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有没有免费的午餐?回答是:有的,而且,。。。我还吃过。。。
上个世纪90年代,第一次到国外,那个时候中国和西方的工资差距不是10倍20倍,而是超过100倍。。。
出国前的那个时候,我在国内的月工资才几十大元。来的虽然是瑞典,拿的却是世界实验室的奖学金,总部在瑞士。按照那个时候美元的黑市汇率,每个月相当于国内的万元户的水平呢。本来应该感到很富有了吧,但是因为那个时候国内和西方生活的差异,前途未卜的焦虑,还有就是巨大的物价差别,反而是什么东西都不敢买啦。特别是佐料,那个时候国内5分钱一把的香葱,这里要十几块钱一把,贵几十倍,怎么也买不下手啊。佐料可以不吃,但是米饭不能不吃。那个时候国内几毛钱一斤的米,瑞典也要二十来块钱一斤,真的是省着吃饭。所以那个时候我不是现在这种胖馄饨的模样,那个时候我真的像一根竹竿哦。。。
为什么要写这些呢,是让大家知道了那样的背景,好理解当年我们那种欢欣鼓舞去吃免费午餐的心情。。。
瑞典每年几大节日教会都要布施,給穷人免费的午餐。当年刚刚出来到瑞典的一个十来万人的小城市。那个时候国内出来的人不多,出来读书的几乎都是靠奖学金支撑的穷留学生,城市小,留学生少,大家互相都认识。那个年代也还没有人买得起手机。所有的信息几乎都是口口相传。记忆深刻的是刚刚到瑞典那一年的圣诞节前,被告知大教堂有不要钱的午餐,所有的人,不信教的也可以去吃。那个时候大家都还没有孩子,听到这个消息,兴奋得很。我们5,6个亲近的朋友一起,骑着那些叮叮当当乱响的破自行车,前往那个大教堂。到了大教堂后,发现里面没有饭菜的香味儿。倒是因为圣诞节要做大礼拜的原因,鲜花比平时多了许多。当然也不好问免费的午餐在哪里。悻悻的走出教堂,发现有群人往教堂边上的小路去,那边有一排房子,好像有人排队呢。我们交头接耳一番,说跟着去看看吧。到了那里,看见前面的人进去了,我们也赶紧跟着进到房子里,的确,那里面有几个围着围裙的老太太在摆桌子。看见我们,很亲切的说 “圣诞快乐,欢迎欢迎”。一个长条桌上有瑞典肉丸,王子小香肠,腌好的三文鱼,奶酪烤土豆丝,煮好的青花菜,等等。。还有新烤出来的面包,也有大块的黄油放在面包边上。看见我们前面的人一人拿了一个纸盘子,去到那个长桌子前面,我们也跟着拿了盘子,跟着走到那些慈祥的老奶奶前面,她们給每个人舀菜,问够不够,还要不要多几个肉丸之类的,然后我们也学着前面的人,切一块新烤好的面包,抹点黄油在面包上面,大家再找一张空桌子坐在一起,高高兴兴的吃起来。吃着吃着,环顾四周,才发现几乎都是老年人,其他国家的人也不多。我们这一桌是最年轻的。而且我们全部都是亚洲面孔,和别人很不一样呢。现在想起来觉得当时应该有点尴尬吧,其实当时并没有想那么多,觉得免费的午餐大家都可以吃,为什么不吃呢。那个时候的确是穷人的心态,能够节约一点就节约一点儿。那一顿饭节约出来的钱寄回国内可以当爸爸妈妈和妹妹们半个月的菜金呢。。。
时光如流水,一晃20多年过去了。靠着这些年的不停的辛苦和幸运之神的眷顾,当年所有的穷留学生朋友们都过上了今天所谓有车有房,衣食无忧的中产阶级的生活,不过每每看到流浪的人,看到穷人,我觉得能够理解他们。因为当年我们到西方的的时候,也是那么一穷二白的过来的啊。。。
其实要是有办法,没有人愿意去吃免费的午餐。人都是有尊严的。吃嗟来之食,并不是件快乐的事情。就像乞丐的儿女,一旦有多一点钱了,就不会再愿意去当乞丐了。。。
天下的确有免费的午餐,但是不是天天都有,所以人们必须去劳动去挣每一天的饭钱。不过换一句话说,如果能够給需要的人一顿免费的午餐,何乐而不为呢。国内贫困山区的小朋友,也有政府和爱心人士帮助提供免费的午餐,时代真的是进步了。。
还是要感激国内这些年的高速发展,20多年前完全不可能想象有今天,现在国内好多小孩子都可以自己带着钱出来自费读书,他们是不会去吃那样免费的午餐的了。
对于妈妈我而言,吃过那样一次免费的午餐后,也没有兴趣再去吃了。因为我可以在自己家里悄悄的大吃特吃。。。
看官知道我的银子现在都存在哪里了吗?。。。全部都变成沉甸甸的馄饨了。不好意思,我现在就是那个胖胖的馄饨。。。不要笑我哦。。。
谢谢您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