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洒的云

没有方向,没有目标。
飘去飘来,潇潇洒洒在九霄。
从不算计,从不寻找。
管他明天化作春雨,还是冰雹。
个人资料
幸福生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解字】得失取舍,归根到底一个字“舍”

(2024-09-08 11:13:32) 下一个

得失取舍,归根到底一个字“舍”
文/幸福生

“得”始见于甲骨文,起初是由“又”和“贝”组成。“又”在古字中是手,“贝”在古时是钱。“得”的初文就是手握钱财。后来增加了表示行走的双立人“彳”,就有了《说文解字》说的,“得,行有所得也。”

至秦代小篆,“贝”被写成了“见”,而“又”被写成了“寸”(“寸”在古字也是手的意思)。汉代进一步隶变成为现代的“得”字。

从最早的字形来看,“得”字的本义是得到、获得。如,志在必得、求之不得。“得”的对象不仅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如,春风得意、小人得志、不得人心,等等。 

另外,“得”还作为助动词,表示许可,以及,在口语中读děi,表示需要、应该、必须等。这里就不多说了。

“失”会意字。金文中从“手”。除了手以外,还有一笔,那就是正在从手中滑落的物体。“失”的本义就是曾经的没有抓住,失去、遗失。如,失道寡助、失魂落魄、万无一失。

“取”我们已经在 《以貌取人》和《谈兴趣》谈过。“取”是由左“耳”右“手”构成,用手“取”下的是耳朵。无论是猎物的耳朵,还是敌人的耳朵,“取”的前世都是血腥的强取豪夺。

“舍”始见于西周金文,是一个简易房屋的示意图。上面的“人”字是屋顶,中间的“干”是横梁和立柱,下面的“口”表示房间。

“舍”是简陋的房子,所以有茅舍、田舍、农舍,以及临时性的住所,如,客舍,宿舍,军舍,旅舍。我们现在的“旅社”,其实是“旅舍”中的“舍”,被同音字“社”代替。所以“旅社”多少有些词义不明,甚至是错别字用多了,就成为正统的例子。当然了,“旅行社”是完全没有异议的,这里的“社”是一个单位,并不是房屋。

由于“舍”的简陋性,也用来指禽畜的圈, 如,鸡舍、牛舍、猪舍。也是由于其简陋性,“舍”还用来谦称自己家或自己家的,如,寒舍、舍下、舍弟、舍侄。“舍”从自己,引申指人的躯体。如,魂不守舍。

古代行军一天三十里,然后晚间在军舍宿营为一舍。所以退避三舍,就是退让九十里,以避免冲突。

“舍”还作动词是居住,安置,保留,休息,止息。以上的词义均读四声shè。

“舍”由止息,进一步引申为舍弃、放弃、废止、牺牲、不顾、离开等等。而且在表示这类意义时,读音也发生了变化,读三声shě。如,舍近求远、舍本逐末、舍生取义、舍我其谁。

由于“舍”shě读三声有放手的词义,从汉代开始加上了提手旁“扌”,造出“捨”字,也就是“舍”的繁体字,从此“捨”和“舍”分道扬镳。从汉代至简化字前,“捨”和“舍”是两个词义和读音都不同的字。汉字简化“捨”去掉了提手旁,恢复了其古写,“舍”又成了多音字。

有人说,人是一种贪得无厌的动物,“得”的越多欲望就越大,越要绞尽脑汁地“取”。从取之有道的巧取,到肆无忌惮的强取豪夺。而得到总是暂时的,没有永恒的拥有,随时随地都可能“失”去。面对失和得有一种健康的心态就是“舍”。

舍得,舍中有得,得中有舍,有舍有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得,行有所得也”。这里的“行”,不只是行走,是做为和善行,本质上是付出。“得”之道,就是“舍”。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失”有时是无法预知的无奈,这时候只好做一回阿Q。与其依依不舍,不如一舍了之。或许因祸得福,或许失而复得,或许是最好的安排。“失”之道,也是“舍”。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取”之道,还是“舍”。

得失取舍,归根到底一个字“舍”。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幸福生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最西边的岛上' 的评论 : 谢谢认同和鼓励。问好!
幸福生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最西边的岛上' 的评论 : 是呀。中西方都有“舍”的文化,这大概也是人类文明的根。
最西边的岛上 回复 悄悄话 突然想到在美坛“每日一语”里学到的一句英文成语: "it's more blessed to give than to receive" 也是在讲失与得的关系。这里是说:如果做施舍的人是因为要帮助别人而去施舍,并不觉得自己因此地位高于被施舍人的话,那他/她其实比被施舍人得到的福气更多。
最西边的岛上 回复 悄悄话 您写得很有哲理。

不论怎样“得取”和“失舍”,都是“失舍”在前,“得取”随后哈。 另外舍也可以是“施舍”,那是精神层次更高级的“舍”了。

赞“大舍大得"!

谢谢好文分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