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意大利里雅斯特港 一带一路中国打开欧洲门户

(2025-09-12 12:23:18) 下一个

意大利的里雅斯特港 一带一路中国打开欧洲门户

意大利港口拥抱“一带一路”,中国将打开欧洲门户

JASON HOROWITZ 2019年3月19日

意大利的里雅斯特的游客。附近的造船厂专门为中国游客建造了一艘崭新的邮轮,停靠在市中心的海滨广场,准备沿着马可·波罗的路线驶向远东。

意大利的里雅斯特的游客。附近的造船厂专门为中国游客建造了一艘崭新的邮轮,停靠在市中心的海滨广场,准备沿着马可·波罗的路线驶向远东。 

意大利的里雅斯特——几个世纪以来,这座位于意大利亚得里亚海岸北端的国际港口城一直是各帝国间的地理枢纽。然后,在将近70年的时间里,的里雅斯特的地缘政治运势渐衰,它那混杂着各种中欧文化的旧世界也变得了无生气,就像那里的优雅咖啡馆里出售的一种老式果馅卷。

现在,由于中国的崛起,的里雅斯特似乎准备返回重新调整中的世界的中心。

本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罗马进行国事访问,在此期间,意大利有望成为参与中国庞大的“一带一路”基础建设项目的第一个七国集团国家。其象征意义是惊人的——一个强大的中国打破了曾经主导全球的经济联盟,它对一直批评“一带一路”倡议的特朗普政府是个沉重打击。

对意大利来说,这笔交易将使它向更多中国基础设施投资敞开大门,尤其是的里雅斯特这样的港口。这里的官员表示,他们预计中国交通建设公司等得到北京方面支持的企业集团将出价数亿欧元,获得基础设施特许权。

对中国来说,在欧洲的一个历史港口站稳脚跟,将带来有利的海关条件,加快通往欧洲心脏地带的贸易路线,以及直接通过铁路将货物运往欧盟的便利。对中国来说,在欧洲的一个历史港口站稳脚跟,将带来有利的海关条件,加快通往欧洲心脏地带的贸易路线,以及直接通过铁路将货物运往欧盟的便利。 

对中国来说,在欧洲的一个历史港口站稳脚跟,将带来有利的海关条件,加快通往欧洲心脏地带的贸易路线,以及直接通过铁路将货物运往欧盟的便利。

“从根本上说,现在发生的事意味着的里雅斯特港在恢复它于奥匈帝国时代曾扮演的欧洲物流中心角色,”的里雅斯特港务局局长泽诺·达戈斯蒂诺(Zeno D’Agostino)说,他的办公室里到处都是中国代表团送的礼物,还有一本关于欧洲与中国文化关系的书。

在的里雅斯特走走,就能看到这座城市已经准备好向中国开放。中国游客在这里购买该市标志性的伊利咖啡(Illy),用华为手机拍摄优雅的德利·斯佩基咖啡馆。附近的造船厂专门为中国游客建造了一艘崭新的邮轮,停靠在市中心的海滨广场,准备沿着马可·波罗(Marco Polo)的路线驶向远东。

最具意义的是,戴着潜水设备的建筑工人一直在这附近为新的码头打地基,预计它将成为中国在这个工业港口的大本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一些年里,美国在的里雅斯特拥有很大影响力,华盛顿现在试图阻止意大利与习近平达成协议,但迄今未获成功。美国称“一带一路“倡议是一种经济威胁和潜在的军事威胁。

而法国和德国等其他欧盟成员国,也对这笔同中国的交易持保留意见,意大利的支持者则说,没什么好担心的,那些批评者只是因为的里雅斯特——以及热那亚、巴勒莫等其他意大利港口——会抢他们的生意。他们拒绝将的里雅斯特与实质上被中国买下的希腊比雷埃夫斯港(Piraeus)相提并论,表示意大利法律不允许这样的收购,或者让中国设下这样的债务陷阱。

的里雅斯特港一个平台上正在进行施工作业,这是一个有可能从中意经济协议中受益的项目。的里雅斯特港一个平台上正在进行施工作业,这是一个有可能从中意经济协议中受益的项目。

正在与北京进行谈判的意大利经济发展部长米歇尔·杰拉奇(Michele Geraci)在一次采访中说,中国船只载着来自本国或它在非洲庞大利益网络的货物通过苏伊士运河后,只是需要让它们尽快抵达中欧市场。

“的里雅斯特一下就满足了这个要求,”他说。

意大利官员说,他们的美国同行起初似乎对这笔交易并不感兴趣。他们说,五星运动的领导人、副总理路易吉·迪马约(Luigi Di Maio)最近几个月多次访问中国,去年11月访问北京期间几乎签署了协议。事后,美国外交官开始找理由反对,但意大利人表示,前不久在华盛顿举行的高层会议上,美国显然没有注意到这项协议。

