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金克羽 Key Yu Jin 书 博客

(2025-11-24 03:41:15) 下一个

金克羽 Key Yu Jin 博客

https://www.keyujin.com/the-new-china-playbook

Cpmment of Tony Blair, former Prime Minster of The UK

“21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变革将是西方政治和经济垄断地位的终结。中国的崛起是这一变革的核心,而金克宇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他既了解中国,也了解西方,能够带领我们深入理解这一变革的意义。正是这种兼具内部视角和外部视角的洞见,使得《新中国战略手册》成为必读之作。”

"The biggest geo-political change of the 21st century will be the end of exclusive Western political and economic dominance. The rise of China is at the core of this change and Keyu Jin is a brilliant thinker to take us through its implica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meone who understands both China and the West. It is this combination of insider and outsider insight which makes The New China Playbook essential reading."

For media, general author, and speaking inquiries, please contact:

Lei Wang  lei.wang2021@aliyun.com

For all literary matters, please contact:
Sylvie Carr, The Carr Agency  sylvie@the-carr-agency.com

《新中国战略:超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作者:金克羽(Key Yu Jin) 2023年5月16日

The New China Playbook: Beyond Socialism and Capitalism

https://www.amazon.ca/New-China-Playbook-Socialism-Capitalism/dp/198487828X

“金克宇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

本书以破除迷思的方式,全面解读中国经济及其崛起之路。

中国经济已持续繁荣数十年。作为世界舞台上一股不容小觑的新兴力量,大多数美国人眼中的中国仅仅是基于美国新闻报道、政策和认知方式而形成的粗略轮廓。

金克宇是一位世界知名的经济学家,出生于中国,在美国接受教育,现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终身教授。金先生精通东西方文化,代表着与过去彻底决裂的新一代中国人,他以独特的视角阐释了中国如何从以国有企业为主的经济模式转型为以创业精神和全球经济参与为主导的繁荣经济体,并成为当今时代最成功的经济体之一。

中国的经济领域丰富多彩、充满活力,但也充满了悖论和谜团。金先生认为,只有真正理解中国模式、中国人民、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才能调和西方人眼中看似矛盾的种种现象。

接下来,金先生将为您呈现一个新兴世界强国的精彩故事,讲述它的过去和未来。

The New China Playbook: Beyond Socialism and Capitalism

by Keyu Jin (Author) May 16 2023
https://www.amazon.ca/New-China-Playbook-Socialism-Capitalism/dp/198487828X

“Keyu Jin is a brilliant thinker.” —Tony Blair, former prime minster of the United Kingdom

A myth-dispelling, comprehensive guide to the Chinese economy and its path to ascendancy.

China's economy has been booming for decades now. A formidable and emerging power on the world stage, the China that most Americans picture is only a rough sketch, based on American news coverage, policy, and ways of understanding.

Enter Keyu Jin: a world-renowned economist who was born in China, educated in the U.S., and is now a tenured professor at 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 person fluent in both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and a voice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Chinese who represent a radical break from the past, Jin is uniquely poised to explain how China became the most successful economic story of our time, as it has shifted from primarily state-owned enterprise to an economy that is thriving in entrepreneurship, and participation in the global economy.

China’s economic realm is colorful and lively, filled with paradoxes and conundrums, and Jin believes that by understanding the Chinese model, the people, the culture and history in its true perspective, one can reconcile what may appear to be contradictions to the Western eye.

What follows is an illuminating account of a burgeoning world power, its past, and its potential future.

《中国新剧本:超越社资》–金刻羽
 
 
金刻羽(英语:Jin Keyu,1982年生)是一名中国经济学家,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终身副教授,教授国际宏观经济学和中国经济。
 
她生于北京,父亲是前财政部副部长金立群。14岁赴美求学,进入纽约哈瑞斯曼高中。在哈佛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金刻羽在其哈佛大学的博士论文提出了一个针对世界范围的资本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流动的解释,即“Lucas puzzle”。她还研究了中国的信贷市场,独生子女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以及人口变化对经济的影响等。金刻羽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了最佳研究生奖。

曾任清华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耶鲁大学的客座教授。2014年入选达沃斯“全球青年领袖”,2017年,加入瑞士历峰集团董事会并担任董事。

