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的地方在曼哈顿的中城, 那是一个犹太人集中的行业.公司做的是商业地产, 从投资,买卖,管理,租赁, 到办公楼,厂房,宾馆,仓储, 凡是可以赚的钱, 都要赚.这个行业里大约 85% 是犹太人.今年年初, 公司里来了一个项目经理.他是一个建筑师,是个犹太人. 平时,他在公司上班,到了星期六,犹太人的安息日,他是一个拉比(犹太人的牧师). 他叫阿兰.罗勒, 有时候, 他们也叫他拉比-阿兰.
在北美,商业地产和住宅地产分的很清楚, 做商业地产的, 很少兼顾住宅地产. 住宅地产的经营几个人开个公司就可以干了;商业地产则要成规模的经营,大多数的商业地产公司是上市公司. 我们公司就是一家上市公司.
公司里很多老人, 他们赚了一辈子的钱,仍然孜孜不倦的努力着. 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曾经拥有自己的公司,在规模经营的时代,识时务者为俊杰,一个个把公司卖了,到大公司里新开一摊子,重操旧业.
想起来要做中国业务的,是西尔先生.西尔先生满头的白发, 公司里不少人都揣测他的年纪,但除了公司的人事部门, 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年龄. 他曾经是个律师, 看到做房地产比做律师更赚钱,就离开律师事务所来做房地产. 西尔先生也是犹太人.当他那些做律师的朋友接了不少中国公司的上市买卖, 他意识到赚钱的时候到了.
他放了一个工作的广告在MONSTER的网络上,结果他收到了上百封的电子邮件,从加州到纽约,从阿拉斯加到德克萨斯,每个申请人都宣称自己深谙中国文化, 适合做中国业务.
第一次接到西尔先生的电话, 我从加州搬到纽约不久.经过半个小时的交谈,他让我给他寄个做中国业务的计划报告. 那时,我全然不懂房地产,但我本科学的是新闻, 在美国硕士读的也是文科,写报告对我并不太难, 于是折腾了一个下午和晚上就寄了出去.第二天下午,一个大雪天, 我接到西尔先生的电话,让我去公司面试.
我穿着羽绒大衣去公司面试了第一次. 在以后的三个月里, 我又去了五次,每次都是见上二到三个不同的人,不同的人,问着各种不同的问提, 在我几乎准备放弃的时候,公司通知我:你被录用了. 那时,已经是穿着裙子的夏天了.
上班的第一天,西尔先生就告诉我,他在自学中文.他有一个孙女,在香港读国际双语学校,同时学英文和中文.以后的五十年,中文会在世界事务中日益重要.
不幸得很,三个月下来, 西尔先生最终放弃了自学中文,他唯一能记得的中文是"谢谢"(Thanks) 和 "钱"(money).看来,这不是个好兆头.