性能如何,因为相关资料至今仍被束之高阁,本文只好作为悬念,留给读者尽力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