这是她在2024年4月19日在Minneapolis Westminster Town Hall 论坛的演讲,谈论她的新书:The New China Playbook: Beyond Socialism and Capitalism. (中国新剧本:超越社资)。此演讲在youtube上有,个人觉得非常有价值,值得翻译介绍给中文读者。

演讲正文如下:

1997年,我搬到了美国。那时我14岁,孤身一人。到达时,我被一个美国家庭收留,他们本以为我只会在交换学生计划中呆一个星期,但我一住就是三年。就在我到达前的几个月,我还是一个骄傲的中国共青团员,我在学校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和政治思想,我和我的朋友们从未想到过周五晚上有“娱乐计划”这种东西。当然,这一切在我到达美国后都改变了。我被这里的开放、自由思想所吸引,并对历史老师鼓励我质疑权威——教科书、老师,甚至是事实,感到有些震惊。这是一个多么陌生的概念啊。我还惊讶地发现,在学校生活中,竟然有比成绩更重要的东西。

我所认识的中国是一个充满活力、动态变化、快速发展的国家,与我到美国时人们心目中的中国完全不同,他们在问我的问题中似乎把中国当作一个黑暗恐怖的地方。这种观念上的对比自那时起便一直铭刻在我心中。现在回想起来,这些小事其实体现了中美两国之间的许多差异、误解,甚至是文化鸿沟,这也是我今天想与大家分享看法的原因。

我写了这本去年出版的书《中国新剧本:超越社资》,试图解释中国的实际运作方式,她如何形成了一个超越传统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的独特模式,以及中国新一代人如何与老一代人截然不同,他们将改变中国的面貌。我的目标是希望从内部视角提供基于数据、事实和大量国际学者多年来对中国经济的严肃学术研究,超越情绪化和新闻圈子,讲述一个不同的故事,总有不同的故事可以讲。鉴于中美两国之间局势的紧张,我认为讲述这个故事非常重要。所以,请允许我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和镜头。

很多人常问我,关于中国的最大误解是什么?其中一个其实是关于中国模式如何运作的。三千万家私营企业在短短二十年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是一个彻底反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突然之间冒出了三千万家私营企业。我们往往认为中国的体制极其集中,好像所有决策都是由少数几个人,甚至一个人在顶层做出的,但这并不准确。在政治上,中国是非常集中的,但在经济上,它是极其分散的。决策和实施都是在地方层面进行的,由地方官员决定,他们实际上在帮助私营企业家成功。

在我的书中,我称这种经济模式为“市长经济”。地方省级领导人,可能是市长,可能是党委书记,他们负责将落后的渔村变成全球技术中心,比如深圳,他们做到了。我不知道在美国我们能期望市长为我们做点什么,但在中国,他们的任务是促进增长,实施这些激进的改革,保护环境,真正鼓励私营企业家创新。因此,即使快进到今天,很多年以后,他们仍在全国各地奔走,建设小型硅谷,帮助私营企业家寻找人才,协调融资,围绕电动汽车或半导体等关键公司建立整个产业集群。上海政府实际上给了特斯拉资金和廉价土地,希望他们在那里建厂卖车。中国地方政府在中国资助美国公司,人们对此感到满意,他们买了特斯拉车,这些车如今在中国街头随处可见。

许多人不了解这些市长背后的激励机制,即这个分散的经济体制,他们为什么要为私营企业家和经济提供帮助。这回到了中国一些独特的制度特征。为了晋升到政治等级的更高层次,而每个人都想晋升,你需要为当地经济做出良好的工作。通过这样做,你获得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充实了你的财政金库,而你拥有的土地,地方政府拥有的土地,其实更值钱了。最重要的是,你需要私营企业家的帮助。我们通常认为中国的国家压制私营企业或惊讶于私营企业的存在——实际上恰恰相反。他们需要私营企业家,因为他们是最具生产力和创新力的。所以有巨大的激励机制。此外,中国各地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这就像一场选美比赛,争夺最优秀、最有前途的企业家。你必须对他们友好,必须对他们有帮助。在数据中,我们看到,最清廉、最友好的地方政府增长最快,并且产生了最大的公司。而那些更腐败、更掠夺的地方政府则落后了。因此,存在一种行为激励机制,实际上是提供帮助之手,而不是抓取之手。而不是像一些人可能预期的那样在法治不健全或政治权力过于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的国家那样采取掠夺行为。这正是那些市长所做的事情,而且你不需要每个市长都这样。你知道,中国是一个大国,有成千上万的地方政府,许多地方政府存在腐败,钱进了他们的口袋,但大多数官员受到激励。这就足够了,导致了这个以惊人速度发生的巨大变化。现在,撇开我们对中国及其问题、模式挑战的看法不谈,尽管我们看到今天的经济显著放缓,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仍然是人类历史上长期以来增长最快的国家。这是事实。因此,肯定有一些事情是正确的。

