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上班路上听广播、是在讨论identity的问题,有一个移民打电话参加讨论,说好难回答“你从哪里来你是哪国人?”这个问题。。。
仔细一想,的确是不容易。
以前我每年都有2次雷打不动的参加行业大会时间。四月份春暖花开的时候是到日本飞东京,9月份是到美国飞旧金山。那个时候毕业不久,还可以说是年轻力壮,精力充沛。虽然孩子小,家里事情也多,但是以每天少睡觉来工作着,还是做了不少事情。虽然是在公司里做事,但是那个时候每年都还会写1,2篇文章来发表。参加会议,也常常会被选出来上台去做口头报告。
回答这个 “你从哪里来你是哪国人?” 的问题在那一段时间就比较多。因为这不是一句话就可以说得清楚的,所以往往还得多啰嗦几句。。。
记得第一次在日本的大会上作口头报告。一般来说第一句话都是介绍自己姓甚名谁,从哪里来的。我也不例外。站在台上对着下面黑压压的一片听众,说”My name is XXX,I come from Sweden“ 这句”我从瑞典来“话音一落。看到下面有错愕的眼神和窃窃私语的人。我愣了一下。突然发现这句话好像需要解释。如果换到现在, 我会用开玩笑的口气说“你们的确没有看到金发碧眼,不过我的确是从斯德哥尔摩来的。。。” 这样让大家哈哈笑一笑,然后再开始讲我的工作。只是当时年轻没有现在这么油,所以当时只是愣了一下,就继续讲我的工作了。
现在如果第一次遇到,我会说“我是从瑞典来的,不过原来是中国人”,还会开玩笑说“你一定可以看得见。。。”(因为我是单眼皮小眼睛啊。。。哈哈)。
如果仔细想这个问题,的确不好回答。别人问“你从哪里来你是哪国人?”我可以回答我从瑞典来,但是对于我是哪国人,的确不是一句话就可以简单回答的。。。
如果我回答我是中国人,心理上当然是行得通也是这么想的,道理上却好像说不通。因为我拿的是瑞典护照,在中国已经没有身份证明,去中国访问或者探望父母都需要和瑞典人一样付钱申请签证,到中国过海关也得走外国人通道。。。
但是如果我说我是瑞典人,心里也别扭,因为我只是换了一个护照而已,父母都在中国,我的模样就是典型的中国人。虽然在外面用英文用瑞典语。回到家里还是中国风,还是在家里煮中国饭,说中国话,看中文电视,用中文写作。。。甚至逼着一双儿女在家里只能讲中文,儿女給妈妈我发信息和微信也必须用中文写。。。真的是“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你从哪里来你是哪国人?”这个问题现在我一般都会多说几句。会说我从瑞典来,不过出生在中国,现在拿瑞典护照,居住在斯德哥尔摩。。。
对于我们的一双儿女,“你从哪里来你是哪国人?”这个问题本来不应该困惑他们。他们出生在瑞典,拿着瑞典护照,和瑞典小朋友一样经历所有的幼儿园,托儿所,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系统。从小打一样的预防针, 唱一样的儿歌,讲着地道的瑞典语,他们的很多好朋友都是金发碧眼的本地人。这个意义上说这样的困扰应该没有。他们就是土生土长的瑞典人。不过因为父母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他们看着也是中国人。 我们家里的习惯也是中国文化的占主流。2个小孩子每年夏天雷打不动的回中国一个月, 和爷爷奶奶,姥姥阿公在一起。在他们的心里,也不是100%认为他们自己就是瑞典人。。。。小的时候问他们是哪里的人,儿子会回答”我是中国瑞典人“ (儿子喜欢中国饭), 女儿则回答“我是瑞典中国人”(女儿喜欢瑞典饭菜多些)。他们很自豪有中国人的血统和背景呢。
现在他们长大了,有时候反倒有点儿困惑了。儿子就回来说过,大学里见到陌生人,人们会給他先讲英文,问他哪个国家来的,以为他是中国来的客座学生呢。。。
瑞典是一个民族相当纯的国家,祖祖辈辈在这里的瑞典本地人超过 70%. 芬兰人都算是移民呢,芬兰有十几万人在瑞典, 就是移民中数一数二的移民群体了。。。
到去年年底,瑞典人口到了差不多一千万人。 可是中国人在瑞典的,像我们这样出生在中国现在住在瑞典的,只有3万一千多点儿, 加上我们的下一代,即父母是中国人但是出生在瑞典的第2代, 总共也才3万七千多人。在这里0.4%都不到。也就是一千个瑞典人里有不到4个中国人。很少很少的比例哦。生活在瑞典,有异乡人的感觉, 也就不奇怪了。。。。
可能北美的朋友们这一方面不会感觉这么明显。美国和加拿大,本来就是移民多,特别在加州。记得第一次到旧金山,下了飞机,感觉回亚洲了。。。
谢谢您的时间!
