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66)
宅,也是一种风景
老地雷 9/25/25
老公经常说我“你怎么这么宅?“。 是的,我能宅在家里几天不出门,完全没问题。外面阳光再好风景再美,我都能在家过得自在非常充足。甚至觉得,少出去反而减少了很多麻烦。因为一旦出门,总是会”状况不断“,不是生病就是受伤。N次后,搞得我对旅游产生了心里阴影。
但是宅不代表无聊。相反,我的世界每天都很充实。对很多人来说,练琴是一件枯燥的事;但对我而言,它就像朋友一样,陪伴着我。每天坐在琴前,我一点不觉得乏味,反而特别enjoy。我的钢琴老师曾说过:“真正喜欢练琴的人,都得有点宅的特质”。这一点,我深以为然。我相信读者中有这种“天赋”(宅)的人很多很多。
有些人可能会问:是不是特别宅的人都很自我、以自己为中心?其实并不然。宅只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和自私并没有必然关系。真正“自我中心”的人,是只顾自己感受,不顾别人死活。而宅的人,往往只是喜欢待在自己的节奏里。宅,不仅仅没有阻隔交流,反而创造了另一种联结。与其说宅的人自我,不如说他们更专注,把时间和精力投向了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
有时候我在想,如今的社会似乎把旅游当成了一种身份的象征,动不动就是“世界那么大,我要走出去看看”。仿佛只有不断“走出去”,才算是有追求、有格局。但我不这么觉得。宅,不等于拒绝世界。互联网和音乐就是我的窗口。通过琴键,我可以走进音乐家的梦境;透过屏幕,我能和世界的另一端的人产生共鸣。那种跨越时空的交流,并不比在机场里排队,在景点里人挤人来得差。
当然,旅行有不可替代的魅力,亲眼看到大峡谷的雄壮,亲耳听到大西洋的涛声,亲身体验一下当地的风俗和文化,亲自睡睡不是自己家的床,那种体验是相片和视频永远传达不了的。
昨天,我破天荒地第一次录制了一个钢琴独奏教学视频,曲子是《梦中的婚礼》,估计也是不少自学钢琴人的梦中乐曲。我录这个视频是送给一位正在自学钢琴的挚友。我一边讲一边示范,从录制剪辑到最后的完工,花了三个多小时。昨夜传到油管,今天看看,已经200+观看,还给我带来三位新的订阅者,更让我开心的是,观看时长比以前的视频观看时长多很多。我想想,如果我用三个多小时的时间换来的是数十或许将来的数百小时其他人的陪伴和分享,这难道不是另一种“旅行”吗?只不过,我的旅行目的地不是某个地方而是某些观众的心。
宅不等于封闭。宅是一种选择,一种节奏,一种内心的风景。别人可以用行万里路来拓展人生,而我愿意通过安静的琴声和千姿百态的音乐来打磨心灵。我们走的路不通,但最终都是为了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意义。世界上有两种打开方式:一种是身体在路上,一种是心灵在路上,我选择后者。只要合适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附上这首保姆式的逐句讲解《梦中的婚礼》视频也许哪一天对你有用。我从来没认为我是钢琴老师,我没这个水平当老师的,所以钢琴老师不必嫉妒我的无偿付出,我仅仅是一个在音乐道路上永远在学习的好学生而已,更愿意做同频道伙伴中的一位好同学。
祝宅同学们都拥有自己的风景~
讲解视频链接:https://youtu.be/I311_CckkPI?si=1VlPuPiWTulZgsN8
另外,发现你说话的嗓音很好听,真是可以当一个很好的音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