这引出了一个更广泛和更具争议性的问题,即我们对国家角色的看法。作为一个接受西方训练的经济学家,我可以告诉你们,在我们西方模型和智力框架中,国家的角色非常有限,可能只是用于监管,或者在市场失灵时介入。我也可以理解,为什么从文化和历史角度来看,我们对国家干预感到不安。我们也看到国家过度干预和过于强硬的例子,这些确实是问题。然而,在与政治家、领导人和专家讨论发展问题时,经常提到的一个问题是国家能力不足。新兴市场需要在未来几年内加倍建设基础设施,没有足够的国家协调,没有足够的投资,这也是事实。而中国没有这个问题,反而有太多的基础设施,这也是浪费和低效,但总体来说,仍然比没有足够的连通性来让产能得到释放更好。

然而,这种模式也面临严重挑战。经济增长正在显著放缓,债务巨大,1.4亿套空置房屋,不知何时才能填满。供过于求,需求不足。金融系统真的像一只活生生的恐龙,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太少。这是这个高增长、高成本模式的另一面,它代价高昂,浪费巨大。但对中国人来说,净收益仍然超过成本,因为十亿人摆脱了贫困。即使在今天,这是第一次有一个发展中国家能够在尖端技术领域有所作为。尽管存在问题,我相信还有很多关于中国经济的问题,我会与大家分享我的看法,但我仍然认为现在说中国已经失败还为时过早。这个国家,美国,在上个世纪经历了12次经济衰退,从2009年大衰退中恢复花了超过10年。中国目前正在经历其40年来的第一次严重经济衰退,潜力仍然存在。农村地区的大多数人仍然就业不足、教育水平低。即使在今天的中国和其潜力之间,无论是城市化、第三产业、服务业还是生产力,仍然有很大的差距需要填补。美国数据也显示,贫穷的州会逐渐赶上富裕的州,这也会发生在中国。因此,仍然有增长的空间。

第二个误解是关于中国的愿望。一些人认为中国的唯一目标是超越美国。这其实是个巨大的责任,全世界都不想承担这种责任。大多数中国人每天关心的还是填饱肚子,让孩子上学,不会有对美国的危险执念。他们不认为担心美国会解决自己的问题,政府需要管理好自己的事务,面临大量国内挑战。而且,谈到愿望,我们在这个系列演讲中有一个伦理主题,我们必须接受印度、印尼、越南以及整个非洲大陆也有类似的愿望。他们在崛起,他们有巨大的愿望,希望通过努力走向繁荣,我们也需要应对。他们会开始向中国出售廉价商品,使用中国的技术。而且,这种情况已经在发生,工厂大量搬迁到东南亚。中国人没有时间谈论越南人抢走了他们的工作。相反,他们听到的是需要在智能制造、工人技能提升等方面进行更多投资,爬上价值链,不再永远被困在生产廉价商品的境地。爬上全球价值链是他们的目标,这也可能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和历史是我书中的一个主题,我喜欢谈论它,因为我认为我们有时低估了它们的重要性,这也导致了一些误解。对中国人来说,将危机转化为动力是一种文化现象。