来点瑞典风土人情吧
附录统计数据: 现在住在瑞典但是出生在中国的人(1900 — 2017),到2017年底只有31 333人
今天又开始瞎忙。不好意思没有一一答谢。请多多包涵哦!
问好妈妈的故事,谢谢你的来访及亲切留言,你的名字看着好亲切,祝新周快乐!
人是社会的人,一个人是哪里人有时候更大程度地取决于社会上其他人认为这个人是哪里人,这和这个人的国籍基本无关
On death bed, how many of us would say, damn it, it all has been a mistake?
We, Chinese parents, probably don't know all the details about how our kids are dealing with the identity issues outside our homes.
2017-01-18 14:40:48阅读(3822)评论(7)
这个话题其实早在回国发展,我的中国坛早十几二十年前就讨论过。但是现在这两个坛都是人烟罕至。子坛家坛股坛这些扎根美国的坛倒是一眨眼就翻页。故此,宣传阵地终于跟上了形势 。
其实无非有三大标准。一是国籍,或者忠心属性,利益属性,政治属性。二是血统,肤色。三是语言,文化,生活习惯。
国籍,是定义上最简明的。当然也还有脱籍,双国籍等变数。而包括这些变数的本质原因是个人家庭的长远利害。是否真心的忠心于这个国家,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大环境所带来的维护的个人家庭的得失。从这个角度来说,老中小中1.5中,都是很铁的美国人。包括多数没有入籍但是渴望入籍的小留,都是美国人。简单地说,就是政治意义上的美国人。反之呢,在中国体制内的,既得利益群体和渴望打入这些圈子的,都是中国人,包括一些在中国的白人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人,就是政治意义上的中国人。但是,多数有中国籍的中国人,尤其县乡村的,严格地说不是中国人。因为不具备足够的中国公民所拥有的权力和收益。只能说是接受中国政府管制的人,或者相当于中国殖民地的人。好比当年的印度人,不能被称为是英国人。
血统,是直观上最简明的。也是最容易误导的。严格地说,中国人和美国人,这两种人都不是血统人。中国汉族人,美国白人或许可以算是血统人。这两种血统人是两国的主体血统人,所以常常被拿来混淆替代中国人和美国人这两种政治人的概念。美国人在两百年前是不存在的。中国人在一百年前也是不存在的。这些都是政治政权的概念人。中国汉族人和欧洲白人则是历史悠久的血统人。但是同时中国也存在白种血统的中国人,美国更存在汉族血统的美国人。所以书什么做中国人不忘本,做美国人人家不要你云云。本身就是胡说八道加上种族歧视。不仅是在试图分裂美国,同时也是实际上在分裂中国。
文化,是比较复杂多元的,于是也是更容易误导的。文化这东西,有传承,但是变化也是很多很快的。时代的影响,地域的影响都很大。还有就是,不是以口头上信奉什么经典为标准,而是以日常生活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为标准的。所以从文化标准出发,华裔美国人和白裔美国人在文化上的差别,恐怕远小于东北人和土家人的文化差别。小留和小中的差别,可能小于上海人和宁夏人的差别。今天中国人和美国人的差别,远小于今天中国人和孔子时代的先秦汉人的差别。文化的远近,说白了就好比交朋友,顺眼的有共同爱好话题的就容易走得近乎,容易互相理解。所以用什么文化传承之类去划分划界,不仅是居心不良,而且是画蛇添足。合得来合不来,不是拉个标签,背几句诗词能够改变的。
美国人,美国文化对外的输出是大道大势,大开大合。美国文化,两百年前也是不存在的。中国文化据说有五千年历史,但是今天的中国文化和五百年前的联系可能也就剩下了官本位和饮食这两方面。其他方面,其实是已经美国文化化了。所以以什么孔子学院之流,拿着两千五百年前的一些微言大义,或者半明不懂的话来寻找文化认同,乃至文化传播,不仅是小道,甚至是死道。文化,还是得向前看,更多的是创造的而不是继承的。所以,文化定义上的中国人,不仅在美国模模糊糊,就是在中国还有几个也是值得推敲的。
所以,真不好说啥叫中国人,更不要说做一个中国人。不如回到大地,核心利益在中国的是中国人,核心利益在美国的是美国人。 在此之下,与周边互相交流互相影响,斗争妥协合作都是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不论中国人还是美国人。血统,文化之类的分歧分叉,都是在这个大框架下面的。是在美国人之下的种族,阶层,地域,行业的分叉。是在中国人之下的民族,城乡,体制内外的分叉。主次一明,云开雾散。有啥好纠结的,其实就那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