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子,艺人,演员,明星
文/幸福生
“戏”始见于金文,繁体字为“戲”。从繁体的“戲”字,我们能看出“虍”,即是用于部首的“虎”字的省形;还有“戈”字,古代的兵器;以及“豆”,大概就是毛豆,花生豆,铁蚕豆之类的小吃。
远古时代的“戏”,可是来真的,真刀真枪,真人真兽,真的生生死死。看戏的人一边着吃豆,一边看着血腥的人与豺狼虎豹,或者人与人的生死搏斗。
当然了,这些人是死囚或奴隶,按当时的观念连人都不算。角斗的地方叫虎圈,因为仅供王公贵族娱乐,规模不如罗马斗兽场,但也是有模有样殿堂楼阁式的戏院。这个角斗的行为叫搏虎,而这些在古罗马被称作角斗士的人,在中国古代连一个专门的名字都没有,只能叫罪人。
“戏子”一词据说始于唐代,那时人兽搏斗的真“戏”已经成了历史。唐太宗李世民为了哄爱哭的太子,命宫中善于吹打的人,给幼小的太子表演。因为这些人演出的目的是戏逗太子,“戏子”之名因此而得。
“戏子”的行当,从产生的时刻起,便是人们眼中供人取乐的玩物,和娼妓、乞丐、恶棍一起被列入三教九流的下九流,也就是贱民。贱民一般不能和普通民众通婚。戏子命运甚至不如娼妓,娼妓尚有从良的机会,而戏子却永世不能逃脱。
简化字“戏”,左“又”右“戈”,“又”在古字和构字中是“手”。简化后的“戏”,凶残的的老虎和“豆”字,换成了“手”。持戈做戏,不再是真打真杀。
“艺”字我们在《聊“综艺”》中谈过。“艺”起源于种植之艺,然后发展到“六艺”。六艺之一是音乐,演艺当时应该属音乐的一部分。后来有了琴、棋、书、画的文房四艺,和十八般武艺。
在漫长的历史上,身怀才艺的“艺人”和“戏子”命运相似,尤其女艺人中的歌妓、艺妓、舞妓等。“婊子无情,戏子无义”。戏子无义,应该是社会对演艺人员的无情无义。
“演”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左右结构。左边是水流,右边是一个箭头的示意图。右边的箭头后来演化成“寅”字。“寅”最上面的点,其实是当初的箭头。所以,“寅”字中的宝盖儿,是宝盖儿中的一个特例。
“演”本义是指水流,引申指润湿、滋润、扩展、蔓延、推理、阐述、发挥,不断变化,进一步引申为表演,演练。
“员”字始于商代甲骨文,是一个古代鼎的图形,和上部的一个圆圈,表示鼎口是圆的。后来“鼎”讹变为“貝/贝”,上部的圆圈成了“口”字,就有了繁体字“員”,最后,简化成今天的“员”字。
“员”的本义为圆圈,这个词义后来由外围加了大“口”的“圆”字取代。而“员”字专门指人,不知上面这个圆圈是人的圆脑袋,还是什么特别的帽子。
演员当然就是表演之人,现在还是一个网络用语,多指在游戏中故意给敌人送人头导致游戏失败的人。
“明”是会意字。在甲骨文中由“日”“夕”组成,在金文中将“夕”改写为“月”。“明”本义是日月交辉,大放光明,由此引申为照亮、天明,公开的、明白的等。
“星”字本是“晶”,甲骨文中“晶”用三个圆形表示天上的星星。后来在下面加“生”字,再后来三“日”省为一“日”造出了“星”字。“
因为距离遥远,天上的星星极为微小,因此,星也指微小,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明星”最初指明亮的星星,有时专指织女星或启明星。后来也用来指交际场所有名女子。星星高高在上且闪闪发亮,最后为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所专用。
从血腥暴力的“戏”,娱乐消遣的“戏子”,到身怀才艺的“艺人”,演艺人员一路走来,一路轻蔑的眼光,一路辛酸的眼泪。当今,演艺人员大翻身了,一跃从下下流进入上上流,名声大震,出了最多的明星。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戏”手握武器,虽然早不是搏斗,仍然是用生命演戏。
“艺”要下苦功,才有真功,才能在竞争激烈的演艺圈脱颖而出。
“演”出于自流水,所以要流畅自然,绝不能矫揉造作。流水为什么能够源远流长,水源于在高山,积蓄了奔流到海的势能,到演员就是积蓄的艺术和文化素养的底蕴。
“明星”是天上明亮的,高不可攀的星星。如果演员真的觉得自己上了天,不再脚踏实地,也就走不远了。
“戏子”早就成了历史;“艺人”也有了高大上的内涵;“演员”只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职业;“明星”便是神奇的存在,类似的还有,巨星,偶像,大腕,大咖等等。
杜鹃盛开说,陈道明,巩俐都说自己只是演员,不是明星。这大概是好演员的一条秘笈吧。
做个好演员,是演员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