谈到拜登总统对半导体的出口管制或要求公司断绝与中国的关系,停止向他们出售产品。起初在中国反应不佳,但随后他们转变为积极态度,完全动员起来。长期以来,他们实际上一直很舒服地进口美国芯片,但现在他们突然不得不开始购买中国芯片。而这并不是因为中国政府强迫他们这样做,而是因为美国的这些政策。事实上,他们还说,感谢你们,感谢你们让我们保持警觉。这些国内产业的加速发展非常显著,当他们在芯片产业取得突破时,几乎全国都为之欢欣鼓舞。虽然是小胜利,但仍然是小小的成功。中国人民对此感到非常高兴,他们把这种情况转变为积极的看法。顺便说一下,拜登总统,你能否也制裁一下我们的国家男子足球队呢?开个玩笑。不管怎样,我们来看一下非洲和印度的崛起,中国是将其视为威胁还是机会?我真的认为他们将其视为机会。世界上90%的人口仍然生活在发展中国家,他们也有这种愿望。第三,最后,关于中国人民、误解和新一代。这其实是我最喜欢谈论的话题,也是我最有希望的话题,因为我认为我们将在新一代的推动下做得更好,而不是走向冲突之路。新一代,出生在1980年代独生子女政策之后。我是第一代中的一员,我对此有很多想法,并进行了大量研究。这是一个吸引人的话题。他们与我们父母那一代经历了中国动荡时期的巨大变化、经济和心理困难的人截然不同。新一代喜欢休闲、消费、花钱在衣服、旅行和娱乐上。他们甚至喜欢借钱消费。我们曾经认为中国是一个大储蓄国家,存了很多钱然后向世界输出资本和产品。好吧,这一代人不同了。他们借钱消费。85%的消费信贷实际上是由35岁以下的人群贡献的。在阿里巴巴的电商网站上点击一下,你就可以借钱买口红。这是大学生们在做的事情。我不知道谁还他们的钱,也许是他们的父母,但无论如何,他们仍然喜欢借钱消费。心态完全改变了。尽管我们对独生子女政策有不同看法,但也有一些意外的结果。首先,它显著提高了中国女性的地位。为什么?因为你以前会先教育儿子而不是女儿。而现在每个有女儿的人都把所有资源投入到她身上。每个家庭的现代木兰。而我们在数据中看到,我这一代在高等教育中的性别差距完全消失了。而在1990年代出生的企业领导者中,45%是女性,而在1970年代出生的领导者中,这一比例仅为10%。所以,它确实加速了中国这个曾经非常传统的儒家社会的性别差距的缩小,远远超出了其他国家经济增长所能预测的。而且,这是一代非常开放的年轻人。我看过很多关于他们的国际调查。他们关心多样性、动物权利、社会不平等等问题。他们更有信心。你知道,那些在那些日子里选择三班倒的工厂工人,这一代人中没有了。他们更放松,更冷静。这不是一件坏事。他们不会像以前那样工作得那么辛苦、那么顽强,但他们对生活的视角更广。而且,他们的沟通能力更强。许多人在这个国家接受过教育。在美国,三分之一的国际学生是中国学生。在(Covid-19)大流行之前,有500万游客来到这个国家。他们熟悉西方文化和语言,会成为中国的优秀大使。他们与世界各地的Z世代联系得更好,他们是那座桥梁。而且,他们也非常有创新精神。尽管两国关系现状如此,这也是一个事实,我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但今天下载量最大的五个应用中有四个实际上是中国的。我不知道这种情况是否会持续下去,但新一代有更少的文化鸿沟和差异。因此,让我给你们这个想法。

我们的伟大领导人邓小平,他真正推动了国家改革开放,真正是这次奇迹般成功的开创者,曾经说过,对于难以解决的问题—-我们那时确实有很多问题—-让更聪明的年轻一代来解决吧,他们会解决的。但同时,我们仍然需要让国家保持团结,给他们一个机会。我不认为我们想在所有的债务之上,或者一个更脏的星球之上,再给他们一个濒临崩溃的更危险的世界。所以,这样的地方,这样的论坛,提供这种交流,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彼此,减少这些误解,我认为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而且,正是在这样的国家,才会真正有这种对不同观点的好奇心和开放性。所以,我真的感谢你们的倾听。感谢你们给我这个机会。感谢你们给我和许多来自中国、印度、非洲的学生这个机会,向这个国家学习。我们还可以期待,当下一次全球金融危机来临时,我确信它会到来,美中两国的中央银行必须互相打电话,对吧?如果要实现绿色转型,我们需要最便宜、最清洁的能源和技术,以及大量的投资和合作来实现它。而且每个人都在这里,没有人真的要离场。我们在这里。所以,让我们保持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保持对话,怀有一些善意,甚至从小的胜利开始。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取得更多的成就。谢谢你们。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