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崇尚文化,在追求文化的同时,也不忘用此来妆扮自己。
鉴于“教授”代表了文化的最高水准,于是乎,教授就成了最佳冠名词,诸如:教授级工程师,教授级主治医生,教授级歌手,教授级演员, et. al.。不幸的是,教授最后成了叫兽。
“大师”是另外一个热门冠名词。也可能是大师的门槛比教授稍低的缘故吧,如果说当下的“教授”如过江之鲫的话,那“大师”更是乌央乌央的,一眼望不到头。以“太极大师”为例,虽然咱都被人打的满地找牙了,但“大师”的名号咱坚决不能撒嘴。
您说您是机关办事员,跟“教授”和“大师”都不沾边儿,但也想弄个稍显“文化”的名头?别担心,您的同僚们早就给您准备好了,他们称您为”老师“。投桃报李,您自然也得称呼同僚们为”老师“。如此以往,大家都被“文化”了。
光戴了顶“文化”的帽子显然是不够的,不能满足咱追求“文化”的热切愿望,还得用“文化”来包装咱日常生活中的大事小情。
比如说,您往大碗里放了一些茶叶末子,用开水一冲,稍候片刻,等茶叶沉入碗底,便可饮之。对于您这一番操作,以前称其为:沏大碗茶。现在您可不能这么叫,忒没品了!得叫:茶文化。
又比如,以前您图省事,经常做西红柿打卤面。错,现在得叫:Spaghetti。这可非同小可,它代表了西方饮食文化。
再比如,您饭后爱出去遛个弯,权当消化食儿了。不管是遛半小时还是一小时,等您一遛回来,可就了不得了,因为按照现在的说法,您那是刚刚经历了休闲文化的滋养。
今年夏天,窘徒用业余时间在后院修了道围墙,过足了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瘾。看着刚刚矗立起来的围墙,听着邻居们的交口称赞,窘徒甚是得意。马上拍照,发给国内好友,准备显摆得瑟一番。
不料,好友颇不以为然,更直言道:业余时间净干些民工的勾当,没文化!
一句话点醒了窘徒。对啊,忘了大家都好“文化”这一口,得赶紧给修围墙这事包上一层文化的外衣。既然大碗茶、打卤面、遛弯儿都成了文化,围墙里的文化肯定也少不了,关键就看您自己的“文化”功力了。
此时的窘徒忽然想到了咱传统文化中的五行学。古人有云: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相互嵌套,变化无穷,玄玄乎乎,任人把玩。几千年了,怎么解释怎么有,放之四海而皆准。
五行学,光听这名字就文化了不少,就是它了。窘家的围墙要是包上这层外衣,一准儿“文化”气息外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