“一带一路为意大利港口发展带来新机遇”

2019-03-21  人民日报

  意大利瓦多港地理位置优越,距工业重镇都灵和米兰分别只有140公里和190公里,对于意大利北部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2016年10月,中国中远海运港口有限公司与瓦多码头控股公司达成股权合作协议,参与到瓦多集装箱码头的建设和运营之中。瓦多集装箱码头建成后将是意大利第一个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也是近30年来意大利新建的第一个码头。

  日前,本报记者从意大利热那亚城区驱车50多公里来到瓦多港。记者看到,码头上的场桥、岸桥陆续安装上岗,桥吊蓄势待发……瓦多集装箱码头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当中。

 

  “意中合作建设和运营瓦多码头是一种‘强强联合’”

  记者跟随瓦多码头控股公司经理布鲁诺行走在集装箱码头建设施工现场。“工程进度已经完成近80%,预计首个泊位将于2019年底投入运营。建成后,新码头将拥有约700米长的海岸线,年吞吐能力86万个标准箱,可停靠当前世界上最大的船舶。”布鲁诺表示。

  据瓦多码头控股公司副总经理王宇遒介绍,由于航道深度和净空高度的限制,周边老码头满载停靠作业船舶的最大载重量是8800标准箱。新码头建成后将可以承接2万标准箱船型的船舶停靠作业。同时改变原有码头以水果为货运主体的单一结构。随着工业品、生活用品及其他货物的涌入,新码头的货源结构将变得更加多元。

  在瓦多码头控股公司的办公大楼里,记者见到了刚从施工现场完成巡查工作的总经理保罗·科奈多。科奈多说,中国企业带来的先进设备和运营系统为意大利建设首个自动化码头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新码头完全运营后,还将吸纳当地近400人就业。

  自中意双方开展合作以来,瓦多码头控股公司的经营状况持续改善。2018年,公司利润增长了16%。科奈多高兴地谈起了意中企业合作后展现的新气象,他说,“中方管理团队和我们分享了非常好的建设和经营理念。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整个合作团队充满干劲。大家都很积极地面对挑战,每个人都专注于把工作做得更好。”

  “码头建设者来自世界各地,大家在工作中增进了对彼此国家的了解。中国团队的拼搏精神令人印象深刻。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一个各国文化互通互融的平台。感谢他们为意大利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布鲁诺表示。

  “从某种意义上说,意中合作建设和运营瓦多码头是一种‘强强联合’。我们的客户也非常期待意中合作为码头的建设发展带来革新。”科奈多表示,“‘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了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促进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我相信,瓦多码头未来可以在其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企业的投资给瓦多港带来了新气象。”热那亚港务局主席保罗·埃米利奥·西格诺里尼对记者表示,在中远海运集团集装箱船队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货物进入瓦多港,这进一步带动了当地物流等行业的发展,由此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为热那亚的经济建设注入新活力。

  “我们希望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瓦多集装箱码头的建设是改善意大利北部、瑞士及德国南部市场供应链设施计划的一个重要环节,该码头建成后将在利古里亚大区拥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将极大提高港口的运作效率。我们希望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利古里亚大区区长乔瓦尼·多蒂说。

  未来,瓦多港的大部分货物将通过铁路运往意大利北部工业地区和德国、瑞士等地。王宇遒表示,“希望未来同中欧班列实现联运。这样从瓦多港上岸的货物可以从陆路到达中西欧或是中亚和中国,班列的货物也可以由中欧班列运抵瓦多港,然后用海运方式运抵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哥等国。”如此一来,瓦多港不仅能成为中南欧的门户港口,也可以为加强同非洲的经贸联系开辟新的运输通道。

  除了建设中的瓦多集装箱码头,意大利东北部位于亚德里亚海的里雅斯特、威尼斯及拉文纳的港口也在紧锣密鼓地与中国企业开展合作。去年6月,意大利发布的第五版《意大利海洋经济年度报告》指出,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推动下,亚洲贸易运输路线逐渐发展成为世界贸易的主导力量。地中海区域港口的重要性正不断提升,竞争力在不断增强。

  “‘一带一路’为意大利港口发展带来新机遇。”意大利港口协会主席、的里雅斯特港港务局长泽诺·达戈斯蒂诺表示,“地中海是意大利振兴经济的重要依托。大力挖掘海洋经济潜力是意大利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意中两国在瓦多港的出色合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意大利要抓住机遇,同‘一带一路’倡议更好地实现对接。”

  意大利一直是跨海商贸的重要国家。“古丝绸之路为意大利历史上的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我们通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同亚洲国家形成了更紧密的联系,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达戈斯蒂诺表示。(叶 琦 韩 硕)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