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77)
2022 (73)
2023 (94)
2024 (68)
2025 (2)
“收藏”的大智慧
文/幸福生
“收”字左边是“丩”(jiū ),右边是反文旁“攵”。
“丩”古同“纠”,是两根相互纠结缠绕的绳索。反文旁大家比较熟悉,最初是“攴”(pū)字,即武器,或用武器击打。放在一起,一边用绳子下好了套,另一边用武器敲打,从而收捕猎物或敌人。
“收”由收捕,拘禁,引申为没收,收取,收集,收入,收回等等。“收”不仅是收取,还有停止,放慢,收缩,收敛,收工,收手等义。
要了解“藏”,先看看草字头下面的“臧”(多音字读:zāng、cáng、zàng)。在甲骨文中,“臧”是个会意字,是一只眼睛被戈所刺的恐怖画面。这是当时处置战俘的习俗,将俘虏刺瞎一只眼睛,沦为奴隶。
“臧”字中心是一个“臣”字。“臣”在甲骨文中是竖立的,有眼无珠的眼睛, 本义也是奴隶,奴仆。进而表示臣服,俯首屈从,不敢正视主人。后来,“臣”由罪犯引申为官吏,其实还是皇帝的奴仆。
“臧”本义是,被刺瞎眼睛的奴仆,在“戈”的淫威下,没有反抗能力,只能顺从主人。对奴隶主来说,顺从是奴隶应有的美德,故“臧”也有良善之义。
“臧”是“藏”的古字,但为什么有藏匿之义呢?我没有查到令我满意的说法。有说“藏”是形声字,草字头作形旁表义,用草盖上即为隐藏,而“臧”只是表读音的声旁。
我觉得没有草字头的“臧”本身就是隐藏。被刺瞎眼睛,沦为奴隶,在身心都备受摧残的时候,活下来就必须是一个“藏”字,藏着伤痛,仇恨,和绝望。
“藏”字相对较新,始见于战国时代。文献中有时会用“臧”字来表示“藏”,如《汉书·食货志上》,“春耕夏耘,秋获冬臧。”。
由于“臧” 在古代常表示“善”,为了加以区分,人们在“臧” 的基础上,增添了草字头“艸(艹)”,就有了收藏的“藏”,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词义。
除了用作动词,“藏”还可以作名词。之所以藏起来是因为有价值,把有价值的东西放在一起就是宝藏。“藏”是个多音字。一般来说,作动词读cáng,如,卧虎藏龙,包藏祸心,而作名词读zàng,如,宝藏。
俗人把金银财宝看作是宝藏,而佛道的修行之人,则把其教义的典籍视为宝藏,故“藏”亦指佛教或道教的经典总汇。如,大藏经,道藏。
五脏六腑的“脏”,最初也是用“藏”字。藏纳气血的地方,是生命中无出其右宝藏。后来在“藏”字的基础上加上了肉月旁“月”,有了专指五脏的“臟”字,最后简化成今天的“脏”。
收藏是把有升值潜力,或有纪念意义的东西妥善保存,或为赚钱,或为纪念。今天无意谈收藏,我们要说的是为人与人性的收和藏。
“收”是做了两手准备的,一手下套,一手敲打,双管齐下。“收”又有两重性,一是捕捉,收获,获取;另一个是收敛,不露锋芒。“收”不是强取豪夺,而是取之有道,进退有度。
韩信胯下之辱,勾践卧薪尝胆,宰相肚里能行船,大丈夫能屈能伸,都是一个“藏”字。
抱负要藏,仇恨要藏,愤怒要藏,有时喜悦也要藏。再者,财富要藏,智慧要藏,甚至善意也要藏。当然还有藏污纳垢,祸心要藏,劣迹要藏,阴谋诡计要藏,赃款赃物,贪赃枉法更得藏。
想起二十五年前,南斯拉夫中国大使馆被炸,堪称现代版的胯下之辱,中国人用“藏”的智慧,忍了过去。
胯下之辱还不够。不管是自导自演还是将计就计,中国崩溃论此起彼伏地喊了几十年,至今不绝于耳,藏得妥妥的。韬光养晦,用一个字就是藏。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四季轮回发生在世间万物。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朝夕祸福。有所“收”以备万变之用,有所“藏”以应不时之需。
“收”,审时度势,收放自如;“藏”,藏锋敛锐,深藏不露。这就是“收藏”,立于不败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